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虔
[摘? ? ? ? ? ?要]? 以南京財經女子籃球隊為主體,對隊員的體能訓練現(xiàn)狀進行研究與調查。調查發(fā)現(xiàn),女子籃球隊體能訓練時間不夠、體能訓練量不足、訓練內容針對性不強,教練員把大量的時間花費在技術動作的練習和技戰(zhàn)術的訓練上。為了改進和提高南京財經高等職業(yè)技術學校女子籃球隊隊員的運動水平,針對調查到的問題提出參考性建議。
[關? ? 鍵? ?詞]? 女籃隊員;體能訓練;調查
[中圖分類號]? G712? ? ? ? ? ? ? ? ? ?[文獻標志碼]? A? ? ? ? ? ? ? ? ? ? ?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9)11-0136-02
中高職院?;@球運動簡單易學、趣味性很強,可以因人、因地、因時、因需而異。通過變換各種活動方式,籃球運動更加方便與吸引人們的參與,以達到活躍身心、強身健體的目的?;@球在中高職院校中深受學生的喜愛,因為本校女生人數(shù)比較多,參與籃球運動的女生較多,所以從中選拔出一支女子籃球隊,每年參與南京市和江蘇省職業(yè)學校的籃球比賽。
比賽的過程能培養(yǎng)隊員的自信心、情緒控制能力、意志力、進取心、自我控制與約束能力,以及培養(yǎng)團隊合作意識、文明自律、尊重他人等的良好道德品質和集體主義精神。其中體能素質是運動員在籃球比賽中貫徹教練技戰(zhàn)術的首要保障,如果運動員沒有足夠的體能支持,必然會影響籃球技戰(zhàn)術的正常發(fā)揮,導致籃球技術動作變形,使傳接球失誤、投籃命中率下降、三步上籃不中、技戰(zhàn)術配合失誤增多等一系列問題,從而影響整個比賽的結果。因此,特別是女子籃球隊員的體能訓練非常重要。
一、研究對象與方法
(一)研究對象
以南京財經高等職業(yè)學校女子籃球隊作為研究對象,調查對象為參加了2016—2017年南京市職業(yè)學校女子籃球賽和江蘇省職業(yè)學校女子籃球賽的15位隊員,分別是謝悅、肖于娜、王笑、樓玥、李丹丹、石梓賢、張雨卉、朱雨澄、焦文靜、吳詩琪、馬曉雪、葛子姍、阮玉瑩,陳楊,王芯琪
(二)研究方法
1.文獻資料法
本文通過對中國知網、中國索波文庫、萬方數(shù)據庫等近五年來國內體育期刊和學術期刊相關文章的查詢和研究,對本校女子籃球隊的隊員進行體能訓練狀況的調查和研究。
2.問卷調查法
(1)設計調查問卷。依據此次調研的方向和目的,參考相關的問卷內容和格式,咨詢相關籃球教練進行設計,做成了本次調查問卷。
(2)調查問卷的收發(fā)。在訓練過程中,發(fā)放給15名隊員,收回率百分之百。
3.訪談法
根據研究需要,與女子籃球隊的隊員進行面談交流,對當前女子籃球隊體能訓練的現(xiàn)狀進行分析和討論,收集相關數(shù)據。
4.數(shù)據統(tǒng)計法
回收調查問卷以后,使用Excel軟件對隊員填寫的所有數(shù)據進行整理,運用軟件對問卷內的有效資料和數(shù)據進行系統(tǒng)常規(guī)的分析和整理。
二、結果與分析
(一)教練員的情況
南京財經高等技術職業(yè)學校的女子籃球隊教練屬于本校體育教師,在正常學校教學工作外擔任學校女子籃球隊的工作。在每周2~3次的常規(guī)訓練里,能夠根據隊內隊員掌握籃球技術的不同層次,制定每個人特制的訓練方向和計劃,正常做到因材施教,每個人的能力都能在各自的位置上得到極大的提高和發(fā)展。
(二)每周訓練次數(shù)的狀況
因為學校共三個校區(qū),一二年級在江寧校區(qū),三四年級在城區(qū)按系部分為新街口和莫愁兩個校區(qū),五年級為實習階段,所以能集合在一起訓練的難度大,每周周五下午能將三個校區(qū)學生集中訓練,其他時間江寧校區(qū)的訓練時間不能保證,城區(qū)每周一、周三可以保證2次訓練時間。
(三)每周體能訓練次數(shù)的狀況
在每周只有一次三個校區(qū)能集中在一起的訓練時間,大部分時間是訓練隊員的技戰(zhàn)術水平,希望不同的校區(qū)隊員之間能多磨合、多配合、在比賽中能培養(yǎng)更多默契,所以體能訓練時間相對會壓縮。針對在江寧的隊員,教練員只能布置訓練內容和任務給她們,至于是否能按時按量完成無法保障。在城區(qū)的隊員每周一和周三有時間讓教練員帶著訓練,因為是女生,相對的練習體能吃苦耐勞意識較弱,只能一點點加量,相對技戰(zhàn)術練習時間,體能練習次數(shù)和時間都遠遠不足。
