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長青 賴志紅 周玉名
[摘要]目的 觀察個性化出院計劃對痛風患者自我控制治療能力的影響。方法 選取瑞金市人民醫(yī)院2017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100例痛風患者,根據抽簽法分為觀察組(50例)和對照組(50例)。觀察組患者給予個性化出院計劃護理,對照組患者僅在出院前給予出院指導。比較兩組患者的體重、紅細胞沉降率、血尿酸水平,痛風復發(fā)率,疾病知識掌握情況。結果 觀察組的體重、紅細胞沉降率、血尿酸水平低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的痛風復發(fā)率為6.00%,低于對照組的20.00%(P<0.05)。觀察組的心理衛(wèi)生、健康運動、藥物治療、飲食調養(yǎng)、疾病基本知識掌握率高于對照組(P<0.05)。結論 在痛風患者護理中實施實施個性化出院計劃護理,可顯著提升其自我控制治療能力,降低疾病復發(fā)率,改善患者的血尿酸水平,臨床應用及推廣價值很高。
[關鍵詞]痛風;個性化出院計劃;血尿酸水平
[中圖分類號] R473.5? ? ? ? ? [文獻標識碼] A? ? ? ? ? [文章編號] 1674-4721(2019)8(b)-0199-03
[Abstract]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influence of personalized discharge plan on self-control treatment ability of gout patients. Methods All of 100 gout patients admitted to Ruijin People′s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7 to January 2018 were selected. The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the observation group (50 cases) and control group (50 cases) by drawing lots. Patien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given individualized discharge plan nursing, while pati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were given discharge guidance only before discharge. The body weight, 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 serum uric acid level, recurrence rate of gout and mastery of disease knowledge were compared in patient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The body weight and 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 and the level of serum uric acid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low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 (P<0.05). The recurrence rate of gout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6.00%, which was lower than 20.00% in the control group (P<0.05). The rates of mental health, health exercise, drug treatment, diet and basic knowledge of diseas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P<0.05). Conclusion Implementing individualized discharge plan nursing in gout patients′ nursing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ir self-control treatment ability, reduce the recurrence rate of disease, improve the level of serum uric acid, and it is of great value in clinical application and promotion.
[Key words] Gout; Personalized discharge plan; Blood uric acid level
