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愛琴 陳燕坤
(廈門醫(yī)學院附屬第二醫(yī)院,福建 廈門 361021)
肌內注射技術是護士必須掌握的一項基本操作技能,注射部位的準確定位是掌握該項操作的關鍵和難點,尤其是臀部肌內注射,其中以臀大肌注射法最常用,有兩種定位方法,即十字法和連線法[1]。髂前上棘、髂嵴最高點、臀裂頂點與尾骨為其定位的4個骨性標志,這些骨性標志的名稱和解剖位置護生易混淆、辨認不清,若注射部位偏差存在著護理安全隱患。PBL教學法是以問題為基礎,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方法,為了幫助護生更好更規(guī)范地掌握此項技能,糾正護生不規(guī)范的操作習慣,我科自2016年以來采用以學生為主體的PBL教學模式,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選取2016年4月至2018年2月在我院急診科實習的護生共112人,按照隨機法分成觀察組57人,對照組55人,觀察組中男生1人,女生56人,年齡17~23歲,中專19人,大專31人,本科7人;對照組中男生2人,女生53人,年齡17-23歲,中專18人,大專29人,本科8人,兩組護生在性別、年齡、學歷等方面無明顯區(qū)別,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接受注射的患者均為成年人,能取坐位注射且自愿配合的患者。
1.2 教學方法:對照組采用傳統教學方法,即新入科實習的護生,采用一對一的帶教方式,在注射室首先熟悉工作環(huán)境,觀看老師的操作熟悉操作流程,老師講解操作要點后,在老師的授意指導下操作。觀察組是此基礎上,采用PBL教學法,即先由老師口頭提問護生臀部肌內注射有幾種定位法、如何定位,特別是幾個骨性標志的名稱,對口頭回答不正確者,讓其將所說的答案寫在紙上,然后囑其查找教科書尋找答案,面對標準答案及自己的回答,護生茅塞頓開豁然開朗,即時發(fā)現自己的錯誤所在而且記憶深刻。理論上明白了,老師再次提問護生那4個骨性標志在哪里、如何找?要求護生親身體會并在自己身上觸摸,特別是尾骨與臀裂頂點的位置,對回答含糊不清者,老師在旁不斷的啟發(fā),直到準確說出它們的解剖位置及其特點,然后再進行實際操作,老師在一旁觀看指導并及時指出錯誤,要求每一次操作都必須準確找到骨性標志標準定位后,嚴格按標準流程操作,不斷練習。
1.3 效果觀察:每批護生出科前,由總帶教進行出科理論和操作考試,肌內注射為必考項目,考試完集中,并發(fā)放自行設計的問卷調查表,調查表的信度是0.83,效度是0.79,除一般資料外,共設有11個內容,包括護生對PBL教學法的接受程度及必要性、對自己考試成績的滿意情況、考試中被扣分的主要原因、學習好一項操作技能的主要影響因素及需要的操作次數、時間等,最后征求護生對帶教工作的意見和建議,共發(fā)放112份問卷,當場收回,問卷有效回收率為100%。
1.4 統計學方法:應用SPSS 22.0統計學軟件分析數據,計數數據以百分率(%)表示,計量數據以()表示,行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護生的考試成績比較:見表1。
2.2 兩組護生對技能考試成績的滿意度比較:見表2。
表1 兩組護生的考試成績()
表1 兩組護生的考試成績()
表2 兩組對考試成績的滿意度(n)
2.3 兩組護生技能考試的主要影響因素:見表3。
表3 兩組護生技能考試的主要影響因素[n(%)]
3.1 PBL教學法對教學雙方的促進作用。肌內注射法是護生在急診科必須掌握的操作項目之一,護生在急診科的實習時間為4周,被安排到注射室的時間一般為2~3 d,護生必須在短時間內熟練掌握該項操作。傳統教學法采用的是灌輸式教學方法,護生對抽象的理論難以理解,難以應用到實踐之中,無法將理論知識轉化為實際解決問題的能力[2]。PBL教學法是基于“以問題為基礎”的教學方法,是將學習的主動權交給護生,通過護生自主探索和實踐來解決學習中遇到的問題,從而有效激發(fā)學習的動力[3]。本教學法是以學生為主體,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讓護生既要會做也要知道其中的原理,而不是機械地學習,避免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在教學過程中老師對于學生的每一次進步要及時給予肯定和表揚,讓護生體驗成功的喜悅,更加激發(fā)和促進護生學習的興趣和動力,從而顯著提高教與學的質量。