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野
每年春季是一年一度的刀魚季,“道道鮮崇明私房菜”舉辦了一場名為“春到崇明,道道爭鮮”的刀魚品鑒會。
刀魚是“長江三鮮”之一,名貴而稀有,從立備開始由海入江,逆江而上作生殖洄游,尋找合適的地方產(chǎn)卵。崇明島周圍水域時有刀魚出沒,于是刀魚就成了崇明特產(chǎn)之一。
除了刀魚,這次占占鑒會上還搭配了一系列崇明的春季時鮮菜,讓嗜鮮如命的來賓細細晶昧這不可錯過的舌尖上的春天。
果味澳洲小龍蝦
小個頭的澳洲龍蝦取肉批成片,浸入上等醉蟹料,還別出心裁地加入橙汁,晶瑩剔透中帶著一絲濃情醉意,夾雜著一絲酸甜果香,綿密中迸出一絲生脆,口感層次非常豐富。
瀛洲明爐第一鮮
“瀛洲”是崇明島的古稱,明爐第一鮮正是“河豚欲上時”。無毒養(yǎng)殖河鮑久熬后湯汁乳白,明爐加溫,不需添加任何調(diào)料,鮮美香濃,幾片批得薄如蟬翼的河魷肉片在明爐里燙上幾秒,清鮮滑嫩。
古法蒸崇明刀魚
據(jù)說刀魚的洄游路線是先從崇明入江,沿途經(jīng)過南通、江陰,一路向西,直到銅陵一代產(chǎn)卵。因食材珍稀,所以每個部位都不能放過。首先是清蒸,每一條刀魚閃著通體的亮,用一個魚盤盛著,生怕怠慢了它們。如此珍稀的食材,只需蔥、姜、豬油、鹽為調(diào)料,最大程度地品味至鮮至美。蒸好的刀魚帶著明星般閃耀的光環(huán),明晃晃地登場,服務員一根牙簽一雙筷子,一挑一拉,便將連著魚頭的整根魚骨脊椎輕松取出,而魚依然完好如初,全程不過3秒鐘。其次,取出的刀魚骨油炸,酥脆松香,別有風味。最后,刀魚汁熗蔬菜,比如黃心芹、菜心等,其味也鮮。
菜花江鰻燜鮑魚
江鰻也是時鮮,油糯滑嫩,少剌,而鮑魚肉質(zhì)肥厚,有嚼勁,兩者口感迥異卻相得益彰,醬香濃郁。
崇明老鵝燒土豆
崇明本地小土豆配上兩年生的崇明本地鵝,綿糯的土豆充分汲取了鵝肉的油脂,油潤鮮香。
酒釀燉馬蹄燕窩
“道道鮮”找到崇明的傳統(tǒng)手工酒釀,自然的甜味被保留在最美好的時間節(jié)點。馬蹄切成心形,配合燕窩,可謂“白富美”的代表。
湖刀、海刀、江刀,你們本是同源,樣貌相仿,卻“貴”中更有“貴”中手,幕后最大的推手,終將是對刀魚一往情深的食鮮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