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妙伶
(南通師范高等專科學(xué)校,江蘇 南通 226001)
《金瓶梅》是明代四大奇書之一,是世情小說的代表。無論思想性和藝術(shù)性都是同類小說中的佼佼者,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據(jù)統(tǒng)計,《金瓶梅》一書的刻本多達幾十種,插圖本占一半以上。其版本系統(tǒng)較為復(fù)雜,其中玩花書屋藏板本屬張評本系統(tǒng),此書扉頁框上端寫有“全像金瓶梅”五字,框內(nèi)中間寫有“第一奇書”,左下方寫有“玩花書屋藏板”,右上方寫有“彭城張竹坡原本”。卷首有謝頤序署:“康熙歲次乙亥清明中浣,秦中覺天者謝頤題于皋鶴堂”。正文每半葉十一行,每行二十三字,有回前評,共有插圖八十幅?,F(xiàn)存的崇禎本刻本有十幾種,按照版式分,一般可分為兩類:一類是北大圖藏本、上海圖藏甲乙本、天津圖藏本、日本天理圖藏本等。這類藏本半頁十行,每行二十二字,沒有扉頁,在回前詩詞前一般寫有“詩曰”或者“詞曰”。另一類是日本內(nèi)閣文庫藏本、首都圖藏本、日本京都大學(xué)東洋文化研究所藏本等。這類藏本半頁十一行,每行二十八字,有扉頁,有東吳弄珠客序和廿公跋,沒有欣欣子序。在回前詩詞前大都沒有“詩曰”或者“詞曰”。雖然玩花書屋藏板本文本接近于崇禎本,但兩者在插圖和文本契合方面還是有明顯差異。
玩花書屋藏板本和崇禎本文本基本相同,但兩者插圖在文本闡釋方面并不完全相同,總體來說,崇禎本插圖忠實地還原了文本所傳達的信息,玩花書屋藏板本插圖對文本的闡釋則沒有崇禎本插圖契合,試舉幾例說明。
第一回,武大郎在街上偶遇自己的兄弟武松,十分歡喜,邀請他到家中。玩花書屋藏板本和崇禎本都有插圖“武二郎冷遇親哥嫂”(圖1)表現(xiàn),對此相應(yīng)的文本是:
武大自從搬到縣西街上來,照舊賣炊餅過活,不想這日撞見自己嫡親兄弟。當日兄弟相見,心中大喜,一面邀請到家中。
比較兩幅插圖,還是可以看出細微差別:崇禎本插圖中武大郎滿帶微笑,右手伸向武松,左手指向自家,正在邀請武松到家中。玩花書屋藏板本插圖中武大郎雙手伸向武松,面無喜色。從這一點看,崇禎本插圖更契合文本內(nèi)容,將武大郎遇見武松時激動的心情表現(xiàn)了出來。
第十三回,西門慶和李瓶兒在花府偷情,插圖“迎春兒隙底私窺”(圖2)描繪的正是二人偷情時的光景。對應(yīng)文本,兩者描述的文字相同:
婦人打發(fā)丫鬟出去,關(guān)上里面兩扇窗寮,房中掌著燈燭,外邊通看不見。這迎春丫頭,今年已十七歲,頗知事體,見他兩個今夜偷期,悄悄向窗下,用頭上簪子挺簽破窗寮上紙,往里窺覷。
雖然文字信息一致,但是兩者的插圖還是有較大區(qū)別:玩花書屋藏板本忠實于文本內(nèi)容,畫面上迎春站在窗前往屋里偷窺,畫有圖案的窗寮緊閉,看不見屋內(nèi)光景。而崇禎本插圖采用散點透視法,突破空間的束縛,將西門慶和李瓶兒偷情的場景與迎春偷窺的場景放在一起共同表現(xiàn)出來,突出了二人的荒淫。