痛風臨床上較為常見,指由于嘌呤代謝障礙或者尿酸排泄造成的血尿酸累,從而造成的風濕性疾病,以痛風石發(fā)作、痛風性關節(jié)炎為主要表現,嚴重者累及腎臟,增加患者的心理及身體創(chuàng)傷。該疾病具有較高的復發(fā)率,且并發(fā)癥多,屬于終身代謝性疾病。痛風疾病病程時間長,目前尚無明確的治療方法,認為可能與患者的生活方式及行為具有密切聯系[1],且作息不規(guī)律、肥胖體質、高血糖、高血脂等與痛風的產生關系密切。該疾病患者缺乏自我管理自信心、技能、知識,自我管理疾病水平不高,因此,控制患者的飲食,糾正其不良生活習慣,強化健康教育,提升患者的自我控制治療能力能夠降低患者并發(fā)癥發(fā)生率及痛風復發(fā)率[2]。本研究對瑞金市人民醫(yī)院痛風患者實施個性化出院計劃護理,觀察患者的應用效果。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瑞金市人民醫(yī)院2017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100例痛風患者,根據抽簽法分為觀察組(50例)和對照組(50例)。本研究已經醫(yī)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審核批準。納入標準:①患者對本研究均知情同意并簽署知情同意書;②具有一定的理解及溝通能力,可配合本研究;③符合美國風濕病協會關于痛風的診斷標準。排除標準:①存在精神方面疾病對研究造成影響的患者;②合并肝腎嚴重衰竭患者;③服用或者正在服用降低尿酸藥物者。觀察組中,男40例,女10例;年齡30~78歲,平均(61.23±3.25)歲;病程1~20年,平均(10.32±2.35)年;美國風濕病學會痛風分級:Ⅰ級6例,Ⅱ級15例,Ⅲ級17例,Ⅳ級12例;學歷水平:初中以下32例,高中12例,大專及本科6例。對照組中,男42例,女8例;年齡33~80歲,平均(61.02±3.41)歲;病程1~19年,平均(10.25±2.41)年;美國風濕病學會痛風分級:Ⅰ級5例,Ⅱ級16例,Ⅲ級18例,Ⅳ級11例;學歷水平:初中以下33例,高中12例,大專及本科5例。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對照組患者出院前按常規(guī)進行出院健康教育,出院后不進行護理干預,觀察組實施個性化出院計劃護理,具體包括以下幾個方面。①住院護理:觀察患者住院過程中的患者家屬照顧能力、自我照顧能力、遵醫(yī)依從性、情緒變化、出院后可能需要的治療措施等,醫(yī)師及護理人員為其制定個性化服務計劃,并告知患者,提升患者對其的了解,使其實施,且應做好家屬方面的工作。②針對患者的興趣愛好、年齡、性別等使用不同的音樂對患者實施音樂護理,規(guī)律性的聲波震動及音樂節(jié)奏及頻率屬于物理能量,適度的物理能量會使細胞組織和諧共振,對其呼吸節(jié)奏、心率、腦電波產生直接影響。播放患者喜歡的音樂,改善患者的呼吸狀態(tài)及抑郁情緒。并且,實施肌肉放松訓練可降低機體活動水平,穩(wěn)定與平衡機體內環(huán)境,提升患者的生活質量。保持患者進行合理的有氧運動,控制其體重,如局部腫脹及疼痛,應停止活動。③心理護理:指導患者學會調節(jié)自我情緒,與患者及家屬進行良好交流,提供充足的鼓勵與安慰。播放輕松柔和的音樂或者有趣的故事,提升患者的愉悅情緒,消除負面情緒。④每周實施1次電話隨訪,詳細解答患者的疑問,了解患者的飲食控制、服藥、運動等情況,干預其不遵醫(yī)行為。8周后,患者每月來院進行1次隨訪,保持4個月。使用短信或微信提醒患者在家中應注意的問題,存在的問題應及時溝通,保持與患者之間的聯系,進行指導及溝通。如必要,可進行上門指導。
1.3觀察指標及評價標準
觀察兩組出院半年后的體重、紅細胞沉降率、血尿酸水平及痛風復發(fā)率。使用我院自制表格觀察患者的疾病知識知曉程度,內容包括心理衛(wèi)生知識、健康運動知識、藥物治療知識、飲食調養(yǎng)知識、疾病基本知識,總分100分,分數與患者的掌握程度成正比。
1.4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統(tǒng)計學軟件SPSS 17.0分析數據,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體重、紅細胞沉降率、血尿酸水平的比較
觀察組的體重、紅細胞沉降率、血尿酸水平低于對照組(P<0.05)(表1)。
2.2兩組痛風復發(fā)率的比較
觀察組患者的痛風復發(fā)率為6.00%(3/50),低于對照組的20.00%(10/50),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4.332,P=0.037)。
2.3兩組疾病相關知識掌握率的比較
觀察組的心理衛(wèi)生、健康運動、藥物治療、飲食調養(yǎng)、疾病基本知識掌握率高于對照組(P<0.05)(表2)。
3討論
痛風是臨床上較為常見的疾病,具有較高的復發(fā)率,且并發(fā)癥多,屬于終身代謝性疾病。該疾病目前尚無明確的治療方法,認為可能與患者的生活方式及行為具有密切聯系,該疾病患者缺乏自我管理自信心、技能、知識,自我管理疾病水平不高,生活中如不能對其進行有效預防,疾病容易反復[3]。