PBL教學法要求學生具有一定的獨立思考、解決問題及分析問題的能力,同時對教師的理論水平和專業(yè)知識要求較高,需要教師提出問題和引導學生解決問題,如果教師的知識儲備不足,則很難開展[4]。PBL教學法同樣也促進帶教老師要不斷的學習及更新知識,促進老師自身素質和教學質量的提高。調查結果顯示,觀察組的護生對接受PBL教學法并讓其觸摸自己臀部的4個骨性標志的接受程度,樂意接受的占90%、感到意外的占5%、感到害羞的占7%,認為這種教學法的必要性占92.35%。本教學法是以護生對臀部肌內注射定位不明確、操作不規(guī)范為出發(fā)點,在老師的指導下讓護生及時發(fā)現及改正錯誤,從而掌握該項技能。表1表2顯示,觀察組的技能考試成績有明顯的提高,考試成績人人達標,沒有落下一個需補考的差生,兩組技能考試成績比較有顯著差異(P<0.05),觀察組的護生對考試成績的滿意度高于對照組,達到預期的教學目標。
3.2 針對出科考試中護生被扣分的原因,加強教學過程中的指導。調查結果顯示,兩組護生中仍有少數人對自己的考試成績不滿意,認為需進一步學習??荚囍斜豢鄯值闹饕蚴侨狈θ诵曰P懷和查對工作不到位占29.82%;其次是操作機會少、操作不熟練占28.07%;定位不標準占8.03%;違法無菌操作原則占5.46%等。因此帶教老師應做到言傳身教、規(guī)范示教,強調查對工作和無菌操作的重要性,嚴格要求,對每一次操作應做到放手不放眼,及時指導,及時指出和糾正錯誤,同時,加強對護生人文關懷及對疾病和藥物相關知識的宣教,鼓勵護生多看書,做好課前預習,主動的問,大膽的學,多動手,課后再對相應操作的理論知識進行復習,把理論與實踐相結合,以加深記憶,把知識點牢牢掌握。
3.3 重視影響護生學習掌握操作技能的因素。由表3顯示,學習掌握好一項操作,護生認為最重要的影響因素是帶教老師的指導;其次是學生的悟性,師生關系的融洽也是較重要的因素,操作次數和患者的配合對護生學習也有一定影響。學習并掌握好一項護理操作技能需要師生雙方的配合,帶教老師應加強自身修養(yǎng),不僅需要扎實的理論基礎和一定的臨床經驗,在帶教過程中更需要“四心”即愛心、細心、責任心和耐心,不厭其煩地講解和示教,護生也應尊重老師虛心接受老師的批評,及時改正錯誤?!俺跎俨慌禄ⅰ?,護生初入臨床缺乏工作經驗,對不規(guī)范的操作可能造成的護理危險不能預見。有文獻報道,有些習慣性錯誤,如果未經他人指點改正,自己將難以發(fā)現其錯誤所在,致使不規(guī)范的操作方法不能得到及時糾正而成為一種工作習慣。肌內注射是一個看似操作簡單、快速但又存在若定位不準確造成坐骨神經損傷或查對工作不到位造成給藥錯誤的風險,易在短時間內出現護理(安全)不良事件。因此,在臨床教學過程中,帶教老師還應對護生做好相關法律法規(guī)的宣教,指出舉證倒置對護士的保護作用,強調規(guī)范操作、準確定位的重要性和定位不準確可能造成的嚴重后果,引起護生的注意。教師應及時指出錯誤,降低操作不規(guī)范的發(fā)生率,讓不規(guī)范的操作停止在萌芽階段,以減少護理安全隱患,保證患者和護理安全。
3.4 重視護生出科前的意見和建議,不斷改進教學質量。調查結果顯示,94.74%的護生認為PBL教學法有利于護生對操作的理解與掌握,師生關系的融洽更有利于營建良好的學習氛圍。護生也強調帶教老師在帶教過程中放手不放眼,讓護生多動手、多學、多練、多操作,熟能生巧,大部分護生認為經過2~3 d、20~30人次的操作,便可熟練掌握該項操作。
綜上所述,此種PBL教學法是帶教老師在觀察護生的操作和評估后所采取的一種教學方法,尤其適用于悟性較低、操作不規(guī)范、有習慣性錯誤并且屢教不改的護生,能從根本上改正錯誤,加深記憶。帶教質量的高低將關系到護生今后是否能快速適應臨床工作,高質量的教學方法對護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5],規(guī)范而準確的帶教對護生本身乃至護生今后從事帶教工作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PBL教學法方式多種多樣,應用范圍廣,簡單易行,可以靈活進行教學,學生樂意接受,可提高護生對教學的滿意度,并根據調查結果不斷改進教學質量,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