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小霞
【摘 ? ?要】 ?幼兒園集體課堂教學游戲化設計是值得研究的一大課題,教師應力求讓幼兒園集體課堂教學內容、教學過程、教學評價游戲化,以通過集體課堂教學游戲化促進教師的專業(yè)成長,促進幼兒的和諧發(fā)展。
【關鍵詞】 ?幼兒園;集體課堂教學;游戲化;設計;研究
游戲是兒童的天性,但在傳統(tǒng)的幼兒園課堂集體教學中常常是“教師講,幼兒學”,這種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嚴重地抑制了學生的潛能的發(fā)揮,不利于彰顯幼兒的主體精神的張揚,會阻礙幼兒能力的激發(fā),會導致幼兒厭學,甚至會讓幼兒的心理產生懼怕學習的陰影。而幼兒園本應是幼兒萌發(fā)知識,獲得健康、快樂成長的樂園。新時代視野下幼兒教育工作者如何對幼兒園集體課堂教學進行大膽創(chuàng)新,將游戲融入其中,實現教學效率的“最大化”,從而促進幼兒的健康、持續(xù)發(fā)展呢?
一、幼兒園集體課堂教學內容游戲化
幼兒園集體課堂教學內容是全面性的,具有啟蒙性質的,涵蓋健康、語言、社會、科學、藝術五大領域。五大領域的教學內容都應實現游戲化。游戲化教育教學是當下幼兒園教育教學的主流發(fā)展方向。
幼兒教育工作者對幼兒園集體課堂教學內容時應依據幼兒身心發(fā)展的特點,應依據幼兒園的實際,切忌盲目性、隨意性,而應有計劃、有目的地進行科學的設計。比如,在“健康”領域的集體課堂教學設計時,教師就應依據《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與《3-6歲兒童學習與發(fā)展指南》的精神為指導,從走、跑、鉆、爬、跳、攀、平衡等維度去綜合分析,以避免集體課堂教學游戲化的盲目性與隨意性。同時,還需教師考慮到幼兒個體間存在著不平衡性與差異性,對集體課堂教學游戲化的教學內容切忌“一刀切”,而應增加些可供幼兒依據自身發(fā)展需求,依據幼兒自已興趣、愛好、特長所需要的教學內容,讓幼兒去自主選擇、自主游戲。游戲化的教學內容可涉及到幼兒園“健康”領域以外的其他“四大”領域內去,可以涉及到幼兒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幼兒園晨間活動,幼兒園午餐活動等環(huán)節(jié)都可以融入游戲化的方法進行。
值得一提的是幼兒園集體課堂教學游戲化的設計需教師對游戲資源進行科學合理有效的整合,目的是讓游戲化教學效率得以“最大化”。
二、幼兒園集體課堂教學過程游戲化
新時代視野下的幼兒教育工作者應重視幼兒園課程游戲化建設的水平,能創(chuàng)造性依據幼兒園集體課堂教學的教學內容設計、運用多種游戲方法,融游戲于幼兒園集體課堂教學過程之中。
1.以游戲化的方式導入集體課堂教學的內容。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活動導入對集體課堂教學過程有不可低估的作用,以游戲化的方式導入課題,能有效地激發(fā)起幼兒參與課堂教學的興趣與熱情,能調動起幼兒的學習積極性與主動性。比如,在科學領域的以“顏色對對碰”為主題的集體課堂教學伊始,教師以小小的魔術游戲導入,幼兒們感到驚奇,感到有趣,都在興致勃勃中觀察、學習、見證精彩,這樣的魔術游戲為幼兒學習顏色,奠定了“基石”,有利于幼兒進一步的學習、發(fā)展。
2.以游戲的方式開展集體課堂教學活動。幼兒園“五大”教育領域的集體課堂教學活動中都可以用游戲的方式開展。比如,在“健康”領域的“貓捉老鼠”“小小跳傘兵”等主題教育活動中,可以融入游戲化的成分去訓練幼兒的跳、跑、鉆等技能,并讓幼兒在游戲活動中掌握相關的游戲規(guī)則及需注意的安全問題。在“語言”領域的集體課堂教學活動中,為了給幼兒構建起一種充分張揚自我、表現自我、超越自我的語言交往情境氛圍,教師完全可以將游戲融入其中。又比如,在“語言”領域以“捉迷藏”為主題的集體課堂教學活動中,教師可以與幼兒共同探討如何創(chuàng)設房子、花園、假山等游戲活動器材與各種動物的頭飾等,讓幼兒自主去設計、自主去選擇游戲器材,鼓勵幼兒自主描述選擇的過程,鼓勵幼兒與同伴間展開交流,展開探討如何才能讓游戲活動展開得更順暢,更高效等。再比如,在“藝術”領域的集體課堂教學活動中,同樣可以將游戲化的方式融入其中,讓幼兒在玩中學、學中玩,享受審美的愉悅,獲得審美能力的提升。如以“捉迷藏”為主題的歌唱活動中,就可以通過“捉迷藏”的游戲去展開,將歌曲內容設計為一種游戲的形式,讓幼兒在游戲中熟悉歌詞,理解、掌握歌詞的節(jié)奏美,從而讓幼兒受到美的熏陶,獲得美的享受。
三、幼兒園集體課堂教學評價游戲化
幼兒教育工作者應以《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與《3-6歲兒童學習與發(fā)展指南》精神為引領,以幼兒發(fā)展為本,從幼兒園集體課堂教學的實際需求出發(fā),科學性、創(chuàng)新性地,多角度、多層面地評價幼兒園集體課堂教學游戲化,以通過評價讓幼兒獲得成功的滿足。
1.游戲評價應彰顯幼兒的主體精神。教師應重視對幼兒游戲過程的著重評價,重點評價幼兒在游戲過程中的體驗,重在評價幼兒的成就感、成功感,重在評價幼兒的興趣、熱情,重在評價幼兒能力的發(fā)展,情感態(tài)度的發(fā)展。
2.游戲評價應彰顯激勵性。激勵性評價對幼兒園集體課堂教學活動有“正向”作用,有利于激發(fā)幼兒參與集體課堂教學的自信心、好奇心。教師應依據幼兒的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在幼兒的“最近發(fā)展區(qū)”內給予恰當的、合理的、適時的激勵性的評價。
3.游戲評價應彰顯動態(tài)性。幼兒園集體課堂教學活動的評價應是動態(tài)的,而不應是靜止的,應關注集體課堂教學的動態(tài)過程,要關注游戲的細節(jié),讓細節(jié)去成就完美。
總之,幼兒園集體課堂教學游戲化設計是值得研究的一大課題,教師應力求讓幼兒園集體課堂教學內容、教學過程、教學評價游戲化,以通過集體課堂教學游戲化促進教師的專業(yè)成長,促進幼兒的和諧發(fā)展。
【參考文獻】
[1]莊新宇.幼兒園教學游戲化的實踐策略研究[J].好家長,2018(11):54-55.
[2]謝莉.幼兒園課程游戲化教學初探[J].才智,2018(21):185.
[3]龐蓉,陳琳.幼兒園小班集體教學活動課程游戲化建設的構想與實踐[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8,No.1020(05):56+74.
[4]朱江琴.幼兒園課程游戲化中游戲環(huán)境的創(chuàng)設[J].基礎教育論壇,2018(13).
[5]陸未茜.游戲相伴快樂學習——幼兒園課程游戲化探索[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8,v.15(06):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