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曉紅
【摘 ? 要】 ?教師對學生的教育過程,其實就是一個對學生無私奉獻愛心的過程。愛心是潤滑劑,能及時有效地消除師生之間的情感障礙;愛心是橋梁,能盡快架設和拉近老師與學生的心靈距離;愛心是靈丹妙藥,能使教師有效地轉(zhuǎn)變后進學生,促其健康成長。
【關鍵詞】 ?愛;理解;教育的橋梁
“愛之于教育,猶如池塘之于水,沒有水的池塘不能稱之為池塘,沒有愛的教育同樣不能稱之為教育。”此言可謂真理。這個世界上沒有無緣無故的愛,讓學生產(chǎn)生“親”的感情,老師則必須有愛的付出——正所謂以心換心,“教育技巧的全部奧秘就在于如何關愛學生?!薄皭邸笔墙處煱l(fā)自內(nèi)心的一種熱情,是教師的一種教學藝術,也是教師教育學生的前提。
一、“熱愛是最好的老師”(愛因斯坦)——成功教育離不開執(zhí)著的教育者教育
“沒有了愛,就象小鳥折了翅膀”,沒有了愛,教育的陽光無法照射進學生的心靈。美國著名心理學羅森塔爾和雅可卜生曾做過一次成功的教育實驗,也就是著名的“羅森塔爾效應”,鮮明地說明教師對學生的關愛,在教育上產(chǎn)生相應的良好作用。這是被無數(shù)教育實踐所證明的真理。教師對學生的愛是純潔無私的,絕不能摻半點私心雜念。作為教師,要塑造一顆純潔無私的心靈,熱愛起著至關重要的積極作用。用愛心對待學生,用溫馨的言行滋潤學生的心田,必然會得到愛的反饋,師生心理必然產(chǎn)生共鳴,這樣,“教與學”的關系就會自然和諧,步伐才會日益合拍。“感人心者莫先乎情。”班主任的情感投入對于學生的影響效力遠遠勝過苦口婆心的說教。師愛有別于任何一種狹隘的母愛,這種愛不是形式上的愛,而是發(fā)自內(nèi)心的真誠的愛,教師要用心靈來認識他們,了解他們每個人獨特的內(nèi)心世界。
二、“理解比一切都重要”——慎待學生的反常行為和表現(xiàn)
作為教育工作者,應該把學生作為發(fā)展的人來認識。我們都在錯誤中長大,學生正是一個正在成長的人。在實踐中,人們最容易忽視學生正在成長的特點,而要求學生十全十美,對學生加以責備,這是和發(fā)展觀點相駁的。教師首先要正確看待學生身上存在的不足,并允許學生犯錯誤。當然,首當其中是應該幫助學生解決問題、改正錯誤,才能不斷促進學生取得進步和發(fā)展。同樣,我在教學實踐中,也犯過類似的錯誤。在一次例行檢查作業(yè)時,我連續(xù)檢查了兩個學習成績一般的學生的作業(yè),他們的作業(yè)都不理想。我隨即讓他們向?qū)W習委員學習。當我滿懷信心地要展覽他的作業(yè)時,他卻磨磨蹭蹭,低著頭說:“老師,我沒做”。他的這句話出乎我的意料,這也讓我在課堂上十分難堪,簡直太不象話了,我一下子火冒三丈。于是,當著全體學生的面,我把他狠狠地訓了一頓,并叫他課下寫出不完成作業(yè)的原因。事后,我了解到,這個學生非常喜歡看書,那天他因為看一本非常喜歡的書,忘了寫作業(yè)這回事。后來一段時間的觀察,發(fā)現(xiàn)自從那次我訓了他以后,課上也不主動回答問題了,情緒非常低落。看到這種情況,我心里非常懊悔自責,認真反思了自己的粗暴行為,認識到自己犯了一個很大的錯誤,那就是要求學生十全十美。之后,我誠懇地向這個學生承認了自己的錯誤,并耐心地和他談心,讓他學會合理地安排自己的時間,在按時完成作業(yè)的基礎上讀一些自己喜歡的書,做到全面發(fā)展。這個學生聽了我的建議,打開了心結(jié)。他又恢復了往日的笑容,學習成績比原來更好了。
三、“親其師,信其道”(《學記》)——重視師生間的情感溝通
