□ 鄭生孟 張訊豪(通訊作者)(皖西學院 安徽 六安 237012)
本文對皖北地區(qū)的宿州學院、蚌埠學院、蚌埠醫(yī)學院、安徽財經大學、阜陽師范學院、安徽理工大學、淮南師范學院和淮北師范大學共八所普通高校普通高校大學生課余體育鍛煉開展情況為研究對象。
本文主要采用文獻資料法、問卷調查法和數理統(tǒng)計法。
(1)皖北普通高校大學生每周參加課余體育鍛煉的次數情況。
表1 皖北普通高校大學生每周參加鍛煉的次數情況(N=1428)
(2)皖北普通高校大學生參加課余體育鍛煉持續(xù)時間的調查與分析。
教育部和國家體育總局在全國發(fā)起了每天鍛煉一小時的號召。說明時間對體育鍛煉有很大的參考價值,時間過短,沒有達到應有的鍛煉效果,但是時間過長可能會對機體造成傷害。因此,鍛煉效果的好壞與時間的控制有很大的關系。
表2皖北普通高校大學生每次參與體育鍛煉的持續(xù)時間情況(N=1101)
調查結果顯示一部分大學生的鍛煉時間沒有達到每天鍛煉一小時的標準,鍛煉持續(xù)時間在30分鐘以內的有398位大學生,所占比例高達36.15%,這和國家倡導的一小時鍛煉時間相差甚遠。從運動生理學相關知識可知,人體肌肉具有粘滯性和伸展性這兩種物理特征,這就要求我們在參加體育鍛煉的時候要有適當的負荷和持續(xù)時間,要使機體達到很好的運動鍛煉水平,每次體育鍛煉應該維持在45-60分鐘左右,因此建議大學生們重視課余體育鍛煉,延長體育鍛煉的時間,使自己的機體達到很好的運動水平,對自己的身體和健康負責。
(3)皖北普通高校大學生參加體育鍛煉項目的調查與分析
表3 皖北普通高校大學生參加體育鍛煉項目的調查(N=1101)
由表3可見,皖北普通高校大學生參加體育鍛煉最多的項目是散步和跑步,有955人選擇了散步、跑步,所占比列為86.7%,而網球、健美操和武術選擇的大學生并不多。在調查過程中,很多大學生反映學校的鍛煉基礎設施限制了他們鍛煉項目的選擇,有些項目缺乏基礎設施而使他們沒法選擇,建議學校加強鍛煉的基礎設施建設,尤其是學生選擇鍛煉人數多的體育鍛煉項目,滿足同學們的鍛煉需求。同時對新興的運動項目學校應該在課余時間安排專人進行指導,培養(yǎng)學生參加課余體育鍛煉的興趣。
(4)皖北普通高校大學生參加課余體育鍛煉地點的調查與分析。
表4 皖北普通高校大學生參加體育鍛煉地點的調查(N=1101)
由表4可知,學生選擇校內免費的體育場地進行體育鍛煉有1070人,所占比例高達97.2%,可見為學生創(chuàng)建好的鍛煉環(huán)境很重要,一部分學生之所以選擇校外收費場館,是因為想參加個別自己喜愛項目的培訓班,比如瑜伽班、跆拳道班,促進自己養(yǎng)成終身鍛煉的習慣。究其原因,還是因為學校沒有開展類似的項目培訓和指導。建議學校加大對體育鍛煉基礎設施的投入,尤其是學生感興趣的、學校目前還沒有滿足學生需求的運動項目。
(5)皖北普通高校大學生參加課余體育鍛煉主要原因的調查。
該層的主要設備是室內核心處理單元,它主要負責將感知控制層的各種傳感器數據進行搜集,將終端發(fā)送來的數據轉發(fā)給服務器或者向終端轉發(fā)服務器的遠程控制命令。
表5 大學生參加體育鍛煉考慮主要因素的調查(N=1101)
由表5可知,皖北普通高校大學生參加體育鍛煉考慮的主要因素是多元的。其中有60.6%的大學生考慮的主要因素是強身健體,有53.3%的大學生考慮的主要因素是娛樂,可見皖北普通高校的大學生從單一考慮健身因素向多元的因素方向發(fā)展,考慮交往的因素的大學生有508人,所占比例為46.1%,考慮減壓和解乏的大學生,所占比例在20%左右,這兩個因素所占比例比較低,主要是隨著社會發(fā)展,經濟水平提高,當代大學生更需要娛樂、交往來展現自我魅力。