崇禎本 圖1
玩花書屋藏板本 圖1
崇禎本 圖2
玩花書屋藏板本 圖2
第五十九回,李瓶兒的兒子官哥兒死了,李瓶兒睹物思人,肝腸寸斷,文本是這樣描述的:
到了房中,見炕上空落落的,只有他耍的那壽星博浪鼓兒還掛在床頭上,想將起來,拍了桌子,又哭個不了。吳銀兒在旁,拉著他手勸說道:“娘少哭了,哥哥已是拋閃你去了,那里再哭得活!你須自解自嘆,休要只顧煩惱。”雪娥道:“你又年少青春,愁到明日養(yǎng)不出來也怎的……”
對此,玩花書屋藏板本和崇禎本都有插圖“李瓶兒睹物哭官哥”(圖3)配之。從文本信息可知,除了李瓶兒外,安慰她的有兩人——吳銀兒和孫雪娥。崇禎本插圖中畫有三人,按照身份來看,畫面左邊坐著的應(yīng)該是孫雪娥,站在她后面的應(yīng)該是吳銀兒,而玩花書屋藏板本插圖總共只有兩人,與文本不符。其次,崇禎本插圖中坐在右邊的李瓶兒身子前傾,一手拿著撥浪鼓,一手掩面,悲痛氣息濃郁;玩花書屋藏板本插圖中撥浪鼓放在桌上距離李瓶兒較遠的地方,并且李瓶兒面目表情模糊不清,人物情緒不如崇禎本插圖強烈。
崇禎本 圖3
玩花書屋藏板本 圖3
玩花書屋藏板本和大連圖藏本插圖一樣,線條簡單粗糙,用墨不均,無論是人物、背景還是細節(jié)方面都不及崇禎本插圖繪刻精美,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對文本的闡釋。
1.對人物的繪刻
插圖是讀者對文本的直觀感受,人物表情、動作的形象生動,有助于讀者更清楚地了解文本內(nèi)容,崇禎本插圖的繪刻者明顯意識到了這一點,試舉幾例。
《金瓶梅》對于潘金蓮的外貌有過多次描寫,有直接刻畫的:
“但見他黑鬒鬒賽鴉鸰的鬢兒,翠彎彎的新月的眉兒,清冷冷杏子眼兒,香噴噴櫻桃口兒,直隆隆瓊瑤鼻兒,粉濃濃紅艷腮兒,嬌滴滴銀盆臉兒,輕裊裊花朵身兒,玉纖纖蔥枝手兒,一捻捻楊柳腰兒,軟濃濃粉白肚兒,窄星星尖翹腳兒,肉奶奶胸兒,白生生腿兒……”
——崇禎本第2回
有間接刻畫的:
“眾和尚見了武大這老婆,一個個都迷了佛性禪心,關(guān)不住心猿意馬,七顛八倒,酥成一塊。”
——崇禎本第8回
可見,潘金蓮是一個真正的美人兒。然而玩花書屋藏板本插圖中的潘金蓮卻形似中年婦女,樣貌極其普通,如第二回,潘金蓮和西門慶初次見面,玩花書屋藏板本和崇禎本都配有插圖“俏潘娘簾下勾情”(圖4)。崇禎本插圖中潘金蓮樣貌秀麗、顧盼生情、婀娜多姿,無怪乎西門慶一見鐘情。被竿子打到的西門慶鞠躬作揖,面帶微笑,繪刻者將二人情愫暗生、互有好感之狀生動地表現(xiàn)出來。而玩花書屋藏板本插圖中同樣是站在簾后的潘金蓮形象大打折扣,一旁應(yīng)該有著“張生般龐兒,潘安的貌兒”的西門慶更是被繪刻得畸形難看,傳感不如崇禎本細膩。玩花書屋藏板本插圖中的人物形象基本都如此,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畫面的整體美感,在這里不一一贅述。
崇禎本 圖4
玩花書屋藏板本 圖4
第三回,西門慶一心想結(jié)識潘金蓮,央求王婆幫忙。王婆邀請潘金蓮來家里做針線,以此給二人牽線搭橋,插圖“設(shè)圈套浪子私挑”(圖5)描繪的正是此情景,對應(yīng)的文本內(nèi)容為:
