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中習
雛雞白痢病? 雛雞白痢病是由雞白痢沙門氏菌引起雞的一種傳染病,各日齡和各品種雞一年四季均可感染,主要危害2~3周齡雛雞,病雞和帶菌雞是主要傳染源,既可經種蛋垂直傳播又可經飼料、飲水等水平傳播。
臨床癥狀和剖檢病變? 精神萎靡,食欲不振,兩翅下垂,扎堆,糞便稀白,腹部膨大,排便痛苦,有時因糞便將肛門堵塞(俗稱“糊肛”)排便時發(fā)出尖叫聲,肝腫大有白色壞死,心、肺、腸壁和肌胃有壞死點或小結節(jié)。
治療? 飼料中以1%的比例均勻混入白痢靈散和適量金維他,飲用0.01%新霉素水溶液(2次/d),5d一療程。
預防? 在“自繁自養(yǎng)”基礎上定期檢測雞白痢抗原并通過淘汰陽性雞逐步建立不攜帶雞白痢沙門氏菌的種雞群,應在搞好調查前提下從規(guī)模大、管理嚴、凈化好的種雞場引進雛雞。在“全進全出”基礎上每批雞飼養(yǎng)前和出欄后應“徹底消毒”,飼養(yǎng)期間應按時消毒和通風,并通過相應措施搞好蟲、鳥、鼠、獸的防范工作,同時還需用恩諾沙星、諾氟沙星或環(huán)丙沙星按時預防。育雛舍內溫度從第1周的33~35℃開始每周均勻下降2~3℃,14日齡雛雞舍內溫度可控制在25℃,25日齡后可脫溫飼養(yǎng);濕度應從10日齡前的60%~65%逐漸過渡到10日齡后的55%~60%。
雞慢性呼吸道病? 雞慢性呼吸道病是由雞敗血支原體引起雞的一種慢性呼吸道病,以噴嚏、咳嗽、呼吸啰音為主要特征,各日齡和品種雞均易感,病雞和帶菌雞是主要傳染源,易感雞由病雞咳嗽、噴嚏飛沫經呼吸道感染。
臨床癥狀? 甩頭,噴嚏,咳嗽,呼吸時有“啰音”或“呼嚕音”,流粘液性或漿液性鼻液,鼻孔周圍被鼻液污染;病重雞眼瞼腫脹,結膜發(fā)炎,糜爛,出血,羞光流淚,并不時在翅膀上擦拭眼睛。
病理變化? 病雞消瘦,氣囊渾濁,肝臟覆有黃色纖維素性膜,腹腔內有煎蛋樣滲出物凝塊;喉頭水腫,出血,充血,氣管和支氣管有黃白色粘性滲出物或被黃白色滲出物凝塊堵塞。
治療? 先用手擠出腫脹眼瞼內的干酪樣物質并沖洗干凈,然后再滴入適量氯霉素眼藥水,相應雞群飼料中以0.5%的比例均勻混入麻杏石甘散和適量魚肝油粉(自由采食),飲水中以0.05%的比例添加枝原凈,2次/d,連用5d。
預防? 引進雛雞時應從非封鎖區(qū)內規(guī)模大、管理嚴、信譽好的孵化場引入不攜帶雞支原體及相關病原體的雛雞,飼養(yǎng)期間通過嚴格管理和消毒減少或杜絕外來病原體污染和傳播,并按時清掃消毒和通風。
雞痘? 雞痘是由雞痘病毒引起的一種接觸性傳染病,各日齡和品種雞均可感染,雞痘病雞是主要傳染源,吸血昆蟲是主要傳播媒介,所以雞痘主要發(fā)生在吸血昆蟲活躍的7~9月間。
癥狀和病變? 根據發(fā)病部位和臨床癥狀可將雞痘分為皮膚型雞痘和粘膜型雞痘,粘膜型雞痘又可分為眼痘和喉痘。皮膚型雞痘主要在雞冠、肉髯、口角、眼瞼形成大小不等的疣狀物,多個疣狀物聯(lián)結在一起時形成明顯的結痂。粘膜型雞痘病雞采食減少或停止,流漿液或粘膿性鼻液,眼部出現(xiàn)痘疹時可引起眼部腫脹,大量痘疹出現(xiàn)在口腔或咽喉時可形成不易剝離的假膜。
治療? 皮膚型雞痘可先用消毒藥沖洗,然后用鑷子將痘痂剝離,最后用0.01%高錳酸鉀液沖洗;眼部雞痘可先擠出其內容物,然后用2%的硼酸液沖洗;喉痘可先用鑷子剝離再用0.01%的高錳酸鉀液沖洗。同時,在飲水中添加適量病毒靈粉,在相應雞群飼料中以1%的比例均勻混入雞痘散,5d一療程。
預防? 按免疫程序規(guī)定按時搞好雞痘病的免疫,若肉雞的整個生長期不經過吸血昆蟲活躍期可以不免疫,發(fā)生雞痘病后應及時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