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筱鎣
騎毛驢,穿大褂,行走田間地頭,為百姓排憂解難,從這些傳奇故事的繪畫中,走出了一位明末的思想家、政治改革家——喬應甲。
喬應甲(1559 年-1627 年),世稱喬閣老,字汝儁,號儆我,山西臨猗人。歷任湖北襄陽府推官、四川道監(jiān)察御史、浙江道監(jiān)察御史、太常寺少卿、南京督察院掌院事右都御史等職。
喬應甲為人耿正剛直,不阿權貴,敢于同邪惡勢力相抗衡,有“鐵面御史”之稱。至今,民間還流傳著許多老百姓津津樂道的故事。
喬應甲騎著毛驢在蒲州一帶私訪時,看到路邊有一對母女在嚎啕痛哭,原來是當?shù)匾患覚M行霸道的財主張虎要強行娶親,喬閣老聽后強壓怒火,一番思量,勸母女倆安心回家,說定會還她們一個公道。
第二天,張府張燈結彩,熱鬧非凡?;ㄞI來到門前,張虎掀開轎簾一看,不由瞪大雙眼:轎里居然是一頭綁著蹄子的毛驢,頓時火冒三丈。家丁顫抖著遞上一封信,只見上面寫著幾行大字:“欺壓百姓實可憎,搶占民女更難容。毛驢陪郎把堂拜,何去何回任爾行。——喬應甲”。
想不到居然碰到了秉公執(zhí)法鐵面無情的喬應甲,張虎一時嚇得直打哆嗦,急忙命家人隨他送驢贖罪。
于是,蒲州老百姓看到了這樣可笑的一幕,只見八抬大轎上抬著一頭毛驢,張虎緊隨轎后,一群人嘻嘻哈哈送驢回家。喬閣老判他登門給母女倆謝罪,賠償紋銀三千兩,并罰他出銀修筑水渠河壩,一時大快民心。
曹國舅本名曹應祥,是明朝曹太師的兒子,皇上愛妃的弟弟。自幼吊二浪蕩,不務正業(yè),仗著皇親國舅的身份,勾結官府,橫行霸道,中飽私囊,奸淫擄掠,是一個無惡不作的地痞惡霸。
那年,喬應甲作為御史大人奉旨巡撫陜西,眾多百姓知道后紛紛攔路喊冤,張張狀紙告的都是同一個人——曹應祥。喬應甲拿著訴狀逐一觀看,越看越震驚,越看越憤恨,看到樁樁罪行,氣得怒發(fā)沖冠??墒?,他沒有貿然傳喚曹應祥,卻是身著便裝,騎著毛驢,到街頭巷尾,挨家換戶私查暗訪。掌握大量的鐵證后,喬應甲立即命捕快將曹應祥捉拿到案。
聽到巡撫大人捉拿曹國舅,陜西官員又驚又怕。驚的是曹應樣是皇親國舅,位顯勢大,怕這個不知天高地厚的巡撫大人降不住他反而被害;怕的是萬一扳倒曹國舅,牽涉到自身,前程毀于一旦,于是紛紛前來說情。面對此情此景,喬應甲正色道:“朝廷設官,原以為民,這‘為民’二字何重!吾看小民之冤屈,何忍做那不仁不義、貪贓枉法的父母官!”為怕事情有變,喬閣老即刻下令,在長安城鐘樓下,公開審判罪大惡極的曹應祥,審清罪行后,立即下令將其杖斃,就地正法,為長安城除了一大害。百姓們無不稱快,齊呼他為“鐵面御史”。
感念喬應甲一心為民、不畏強權的凜然正氣,陜西畫師曾繪制了《攔轎伸冤》《行錄圖》《榮歸圖》三幅畫作。喬閣老杖斃曹國舅的故事,傳遍大街小巷,越傳越神奇。
明朝萬歷甲辰年間,喬應甲奉命到淮揚巡視。來到徐州時,冤民們紛紛向他投訴當?shù)匾患倚绽畹拇髴魪娬剂继铩?/p>
李大戶聽說此事,夜里偷偷派家人送來賄金,想要喬應甲通融通融,高抬貴手。閣老嚴詞拒絕,將其趕出大門。李家人不死心,又請州官幫忙說情。喬應甲大怒道:“本官行李一擔負足也,何懼功名!”事后,他從嚴懲處了李家,讓他退回了百姓的良田。
看到喬應甲嚴明行事,軟硬不吃,大小官員十分恐慌,便從他家鄉(xiāng)的老父親身上著手。更深半夜,張嵩村常有馬蹄聲“噠噠”作響,都是徐州官員遠路迢迢派人前來送禮的。喬應甲老父親嚴詞謝絕后,又急忙寫信,差人日夜兼程送往徐州,要喬應甲“恪守祖訓,以養(yǎng)其廉,勿辱門風。”喬應甲深知老父親的良苦用心,連夜撰寫“訓廉謹刑”一文,依此自勉,并勸諫百官“莫道送來受禮易,要知收去徇情難。”
從明末到清末,喬應甲家族中所出進士、舉人、貢生多達百余人,無一人貪污腐化,家訓傳承直到今天。
喬應甲嫉惡如仇、愛民如子的故事還有很多。
他初涉仕途,看到京城騷亂不堪,貪腐橫行,便仿照唐十漸規(guī)為“巡城要務”條例,向萬歷皇帝上疏。萬歷皇帝看后非常震驚,下令嚴肅治理,京城社會秩序才得到安定。
1604 年,喬應甲巡按淮楊,為了揭露總漕淮撫李三才貪贓枉法的惡行,便整理了該“五奸十貪”的罪狀,寫在木板上傳示各衙門。1610 年,喬應甲看到李三才依然逍遙法外,又向萬歷皇帝連上兩疏,列舉李三才五奸十貪的事實,直到李三才正式罷免。
一次,喬公應甲往返京城,路過平定州,看到災害之年,見老百姓因饑餓賣子賣妻,于是慷慨解囊,捐資娠濟,救活婦女兒童1400 余人。百姓為謝恩德,在平定州為喬應甲建祠立碑,寫匾額“奇行高義”。
1610 年,喬應甲調任浙江道監(jiān)察御史。當時、朝廷朋黨之爭愈來愈烈,清廉剛正的喬應甲多次遭到誣陷。父母相繼去世后,他便借丁憂之名,在家鄉(xiāng)一住就是13年。在此期間,他目睹國難民困,建議當?shù)毓倮粽{整田賦,消除積弊,又捐資疏浚辣水河,開挖蓄水池,為家鄉(xiāng)辦了不少好事。
1624 年,喬應甲起任南京都察院副都御史協(xié)理院事后,不顧66 歲高齡,上疏13 次,揭露官吏中黨派門戶偏見。因此遭到眾多政敵反對,于是改任御史大夫巡撫陜西。在陜期間,他嚴禁官吏搜刮民財,嚴厲懲戒不法分子,杜絕各種賄賂門道,深受黎民百姓的愛戴。
正因為喬應甲廉潔自律、愛民為民,為他贏得生前身后名。闖王李自成曾敬稱他為“清白吏”,百姓們世世代代傳為佳話。
喬應甲不僅是一位清明之官,而且善于著書,他一生著作頗豐,計有《便民實政》《三實奏章》《難焚草集》《咫園詩集》《看山集》正續(xù)等。尤其是楹聯(lián)巨著《半九亭集》八卷,運用楹聯(lián)這一群眾喜聞樂見的文藝形式,謳歌家園山水,抒發(fā)人生感悟,特別是數(shù)百副廉政警聯(lián),更是語重心長,震聾發(fā)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