婆子只顧夸獎西門慶,口里假嘈,那婦人便低了頭縫針線。西門慶見金蓮有幾分情意歡喜,恨不得就要成雙。
崇禎本插圖中站在潘金蓮身后的王婆微微前傾,面帶微笑,手舞足蹈,似在拼命夸西門慶;而西門慶身子站著倚靠在桌前,大半個身子前傾,迫切之態(tài)盡顯,這與文本所傳達的信息相符。玩花書屋藏板本插圖中王婆身子微微后仰,面無表情,西門慶規(guī)矩地站立在桌前,畫面表現(xiàn)力削弱很多。
崇禎本 圖5
玩花書屋藏板本 圖5
第十九回,李瓶兒將招贅的蔣竹山趕出家門后,越發(fā)思念西門慶,“心中甚是懊悔。每日茶飯慵餐,娥眉懶畫,把門兒倚遍,眼兒□穿,白盼不見一個人兒來”,于是對玳安哭訴,希望告之西門慶自己對他的相思之情。對此,玩花書屋藏板本和崇禎本有插圖“李瓶兒情感西門慶”(圖6)表現(xiàn)。比較兩者,崇禎本插圖中李瓶兒面容戚戚,袖子掩面,還有淚水滴落,痛苦之狀呼之欲出;玩花書屋藏板本插圖中的李瓶兒面目刻畫模糊不清,無法傳達人物情緒。
崇禎本 圖6
玩花書屋藏板本 圖6
2.對細節(jié)的繪刻
細節(jié)決定成敗,很多時候,插圖細節(jié)處理的好壞也是衡量繪刻者技藝優(yōu)劣的表現(xiàn)之一。所謂插圖細節(jié),正是插圖容易忽略的地方或是細微之處,也是繪刻者對畫面中主次物體的把握,能夠幫助讀者特別是文化水平較低的閱讀群體更好地理解文本。比較玩花書屋藏板本和崇禎本插圖,前者在細節(jié)處理方面明顯不如后者,試舉幾例。
第三回,西門慶心心念念潘金蓮,央告王婆幫忙,并且“去街上買了綢絹三□并十兩清水好綿。家里叫了玳安兒用氈包包了,一直送入王婆家來”,插圖“定挨光王婆受賄”(圖7)表現(xiàn)的正是王婆收禮的瞬間。根據(jù)文本信息,西門慶買的是三匹綢絹和十兩清水好綿,用氈包包裹好,可見應(yīng)是一個比較大件的禮物,玩花書屋藏板本插圖中玳安手捧的禮物太小,與文本表達的信息不符,崇禎本插圖則契合。
玩花書屋藏板本 圖7
第三十回,蔡太師生辰,西門慶派家仆來保和吳典恩上京往蔡太師府上送生辰擔,蔡太師大喜,當場任命西門慶為山東提刑所副千戶,插圖“蔡太師擅恩錫爵”(圖8)將畫面定格在來保二人獻禮的瞬間。根據(jù)文本內(nèi)容可知,西門慶所獻禮物有:
比較兩者插圖發(fā)現(xiàn),崇禎本插圖中金壺玉盞印有圖案,繪刻精美;錦繡蟒衣、南京纻緞雍容華貴。雖是黑白畫面,亦能感受到禮物的貴重,可見西門慶用心之良苦。玩花書屋藏板本插圖則簡單得多,金壺玉盞似普通瓶身,吳典恩更像跪下作揖,不像捧著錦繡蟒衣、南京纻緞獻禮,沒有將所獻禮物的奢華表現(xiàn)出來。
崇禎本 圖8
玩花書屋藏板本 圖8
第四十八回,潘金蓮和陳經(jīng)濟當著奶娘等人的面戲謔一處,潘金蓮將在花園里摘的一枝桃花兒做成一個圈,悄悄地套在陳經(jīng)濟帽子上,插圖“弄私情戲贈一枝桃”(圖9)描述的正是這個情景。比較兩者插圖,崇禎本插圖中潘金蓮掩著嘴偷笑,手中拿著一枝卷成圈的桃花;玩花書屋藏板本插圖中潘金蓮則面無表情,手中桃花形狀模糊不清。雖然文本沒有直接講述潘金蓮此時的神情,但崇禎本掩嘴偷笑的細節(jié)處理更符合當時情景下的人物設(shè)定。