古人云,“親其師而信其道”。教學過程中往往都會出現(xiàn)這樣的情況,學生因為喜歡某位老師而喜愛他所教的學科,很輕松愉快地接受這位老師的教育。因此,教師關愛學生首先要做學生的知心朋友,構(gòu)建良好的師生感情。“蹲下身子和學生說話,走下講臺給學生講課”,以好朋友的身份,真心地面對學生,將心比心,才能消除學生心中的顧慮情緒。記得去年九月份,我接手一個新的班級,起初學生對老師還是比較生疏的,所以總是用小心翼翼的眼神觀察老師的一舉一動,這時候我會熱情地和他們打招呼,主動去接近、了解學生,課余時間和他們談談心,活動的時候和他們一起做做游戲,同時,讓學生寫日記,和老師說說悄悄話。這樣走進學生的心靈深處,做學生的知心朋友。“二孩”政策實行后,有一個學生在日記中這樣寫道:“在家里,爸爸總是慣著弟弟,常常對我大吼大叫,一點也不關心我,我恨他?!笨戳怂娜沼?,我在她的日記后邊寫上這樣的批語:“大人也有大人的煩惱,愛也有不同的方式,這或許是爸爸愛你的一種方式,試著跟爸爸談一談,我想他會改變的?!睕]多長時間,這個學生又在日記中寫道:“我的爸爸變了,他不再吼我了,他真是我的好爸爸?!蔽揖驮谒娜沼浐竺鎸懮稀白YR你,愿你天天有個好心情”。此后,這個學生遇到什么事情,就喜歡在日記中和我交流。通過這種形式對學生進行生活及學習的指導、引領,學生們在課堂上沒有任何包袱,課堂教學氛圍非常輕松愉快,連過去的學困生膽子也逐漸變大,舉手的次數(shù)也多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也提高了不少。其實,教師不僅是教育者,還應是學生的知心朋友,用你無私的愛去感化學生、啟發(fā)學生,只有這樣,師生才能進入其樂融融、其情陶陶的境界。
四、“全班學生包括差生都得到發(fā)展”(贊可夫)——被關愛的應是所有的學生,特別是學困生
成功的教育,應該是一個也不缺地將受教育者保質(zhì)保量地輸送給社會。學困生是學生的一部分,是客觀存在的。他們所謂的“差”是由于某種原因引起的,絕沒有一個學生是自甘墮落的。如果教師對學困生抱有成見,很容易在平時接觸中表現(xiàn)出來,從而給學生帶來負面影響,甚至會使他們永遠地“差”下去。美國心理學家貝克說過:“人們一旦被貼上某種標簽,就會成為標簽所標定的那種人?!碑攲W生被貼上不良標簽后,就加重了老師與同學之間的隔閡,造成孩子的孤獨感,挫傷了他們進取的積極性,影響到學生的心理體驗、自我評價,還有可能影響到學生的一生。如果我們能夠冷靜地理解后進生的不足之處,多些寬容,努力尋找他們身上存在的閃光點,你就會發(fā)現(xiàn)其實他們也有可愛之處。教師如果能熱情關懷、耐心教育,用更多的愛心激發(fā)他們的感情,使他們從此振奮起來,在這強烈的感情驅(qū)使下,他們最終也可能成為人見人愛的好學生。記得我曾有這樣的經(jīng)歷:新學期開始時,我班新轉(zhuǎn)來了一個女學生,其家庭比較特殊:父母早早離異,缺少家庭的溫暖,因此脾氣非常古怪,她不遵守課堂紀律,經(jīng)常嘩眾取寵,甚至頂撞老師,我試著找她談心,前兩次均無功而返。后來因為生病她沒來上課,我趕到宿舍去看望她,她發(fā)著高燒,病得很厲害,在送她去醫(yī)院的時候,從床頭飄下一頁信紙,上面畫著一個被陰影籠罩著的女孩,陰影另一側(cè)卻是明媚的陽光草地,下面還有一行小字:蜷縮在陽光照不到的角落女孩。我震撼了,這是一個多么孤寂而又多么渴望愛的女孩!自此,我開始關心她的學習,照顧她的生活并努力發(fā)現(xiàn)她身上的優(yōu)點——善畫善寫?;蛟S是我的真誠打動了她,很快,往日驕橫散漫的她大有改變,學會了關心他人,關心班級,還不時向?qū)W校風鈴文學社投遞稿件,并非常樂意地接受了我派給她的任務——黑板報。是啊,一個老師的愛將在無意中影響多少學生??!所以,成功教育不應該僅僅面向好學生,應該以更大的熱情關注這些“差生”,學校和教師的工作就是要改變他們的“差”,否則還談什么成功教育呢?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教育技巧的全部奧秘就在于如何愛護學生。”“愛”定是教師發(fā)自內(nèi)心的一種熱情釋放,是教師的一種直接有效的教學藝術,也是教師教育學生必須前提。所以在教育生涯中,唯有真心地獻出自己的愛心,用愛心去澆開學生的心靈之花。
【參考文獻】
[1]陳幼治.用愛架起
育的橋梁——教育工作之我見[J].新課程,2009(9).
[2]杜曹靜.用愛架起教育的橋梁——班主任工作之我見[J].甘肅教育,2014(16).
[3]楊鈴.班主任工作藝術之我見[J].教育研究學刊,201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