(6)皖北普通高校大學生參加課余體育鍛煉的組織形式。
表6 皖北普通高校大學生參加體育鍛煉組織形式的調查(N=1101)
從表6可見,皖北普通高校大學生參加課余體育鍛煉的組織形式向多元化方向發(fā)展,但是所占比例很低。大多數學生選擇單獨活動和結伴活動,選擇各種組織形式的大學生所占比例都不高。一方面是因為大學生參加組織活動的積極性不高,另一方面是大學生多組織活動不感興趣,最主要的原因是學校、班級和體育組織所組織的活動較少,無法滿足學生需求。建議學校多組織課外體育鍛煉活動,充分發(fā)揮各種體育社團的作用,滿足大學生課余體育鍛煉的需要。
(7)皖北普通高校大學生參加課余體育鍛煉滿意程度的調查與分析。
表7 大學生參加課余體育鍛煉是否滿意的調查(N=1101)
由表7可知,皖北普通高校大學生對課余體育鍛煉滿意程度不高,原因如下:一是借不到活動器材。目前皖北各普通高校的器材借用只針對特定的組織或者是特定的活動,個人借用并沒有開放,導致學生在課余鍛煉時候借用器材難。二是鍛煉場地不足,散步、跑步這些運動項目基本上不受場地影響,但是選擇網球、羽毛球等項目受場地制約,調查發(fā)現皖北普通高校這些運動項目場地緊缺現象普遍,導致課余鍛煉輪流等候的時間較長。三是教師課外活動指導不足,一些需要技術技能的項目,課余缺乏指導,學生缺乏鍛煉積極性,四是體育社團活動組織偏少,課余體育鍛煉缺乏競賽的氛圍。
(8)皖北普通高校大學生不參加體育鍛煉主要原因調查與分析。
通過對皖北8所普通高校大學生的調查結果得知:有效問卷總數為1428份,其中有327位大學生不參加課余體育鍛煉,占總調查人數的22.9%。主要原因如下:
皖北普通高校大學生不參加課余體育鍛煉主觀原因占比較大,從調查表可見,大多數大學生是因為沒有時間、學習緊張、沒有恒心而不去參加課余體育鍛煉。
調查發(fā)現,由于一些學生過于迷戀網絡,網游、聊天、看大片等占據了大部分的課余時間,有的學生怕苦怕累,也遠離了課余鍛煉的場所,所以學校應該加強對大學生參加課余體育鍛煉的引導,培養(yǎng)大學生參加課余體育鍛煉的興趣,提高大學生參加課余體育鍛煉的積極性和重視程度,促使這一部分大學生融入到體育鍛煉的大家庭中去。
(1)皖北普通高校大學生主動參加課余體育鍛煉的意識較強;周鍛煉的次數和時間略少;鍛煉內容比較廣泛,項目選擇上受學校設施影響較大;
(2)大多數大學生參加課余體育鍛煉都是單獨活動和結伴活動,參與形式較為分散,各種組織形式組織的活動少,并且缺乏對大學生的吸引力,大學生的鍛煉場地主要是學校的免費場地,從側面說明了學校加大體育基礎設施建設的重要性;
(3)皖北普通高校大學生對課余體育鍛煉的滿意程度不高,主要原因是借不到運動器材、缺乏鍛煉場地、缺乏老師指導和體育社團活動組織偏少。這些問題都是在以學校為主導的前提下急需解決的問題;
(4)皖北普通高校大學生不參加課余體育鍛煉的原因是多元化的,但是絕大多數是學生的主觀因素,很大一部分同學會因為懶惰、沒有恒心、沒有興趣而不參加課余體育鍛煉,客觀因素往往不是大學生不參加課余體育鍛煉的主要原因。
(1)皖北普通高校應該加大宣傳力度,提升大學生對課余體育鍛煉的重視程度,讓大學生認識到課余體育鍛煉的重要性,培養(yǎng)大學生終身體育的意思;
(2)學校應該充分發(fā)揮各種體育社團的作用,多組織學生感興趣的、喜歡的課外體育活動,時學校也應該加大對課余體育鍛煉基礎設施的投入;
(3)課余階段學校要開放體育運動場地,安排專人向學生借用鍛煉所需的運動器材,滿足鍛煉需要;
(4)學校應該加強課余體育鍛煉重要性的宣傳,對大學生要多鼓勵、多支持,克服心理因素,積極融入到課余體育鍛煉隊伍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