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容波
(重慶醫(yī)科大學附屬第三醫(yī)院麻醉科 重慶 401120)
喉顯微手術即為臨床中利用手術顯微鏡的喉窺鏡以及顯微手術器械開展的喉部手術[1]。顯微鏡的使用讓手術視野更為清晰,可提高手術精度,并減少手術損傷,有更好的治療效果[2]。將2018年1月—10月收治的88例接受喉顯微手術治療的患者作為對象,分析探討為接受喉顯微手術患者手術麻醉中預注右美托咪啶的臨床應用效果,現(xiàn)具體報告如下。
將2018年1月—10月收治的88例接受喉顯微手術治療的患者作為對象,隨機分為對照組及實驗組,各44例。經(jīng)院倫理委員會批準認可,所有患者及其家屬均知情且同意,并簽署相關知情同意書。均無心血管、呼吸系統(tǒng)、內(nèi)分泌等系統(tǒng)的嚴重疾病,其中聲帶息肉31例,聲帶小結(jié)27例,乳頭狀瘤23例,聲帶白斑7例。對照組中男23例,女21例,年齡為22~63歲,平均年齡為(48.93±5.41)歲,實驗組中男24例,女20例,年齡為23~64歲,平均年齡為(48.48±5.34)歲,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病情等一般資料無統(tǒng)計學差異(P>0.05),有可比性。
為兩組患者進行手術首先建立上肢靜脈通道,復方乳酸鈉靜脈輸注。常規(guī)去氮給氧后為對照組患者用0.04mg/kg咪達唑倉、2mg/kg丙泊酚、2.0μg/kg芬太尼、0.15mg/kg順式阿曲庫銨進行麻醉,再予以氣管插管。為實驗組患者先靜脈推注右美托咪啶0.6μg/kg,推注10min以上后結(jié)束,進行靜脈輸注予以和對照組相同的麻醉誘導及氣管插管。兩組患者均使用4~8mg/(kg·h)的丙泊酚及4~10μg/(kg·h)芬太尼維持麻醉。在患者肌肉松弛、意識消失的情況下將喉鏡置入開展手術,若術中患者聲帶活動則追加0.02mg/kg順式阿曲庫銨,若HR小于50次/min則給予0.5mg阿托品,若平均動脈壓(MAP)值小于基礎值的30%則給予10mg麻黃堿或2mg去甲腎上腺素稀釋到100ml緩慢靜滴以維持血壓在正常水平。術畢均為患者靜脈輸注5mg地塞米松。
對兩組患者麻醉誘導前(T0)、喉鏡置入時(T1)、插管時(T2)以及拔管后5分鐘(T3)四個不同階段的MAP、HR值進行檢測,并對兩組患者的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進行記錄。
實驗組T0、T1、T2、T3階段的MAP、HR值均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1。
實驗組患者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為27.27%,顯著低于對照組的47.73%(P<0.05),見表2。
表1 兩組病患各時期MAP、HR情況比較(±s)
?
表2 兩組患者藥物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比較(例)
喉顯微手術可用于對聲帶息肉、白斑、囊腫、聲帶早期惡性腫瘤、廣基型聲帶息肉、喉室病變、聲門閉合不全等疾病的手術治療[3]。丙泊酚及芬太尼作為麻醉藥可滿足手術在麻醉上的需求,但拔管及術后有較多并發(fā)癥及應激反應。對44例接受喉顯微手術的實驗組患者在使用常規(guī)麻醉前預注右美托咪定鎮(zhèn)靜,結(jié)果顯示:實驗組T0、T1、T2、T3階段的MAP、HR值均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而實驗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為27.27%,顯著低于對照組的47.73%(P<0.05)。在手術中,右美托咪定作為α2-腎上腺素受體激動劑,可導致低血壓、心搏徐緩等常見不良反應,對此需在術中嚴格監(jiān)控患者體征,及時使用阿托品、去甲腎上腺素等糾正患者心率及血壓問題。
綜上所述,為接受喉顯微手術治療的患者進行預注右美托咪啶鎮(zhèn)靜可有效提高患者的手術麻醉效果并減少不良反應的發(fā)生,麻醉效果較好,具有較高臨床應用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