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婭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附屬第一醫(yī)院,合肥,230000)
現(xiàn)階段,臨床中治療惡性腫瘤的一個主要方式就是放射治療。放射治療雖然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讓緩解患者的痛苦,但是這種治療方式在殺死癌細胞的同時,也會對機體的正常組織帶來損害,從而導致患者在放射治療過程中出現(xiàn)很多不良反應,使患者的生命質量出現(xiàn)很大程度的下降。相關研究顯示,對腫瘤放療患者實施舒適護理,可以使患者的生命質量、睡眠質量等得到顯著的改善[1]。為此,本文對舒適護理在腫瘤放療患者中的應用效果進行探究,現(xiàn)將本次研究的結果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7年1月至2018年8月中科大附屬第一醫(yī)院收治的腫瘤放療患者100例作為研究對象,按照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50例。對照組中男26例,女24例,年齡27~75歲,平均年齡(45.8±3.7)歲;消化系統(tǒng)癌癥19例,肺癌患者18例,乳腺癌患者8例,宮頸癌患者5例。觀察組中男27例,女23例,年齡26~77歲,平均年齡(45.9±3.5)歲;消化系統(tǒng)癌癥16例,肺癌患者17例,乳腺癌患者9例,宮頸癌患者8例。2組患者的年齡、性別和癌癥類型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納入標準 1)18歲≤年齡≤80歲;2)腫瘤診斷明確,且正在接受放射治療;3)患者和主要家屬知情研究內容,并且能夠主動配合護理和隨訪工作。
1.3 排除標準 1)年齡<18歲或>80歲;2)合并原發(fā)性睡眠障礙、心理應激障礙、精神疾病等并發(fā)癥,并且近3個月內有精神類藥物使用史;3)因其他原因需中斷研究或失訪者。
1.4 研究方法 對照組給予常規(guī)護理,主要對患者進行用藥、飲食、病情監(jiān)測等方面的護理。觀察組患者在常規(guī)護理的基礎上采取舒適護理,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放療前的舒適護理:作為護理人員要以積極、主動的態(tài)度和患者及其家屬進行交流與溝通,對患者的心理狀態(tài)進行準確的把握和了解,為疾病的康復打好基礎[2]。2)放療中的舒適護理:腫瘤放療患者的進行放療的過程中必然會出現(xiàn)一些不良反應,這些不良反應會對患者治療信心帶來不良影響,甚至導致患者放棄放療。因此,作為護理人員就需要對患者進行:a.心理護理,在患者接受治療期間,醫(yī)護人員應該利用自己所掌握的醫(yī)學知識,為患者及其家屬講述腫瘤放療的相關知識、治療方案以及護理措施等[3]。b.環(huán)境護理,護理人員一定要確保放療環(huán)境整潔、干凈等,并且要定時進行消毒和開窗換氣,要把放療室內的溫度控制在24 ℃左右,濕度控制在50%~60%[4]。c.飲食護理,護理人員需要對放療患者的飲食結構進行調整,為患者提供科學、營養(yǎng)全面的飲食,從而增強患者的抵抗力。d.疼痛護理,患者在進行放療的過程中可能皮膚潰爛、口腔潰瘍等癥狀,這些癥狀都會引起患者的不適和疼痛,護理人員需及時告知患者這些癥狀都屬于放療后的正常癥狀,持續(xù)的時間不會太長,可以讓患者采用看書、聽音樂等方式來緩解疼痛[5]。3)放療后的舒適護理:在放療之后,護理人員應該對患者進行健康宣教,從而讓患者了解皮膚色素沉著、皮膚破損等都是正常的現(xiàn)象。如果在放療之后出現(xiàn)腹瀉癥狀,那么護理人員就應該叮囑患者盡量少食多餐,多進食蘑菇、橙子等鉀含量高的食物[6]。
1.5 觀察指標 比較2組患者的生命質量、睡眠質量及護理滿意度。
2.1 2組患者護理前后的睡眠質量和生命質量評分比較 見表1。
2.2 2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比較 見表2。
腫瘤是臨床中的一種常見疾病,主要分為良性腫瘤和惡性腫瘤。惡性腫瘤在臨床中非常難以治愈,給患者的生活和生命安全帶來很大威脅。與此同時,大多數(shù)進行放射治療的腫瘤患者都會出現(xiàn)不同程度的失眠癥狀,這對于患者病情的康復具有很大的影響。如果患者存在嚴重的失眠問題,那么就會導致腫瘤患者的病情加重、治療時間延長等,對腫瘤患者病情的好轉極為不利[7]。本文研究顯示,在生命質量、睡眠質量和護理滿意度這3個方面,加用舒適護理的干預效果都明顯好于常規(guī)護理(P<0.05)。
綜上所述,舒適護理可顯著改善腫瘤放療患者的生命質量、睡眠質量以及護理滿意度,從而使患者以一種積極、樂觀的心態(tài)接受放療,這對于放療效果的提高具有重要的作用值,得在臨床中進行推廣和使用。
表1 2組患者護理前后的睡眠質量和生命質量評分比較分)
注:與對照組比較,*P<0.05
表2 2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比較[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