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鞏義瑞康醫(yī)院(451200)焦衛(wèi)聰
闌尾炎是小兒常見多發(fā)癥之一,腹腔鏡手術為優(yōu)選治療方案之一,其具有創(chuàng)傷小、術后并發(fā)癥少、術后恢復快等優(yōu)點。然而患兒對原發(fā)疾病的疼痛以及對手術治療易產(chǎn)生的恐懼、焦慮等負性心理,影響患兒治療的依從性[1]。持續(xù)質量改進(CQI)是近年新興的護理模式,已被廣泛應用于提高護理質量。對此,本文將對近年我院收治的78例腹腔鏡治療的闌尾炎患兒采用CQI模式,對患兒心理護理方法進行優(yōu)化,總結如下。
1.1 臨床資料 選擇2016年3月~2017年10月期間我院收治的156例經(jīng)腹腔鏡手術治療的闌尾炎患兒。均經(jīng)臨床癥狀、體征實驗室檢查及術后病理檢查確診為闌尾炎,排除心肝腎嚴重功能障礙者、精神疾病者、腹腔鏡手術禁忌證、言語理解功能障礙等。采用隨機數(shù)字表法平均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78例,觀察組男45例,女33例;年齡4~12歲,平均(7.88±1.52)歲;從發(fā)病到手術治療1~10d,平均(5.19±2.76)d;對照組男44例,女34例;年齡4~11歲,平均(7.85±1.56)歲;從發(fā)病到手術治療1~9d,平均(5.21±2.81)d,兩組患兒一般資料無顯著差異(P>0.05)。
1.2 方法 兩組均行常規(guī)護理干預,同時對照組予以常規(guī)心理護理,告知患兒手術治療的安全性和必要性,解除患兒的心理負擔,協(xié)助患兒樹立戰(zhàn)勝疾病的信心。觀察組在此基礎上予以CQI模式,重點對患兒心理護理進行改進,具體操作如下。
1.2.1 成立CQI小組 護士長為組長,全科護理人員為組員,確定相關負責人,指定改進項目的目標、計劃及實施方案,并借助質量管理對本項目的護理持續(xù)改進進行效果評價,同時,定期對項目的實施情況進行檢查,及時修改改進方案。
1.2.2 問題查找 ①環(huán)境因素:患兒初到陌生環(huán)境,對醫(yī)院、醫(yī)護人員有抵觸心理;②病情因素:對闌尾炎所產(chǎn)生的疼痛可引起患兒不適,心理處于高度應激狀態(tài),易激惹;③手術因素:對手術治療存在天然的恐懼,易存在焦慮、恐懼的心理;④年齡因素:患兒年齡較小,心理尚未成熟,容易出現(xiàn)異常情緒反應;⑤醫(yī)護因素:醫(yī)護耐心不足,不能及時、耐心地解答患兒的疑問,加劇患兒的心理恐慌。
1.2.3 持續(xù)護理改進方案 ①建立信任橋梁。患兒入院后,主動與患兒進行交流,對年齡較小的患兒,用溫和的語言、輕緩的撫觸給予無微不至的關愛和呵護,與患兒建立感情,消除患兒的陌生感;對年長兒,有針對性地消除他們的疑慮和恐懼,與患兒建立良好的醫(yī)患關系,取得患兒的信任,使患兒積極配合相關醫(yī)護工作。②對患兒及家長進行健康宣教。用通俗易懂的語言,簡單介紹腹腔鏡手術的安全性、手術目的和方法,讓患兒有一個心理定位,并介紹成功案例,消除患兒的恐懼心理,同時及時回答患兒提出的問題,以解除患兒的心理負擔。③與家長進行溝通。家長的態(tài)度及反應對患兒治療依從性影響很大,而患兒易將負面情緒向家長宣泄,對此加強與患兒家長進行溝通,醫(yī)護人員在充分理解和體諒患兒父母及親屬的心情基礎上,積極做好家長的協(xié)助配合工作,讓患兒從家人中得到支持和力量,從而提高手術治療依從性。④改善異常情緒反應。幼兒心理波動變化性較大,情緒不穩(wěn)定,即使有家長從旁協(xié)助,也會有異常情緒反應,產(chǎn)生哭鬧不合作現(xiàn)象,對此護理人員必須懷著極大的耐心,安撫異常情緒的患兒,可通過給予零食、看卡通片等形式,緩解患兒情緒。
1.3 觀察指標 觀察對比兩組患兒護理前后的焦慮、抑郁狀況;對比兩組護理滿意度。
1.4 評定指標 焦慮、抑郁評定分別采用焦慮自評量表(SAS)、抑郁自評量表(SDS)進行評定[2]。采用問卷調查形式對患兒及家長進行護理滿意度調查[3],共設置5個項目,內容包括對手術治療認知度、心理狀態(tài)、手術治療依從性、有無戰(zhàn)勝疾病的信心、對整體護理服務質量,每個項目20分,總分100分,得分越高,滿意度越高,其中≥90分為非常滿意,70~89分為滿意,50~69分為一般,低于50分為不滿意??倽M意率=(非常滿意+滿意)/總例數(shù)×100%。
1.5 統(tǒng)計學分析 采用SPSS19.0進行分析,計數(shù)資料采用率(%)表示,x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表示,t檢驗。P<0.05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護理前后心理狀態(tài) 干預前,兩組SAS、SDS評分無明顯差異,干預后,兩組評分均較干預前改善明顯(P<0.05),且觀察組SAS、SDS評分顯著優(yōu)于對照組,(P<0.05)。詳見附表1。
附表1 兩組護理干預前后SAS、SDS評分比較(分,)
附表1 兩組護理干預前后SAS、SDS評分比較(分,)
注:與干預前比較,*P<0.05;與對照組比較,#P<0.05。
組別 n SAS SDS干預前 干預后 干預前 干預后觀察組 78 59.3±5.4 30.1±3.8*# 63.4±6.5 31.5±3.3*#對照組 78 58.2±5.2 45.2±3.7* 62.5±6.2 46.8±3.8*P 0.099 0.000 0.189 0.000 t 1.296 25.144 0.885 26.849
2.2 兩組護理滿意度比較 觀察組總護理滿意度為93.6%,明顯高于對照組的82.1%,組間比較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詳見附表2。
附表2 兩組護理滿意度比較[n(%)]
心理護理是臨床護理的重要組成部分,常規(guī)心理護理往往缺乏對患兒心理狀態(tài)缺乏關注及系統(tǒng)干預,從而無法緩解患兒情緒,并影響手術治療的依從性。持續(xù)質量改進是一種現(xiàn)代新型護理模式,該護理模式是在全面質量管理基礎上,發(fā)展起來的更為重視過程管理、環(huán)節(jié)質量控制的一種質量管理程序[4][5]。該模式現(xiàn)已不斷應用于臨床護理管理中,本文在CQI管理中,先調查小兒腹腔鏡闌尾炎在心理護理工作中的關鍵性問題,分析產(chǎn)生負性心理的原因,并采取針對性的護理預防措施,以此改善患兒心理狀況,與此同時,還可培養(yǎng)護理人員的質量意識進而提高工作責任心,使其主動參與到護理管理當中,對護理滿意度的提升也有明顯幫助。
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護理后的SAS、SDS評分均低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總護理滿意度為93.6%顯著優(yōu)于對照組(P<0.05)。結果提示,對小兒腹腔鏡闌尾炎治療的患兒,對心理護理方面開展持續(xù)質量改進,有助于進一步改善患兒的心理狀況,并提高護理滿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