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磊
胃癱綜合征(PGS)是遠端胃大部切除術后常見并發(fā)癥之一,發(fā)生率約為0.3%~10.0%。目前,有關PGS的具體發(fā)病機制尚不明確,主要考慮其與手術損傷胃迷走神經、術后胃平滑肌組織收縮無力有關。在排除機械性梗阻原因后,PGS主要表現為上腹飽脹、惡心、嘔吐等,屬于胃動力紊亂綜合征之一[1]。從治療角度來說,PGS尚無確切有效手段,多數治療均為對癥處理,旨在減輕癥狀,改善營養(yǎng)狀態(tài),提高生活質量,因此預防PGS具有較大的臨床意義[2]。對此,本研究回顧性分析我院近年來行遠端胃大部切除術的相關手術病例,探討PGS發(fā)生的危險因素,以期為臨床預防提供依據。
1.1 對象回顧性收集2008—2018年于我院進行遠端胃大部切除術的患者179例,依據術后是否發(fā)生PGS分為非PGS組142例和PGS組37例。病例納入標準:手術為遠端胃大部切除術;殘胃吻合方式為BillrothⅠ式或BillrothⅡ式;術前評估詳細,包括心理評估和慢性病評估[3]。PGS診斷標準:排除機械性胃腸道梗阻;未合并其他胃腸道器質性疾病;未服用影響胃腸道動力藥物;存在胃潴留癥狀;胃腸減壓引流量≥800 mL/d,持續(xù)時間≥10 d;未合并水、電解質紊亂及酸堿失衡[4]。
1.2 方法收集全部患者的臨床資料,包括術前一般情況、慢性病患病情況、手術情況、術后恢復情況。其中,心理評估采用漢密爾頓焦慮量表(HAMA),≥14分判定為焦慮[5];吸煙史定義為≥1支/d,連續(xù)吸煙>6個月[6];飲酒史定義為飲酒≥1次/周,連續(xù)>6個月[7]。對兩組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比較,對差異顯著的指標進行回歸分析。
1.3 統(tǒng)計方法采用SPSS 21.0軟件作為分析工具,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表示,符合正態(tài)分布方差齊的數據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單因素及多因素分析均采用Logistic回歸分析,P<0.05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臨床資料比較兩組患者年齡、糖尿病、高血壓、飲酒史、焦慮、幽門梗阻、吻合方式、使用鎮(zhèn)痛泵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危險因素分析單因素分析顯示,年齡、糖尿病、飲酒史、焦慮、幽門梗阻、吻合方式、使用鎮(zhèn)痛泵是PGS發(fā)生的危險因素(P<0.05)。見表2。多因素分析顯示,年齡、糖尿病、焦慮、幽門梗阻、吻合方式、使用鎮(zhèn)痛泵是PGS發(fā)生的危險因素(P<0.05)。見表3。
遠端胃大部切除術是胃部疾病常用的手術方式之一,在多種胃部疾病如遠端胃癌、胃潰瘍合并穿孔、幽門梗阻等均有廣泛的應用。胃癱綜合征(PGS)是遠端胃大部切除術后出現的非梗阻性胃排空障礙。除了遠端胃大部切除術外,PGS尚可見于胰腺、脾臟、結腸和婦科手術。PGS一般多發(fā)生于開始進食流質飲食后,患者出現惡心、嘔吐,嘔吐物多為隔夜宿食。一般來說,PGS的恢復較為緩慢,需要留置胃腸減壓10 d甚至更久,加之手術創(chuàng)傷患者容易出現水、電解質紊亂及酸堿失衡,不利于術后快速恢復[8-9]。由于臨床尚無治療PGS的特異方法,因此,預防其發(fā)生對于保證圍手術期患者安全具有較大現實意義,這也是本研究的著眼點。
表1 非PGS組和PGS組臨床資料比較
表2 單因素分析結果
表3 多因素分析結果
本研究中,我們收集了遠端胃大部切除術的患者179例,依據術后是否發(fā)生PGS分為非PGS組142例和PGS組37例,通過比較兩組患者的臨床資料我們發(fā)現,兩組患者年齡、糖尿病、高血壓、飲酒史、焦慮、幽門梗阻、吻合方式、使用鎮(zhèn)痛泵存在差異;后續(xù)我們對上述指標進行回歸分析發(fā)現,在剔除高血壓和飲酒史后,年齡、糖尿病、焦慮、幽門梗阻、吻合方式、使用鎮(zhèn)痛泵依然是PGS發(fā)生的危險因素。①年齡:這主要是由于年齡較大者胃腸動力往往較差,加之術后機械損傷進一步降低胃蠕動能力,因此PGS組年齡高于非PGS組。②糖尿?。洪L期血糖偏高可導致自主神經損傷,表現為植物神經功能紊亂,而且血糖和損傷程度具有一定相關性,因此PGS組糖尿病發(fā)生率更高。③焦慮:不良情緒往往貫穿整個圍手術期,持續(xù)焦慮影響體內激素分泌,與植物神經功能紊亂可互相協(xié)同,進一步加重PGS程度,而且延長PGS持續(xù)時間。④幽門梗阻:幽門梗阻者術前多有惡心、嘔吐、消化不良等情況,長期幽門梗阻導致營養(yǎng)不良,如低蛋白血癥、離子失衡,以上均為手術的不利因素,患者因此機體恢復慢,可表現為PGS。⑤吻合方式:BillrothⅡ式為胃-空腸吻合,該手術切除了幽門及胃竇部位的Cajal細胞,阻止了十二指腸起搏點電活動下傳的信號,因此PGS組BillrothⅡ吻合比例較高。⑥使用鎮(zhèn)痛泵:術后鎮(zhèn)痛泵是一把“雙刃劍”,其雖然可以有效緩解疼痛,但鎮(zhèn)痛藥多有抑制胃腸蠕動的效果,因此鎮(zhèn)痛泵客觀上也促進了PGS的發(fā)生。
綜上所述,年齡偏大、血糖偏高、焦慮狀態(tài)、術前存在幽門梗阻、采用BillrothⅡ式吻合和術后應用鎮(zhèn)痛泵均是遠端胃大部切除術后PGS發(fā)生的促進因素,臨床對具有上述危險因素的患者應該警惕PGS的發(fā)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