(四)體能訓練場地與器材狀況
有正規(guī)的訓練場地,才可以保障體能訓練計劃順利推進;有完備的訓練器材,才能達到體能訓練的目的;在訓練過程中增加趣味環(huán)節(jié),才能調動隊員的訓練積極性,科學地提升隊員的身體素質。
通過調查發(fā)現(xiàn),學校操場為一圈200米的跑道,沒有單獨的健身場所和組合器械,所以體能素質訓練只能大多時間在操場上和籃球館中進行,學校器材室里只有早年購買的杠鈴、啞鈴,場館器械硬件條件不完善也影響到體能訓練的開展。
(五)運動員對體能訓練認知的情況
隊員只有主觀上認識到體能訓練對籃球訓練和比賽的重要性,才會在平時的訓練過程中認真投入練習,不在心理上排斥體能練習或者“出工不出力”。
在調查中發(fā)現(xiàn),50%的隊員都認識到體能訓練的重要性,但是每次體能訓練是都還是會抱有畏難情緒,28%的隊員認為體能訓練不重要,22%的隊員是能正確認識體能訓練的重要地位,也能每次認真對待訓練。
(六)教練員參加籃球教練培訓的情況
作為教練員定期的參與籃球教練培訓,學習和鞏固新的訓練方法和手段的知識,是提升教練員業(yè)務能力的主要途徑,既能豐富教練員的訓練理念,又能完善教練員的訓練水平。教練員平時也要多閱讀相關報刊書籍或觀看訓練視頻,培養(yǎng)多元化的訓練方法和手段。
特別是在體能訓練中訓練理念落后和訓練方法死板單一,大部分只是運用田徑化的形式對學生進行體能訓練,只會讓隊員感覺枯燥無味,加深隊員的疲憊感和抗拒感,必然導致運動員體能訓練需求的不均衡。
三、結論與建議
(一)結論
(1)教練員在學校里要滿足正常的日常教學任務,很多教師不但滿課時還超課時教學,有的還要帶班主任或者其他工作,在精力和體力上都難以滿足日常訓練的需求。
(2)南京財經女子籃球隊體能素質訓練的理論計劃不系統(tǒng)和完善,體能訓練次數(shù)和時長無法達到最低要求。
(3)教練員沒有參與過體能訓練的培訓,沒接受過系統(tǒng)的體能訓練的學習,僅于2017年參加過一次江蘇省職業(yè)籃球教練員專項培訓,希望能多參與相關培訓。
(4)女子籃球隊的隊員對體能素質訓練有一定的畏難情緒,沒有認識到體能對籃球比賽的重要性,認知上不夠,并且隊員的體能狀況較弱。
(5)缺乏相關的體能專業(yè)檢測設備儀器,無法系統(tǒng)合理地對運動員在體能訓練中取得的成績與質量進行評價。
(6)學校領導不夠重視籃球比賽,在中高職學校中技能大賽更不受重視,籃球隊所獲得的經費和其他方面的支持嚴重不足,訓練的場地和器材方面不夠完善也嚴重影響訓練效果。
(二)建議
1.建議教練員制定系統(tǒng)的體能訓練計劃,制定體能水平各項指標的具體評價標準,運用科學的體能訓練手段,積極尋找有效措施進行改善,使南京財經高等職業(yè)學校女子籃球隊運動員的體能訓練具有針對性,幫助籃球隊運動員不斷協(xié)調技能、戰(zhàn)術訓練與體能訓練之間的關系。
2.多參與培訓學習,豐富和完善教練員體能訓練的理論支持和方法,提高教練員的認知能力,提高教練員自身訓練技能水平和業(yè)務素養(yǎng),從根本上提高教練員的體能素質訓練水平。
3.通過對運動員進行體能訓練理論知識的學習,讓她們了解體能在比賽中發(fā)揮的作用,讓她們自發(fā)感受到體能素質訓練的無可替代性,提高籃球運動員的體能素質,提升籃球隊比賽成績。
參考文獻:
[1]張柏銘.高校體育教學中籃球體能訓練中的技巧與方法分析[J].運動訓練學,2013(3):87-89.
[2]王保成,匡魯彬,譚聯(lián)斌.籃球運動員體能訓練的基本理論與內容[J].首都體育學院學報,2011,13(13):38-42.
[3]徐冠男.探討中學生籃球體能訓練的重要性[J].文體用品與科技,2012(18):189.
[4]劉晶,王維琦,張宏杰.多元組合訓練法在男籃隊員體能訓練中的運用研究[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7,30(8):1129-1131.
[5]劉新征.我國籃球運動體能訓練發(fā)展的問題與解決對策[J].體育學刊,2006(5):114-116.
[6]吳沅東.寧夏高職院校男子籃球隊體能訓練現(xiàn)狀的調查與研究[J].當代體育科技,2017,7(32):32-33.
編輯 陳鮮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