崇禎本 圖9
玩花書屋藏板本 圖9
第四十九回,西門慶送走蔡御史,在郊外永福寺逗留期間,偶遇一相貌古怪的梵僧:
形骨古怪,相貌搊搜,生的豹頭凹眼,色若紫肝,戴了雞蠟箍兒,穿一領(lǐng)肉紅直裰。頦下髭須亂拃,頭上有一溜光檐,就是個形容古怪□羅漢,未除火性獨眼龍。
玩花書屋藏板本和崇禎本都有插圖 “遇梵僧現(xiàn)身施藥”①(圖10)繪刻梵僧的外貌。崇禎本插圖中梵僧頭帶一箍兒,下巴上有一圈胡須,玩花書屋藏板本插圖則沒有體現(xiàn)這一點,因此在這個細節(jié)上崇禎本更加契合文本。
崇禎本 圖10
玩花書屋藏板本 圖10
第五十二回,潘金蓮幫李瓶兒看著官哥兒,但因為急于和陳經(jīng)濟偷情,便把孩子放在洞外的席上,對此玩花書屋藏板本和崇禎本都有插圖“潘金蓮花園調(diào)愛婿”(圖11)表現(xiàn),相對應(yīng)的文本為:
那小玉和玉樓走到芭蕉叢下,孩子便躺在席上,蹬手蹬腳的大哭,并不知金蓮在那里。只見旁(此處文本為“傍”,應(yīng)為“旁”)邊一個大黑貓,見人來,一溜煙跑了。
比較兩者,崇禎本插圖只見洞外官哥躺在席上“登手登腳”大哭,一只黑貓從旁跑過,孟玉樓和小玉滿臉驚慌,其中孟玉樓伸直扇子用力驅(qū)趕,小玉雙手搖擺也在驅(qū)趕,雖然文本沒有具體說明她們二人是如何做的,但繪刻者繪刻了這些動作,使驚險、緊張之感油然而生;玩花書屋藏板本插圖細節(jié)處理則較為馬虎,首先文本指明是黑貓,圖中卻是白貓;其次,孟玉樓二人無論是動作還是神情都毫無緊張之感。
此外,同大連圖藏本一樣,玩花書屋藏板本的整體背景畫面相較于崇禎本而言顯得簡單粗陋,使得整幅插圖的美學(xué)價值大打折扣,試舉一例。
第五十一回,比較兩者插圖“斗葉子經(jīng)濟輸金”(圖12),崇禎本插圖背景整體布局更顯充實,用墨更為飽滿。崇禎本插圖在畫面中多會出現(xiàn)奇松怪石,繪刻者同樣在這幅插圖中對這兩者下了不少功夫——松樹枝繁葉茂,假山怪石粼峋,特別是屋外的圍欄和門上都纏繞著茂密的植物,而玩花書屋藏板本插圖則顯得比較單調(diào),沒有過多繪刻需要花費繪刻者不少精力的松樹,只有稀稀疏疏的三棵;圍欄和門也是簡簡單單的線條勾勒。并且整體畫面沒有過多的用墨,大概是因為書坊主為了節(jié)約成本而為。
崇禎本 圖11
玩花書屋藏板本 圖11
崇禎本 圖12
玩花書屋藏板本 圖12
從以上分析可知,玩花書屋藏板本出現(xiàn)在崇禎本之后,都顯現(xiàn)出徽州的自然特點以及徽派風(fēng)格。雖然玩花書屋藏板本的畫面場景和構(gòu)圖布局與崇禎本插圖無大差別,但是無論是人物、背景刻畫還是細節(jié)處理,都不及崇禎本插圖。由于技藝的不精、態(tài)度的不嚴謹以及成本等因素,使得前者無論是藝術(shù)價值還是審美價值都遠遠不如崇禎本插圖。
注:
①玩花書屋藏板本插圖標題為“遇胡僧現(xiàn)身施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