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國潤 陳巨峰 李嘉朋 冼 淡 李 金 王 磊 劉士維 廣東省佛山市第一人民醫(yī)院口腔醫(yī)學中心 528000
口腔頜面部血管瘤是常見良性腫瘤,多發(fā)生在舌、唇、口底、皮下組織及口腔黏膜等,嚴重影響患者面部正常組織功能和日常生活。對口腔頜面血管瘤疾病,臨床主要使用手術(shù)、硬化劑、激素和抗腫瘤藥物治療[1]。為提高患者臨床療效,本文對本院2017年5月—2019年3月收治的92例口腔頜面部血管瘤患者采取不同治療方法給予分析,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7年5月—2019年3月本院收治92例口腔頜面部血管瘤患者,按隨機數(shù)表法分為兩組。對照組46例,男21例,女25例,年齡2~12個月,平均年齡(5.61±3.30)個月,面部15例,舌部9例,唇部11例,腮腺11例;研究組46例,男22例,女24例,年齡1~12個月,平均年齡(5.38±3.14)個月,面部13例,舌部10例,唇部12例,腮腺11例。納入標準:臨床資料齊全者;認知正常者。排除標準:合并重要器官功能障礙者;合并惡性腫瘤者;伴有精神障礙者。本研究經(jīng)院倫委員會批準,患者自愿簽署同意書。比較兩組一般資料,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對照組使用平陽霉素(天津太河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12020933)治療,將5mg地塞米松和8mg平陽霉素及濃度為2%的利多卡因2ml加入2ml生理鹽水中,混合均勻后給予注射治療,注射劑量為6.0~8.0mg/病灶。研究組在對照組基礎上使用聚桂醇(陜西天宇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80445)治療,劑量為3.0~5.0ml/病灶。在患者表面病變部位周邊黏膜或皮膚進針,穿刺回抽見血后,推注藥物。根據(jù)患者瘤體腫脹或顏色蒼白確定藥物劑量;治療后,病變部位保持低體位8~10min。治療4周后復診,治療2次為1個療程。
1.3 觀察指標和評定 對比兩組患者治療效果,療效標準:顯效:患者經(jīng)治療后瘤體完全消退,皮膚表面光滑,功能恢復正常;有效:治療后瘤體面積縮小超過50%,未完全消退,但病情有明顯改善;無效:瘤體體積無明顯縮小,與治療前無明顯變化。依據(jù)SF-36對兩組患者生活質(zhì)量進行比較,分值高則質(zhì)量好[2-3]。對比兩組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
2.1 兩組臨床療效對比 研究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兩組臨床療效對比[n(%)]
2.2 兩組不良反應對比 研究組患者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明顯比對照組低(P<0.05, χ2=4.039 0),見表2。
表2 兩組不良反應對比[n(%)]
注:*與對照組比較,P<0.05。
2.3 兩組生活質(zhì)量對比 研究組患者生理、情感、人際關(guān)系以及社會功能評分均比對照組高(P<0.05),詳見表3。
表3 兩組生活質(zhì)量對比分)
口腔頜面部血管瘤在臨床上是一種常見良性腫瘤,具有較高的發(fā)病率??谇活M面部血管瘤多在舌、唇、口底、皮下組織及口腔黏膜等出現(xiàn),可損傷面部組織,在一定程度上對患者面部正常組織功能及日常生活帶來嚴重影響[4]。血管瘤屬真性腫瘤,具有增殖速度快、發(fā)展速度快等特點。在增殖期間,患者血管內(nèi)皮不斷增生,導致血管腔狹窄,內(nèi)皮細胞褶皺,皮膚難以保持光滑。另外,血管瘤內(nèi)的增生細胞無法自行退化,導致血管和內(nèi)部的淋巴管形成肥大細胞聚集,因此治療時通常使用毒性藥物破壞患者血管內(nèi)皮細胞,阻止血管瘤甚生長,促使其萎縮、消失。目前,臨床對口腔頜面部血管瘤患者主要使用手術(shù)、硬化劑、激素和抗腫瘤藥物治療[5-6]。為探討平陽霉素聯(lián)合聚桂醇治療口腔頜面部血管瘤患者臨床效果及預后分析,本文針對本院收治92例口腔頜面部血管瘤患者臨床資料進行分析。
本文結(jié)果顯示:研究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明顯比對照組低,差異比較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表明平陽霉素聯(lián)合聚桂醇治療口腔頜面部血管瘤患者生活質(zhì)量,減少不良反應發(fā)生,有效提高臨床治療效果。分析原因考慮為:臨床對口腔頜面部血管瘤多以藥物治療,例如平陽霉素和聚桂醇等藥物,在臨床上有一定的治療效果。平陽霉素是一種廣譜抗腫瘤藥物,對治療口腔頜面部血管瘤有較好的臨床療效,能有效保留患者腔頜面部功能和形態(tài),在治療過程中,不易產(chǎn)生創(chuàng)傷,患者接受度高。但現(xiàn)階段,臨床對平陽霉素使用劑量尚未有明確定論,在治療期間若使用劑量較多,可能會引起肺纖維化[7]。聚桂醇是一種新型硬化劑藥物,具有局部麻醉效果。臨床使用聚桂醇口腔頜面部血管瘤,能夠使病灶萎縮及硬化,以達到治療目的,此外,患者使用聚桂醇,不良反應較少,安全性高。因此,平陽霉素聯(lián)合聚桂醇治療口腔頜面部血管瘤,能促進患者快速康復,減少低熱、腹部不適或皮膚潰瘍等不良反應[3]。同時,本文中研究組患者生理、情感、人際關(guān)系以及社會功能評分比對照組高,進一步證實平陽霉素聯(lián)合聚桂醇治療患者更能有效提高患者預后質(zhì)量。受環(huán)境與樣本等制約,關(guān)于兩組患者心理狀況,有待臨床研究予以分析補充。
綜上所述,平陽霉素聯(lián)合聚桂醇治療口腔頜面部血管瘤患者,能改善患者生活質(zhì)量,減少不良反應發(fā)生,還能有效提高臨床治療效果,臨床上值得推廣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