患者實施主動自我管理與監(jiān)督能夠控制血尿酸的正常水平。所以,痛風患者出院后最重要的健康管理目標為降低痛風復發(fā)率,控制血尿酸水平[4]。個性化出院計劃稱為個性化出院準備服務,指醫(yī)務人員針對患者入院后的個性指標變化及健康狀況制定護理計劃,通過與患者家屬進行解釋及溝通,提升患者的配合程度,且使其家屬提供一定的支持[5]。個性化出院計劃將患者作為護理中心,護理出院患者促進其身體快速恢復健康。對痛風患者進行系統(tǒng)引導,針對其身體情況,樹立患者的正確認知理論,提升患者對疾病預防、治療等相關知識的了解,培養(yǎng)患者正確的自我保健方法及行為,糾正其不良行為及生活習慣,提升患者自我控制治療能力,使患者掌握自身行為及心理,進行自我管理[6-10]。對自身行為進行適當控制及調節(jié),延遲滿足,抵制誘惑,避免疾病復發(fā)[11]。本研究中,觀察組的心理衛(wèi)生、健康運動、藥物治療、飲食調養(yǎng)、疾病基本知識掌握率高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的痛風復發(fā)率為6.00%,低于對照組的20.00%(P<0.05);觀察組的體重、紅細胞沉降率、血尿酸水平低于對照組(P<0.05),提示在痛風患者治療中實施個性化出院計劃能夠促進患者病情好轉,使其快速恢復健康,對患者的病情具有重要作用。這與趙瑞麗等[12]的研究結果一致。個性化出院服務通過住院護理、心理護理、運動護理等,改善患者的負面情緒,主動對病情監(jiān)測、運動處方制定、飲食調配等進行參與,告知患者相關注意事項,降低意外情況的發(fā)生。
個性化出院計劃對患者或公共醫(yī)療衛(wèi)生系統(tǒng)均有顯著作用,十分符合時代的發(fā)展,可減少患者入院風險,降低疾病復發(fā)率,提升患者的生活質量[13-17]。
綜上所述,將個性化出院計劃應用于痛風患者疾病治療中,能夠改善患者的紅細胞沉降率、體重,降低血尿酸水平,降低痛風復發(fā)率,從而提升患者的生活質量,效果十分顯著,具有臨床應用及推廣價值。
[參考文獻]
[1]楊福成,張向敏,張朝陽,等.關節(jié)鏡下關節(jié)清理治療膝關節(jié)痛風性關節(jié)炎的療效分析[J].微創(chuàng)醫(yī)學,2016,11(3):361-363.
[2]石志堅,高賓,黃艷微信公眾號聯合電話隨訪在痛風出院患者健康教育中的應用研究[J].護士進修雜志,2017,32(10):883-885.
[3]苗華麗,張莉蕓,張曉輝,等.微信教育模式在出院痛風病人延續(xù)性護理中的應用[J].護理研究,2017,31(23):2901-2903.
[4]馮健華,楊敏,出院后痛風患者診斷治療依從性的相關因素分析[J].重慶醫(yī)學,2017,46,32(5):604-606.
[5]梁燕芳,馬綺文.模塊式護理計劃對痛風患者疼痛及生活質量的影響分析[J].航空航天醫(yī)學雜志,2016,27(9):1186-1187.
[6]蘇惠仙.個性化護理配合消炎膏治療痛風性關節(jié)炎的臨床效果[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6,13(15):51-53.
[7]朱彩虹.延伸性護理服務對痛風患者飲食依從性及疾病認知狀態(tài)的影響[J].中西醫(yī)結合護理(中英文),2016,2(4):15-17.
[8]王春霞,張麗,楊柳,等.電話回訪式健康教育對痛風性關節(jié)炎出院患者遵醫(yī)行為的影響[J].風濕病與關節(jié)炎,2016,5(4):63-65.
[9]何偉玲.個性化出院計劃服務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中的應用效果[J].現代醫(yī)學,2014,33(9):1098-1101.
[10]吳丹純,潘英華,嚴揚,等.個性化護理干預對類風濕關節(jié)炎患者的療效及生活質量的影響[J].世界最新醫(yī)學信息文摘,2016,16(54):15-16.
[11]胡碧三,鄧進君,岳曉坪.orem自理模式在脊髓損傷康復期患者隨訪中的應用[J].醫(yī)藥前沿,2016,6(9):52-54.
[12]趙瑞麗,楊洪喜,郭立雙.延續(xù)性護理對痛風出院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及生活質量影響的研究[J].河北醫(yī)科大學學報,2018,38(2):228-231.
[13]Zarovska A,Evangelista A,Boccia T,et al.Development and validation of a simplified BRASS index to screen hospital patients needing personalized discharge planning[J].J Gen Intern Med,2018,33(7):1084-1091.
[14]Patsaki I,Gerovasili V,Sidiras G,et al.Effect of neuromuscular stimulation and individualized rehabilitation on muscle strength in intensive care unit survivors:a randomized trial[J].J Gen Intern Med, 2017,40:76-82.
[15]Nickel CH,Messmer AS,Ghanim L,et al.Adrenomedullin for risk stratification of emergency patients with nonspecific complaints:an interventional multicenter pilot study[J].Medicine,2016,95(1):e2395.
[16]張海銀.消化道出血患者引發(fā)急性痛風的誘因分析及護理[J].臨床醫(y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6,3(49):9805-9805.
[17]陳莎莎.老年痛風石破潰患者的護理[J].中國煤炭工業(yè)醫(yī)學雜志,2014,17(12):2056-2058.
(收稿日期:2019-03-12? 本文編輯:許俊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