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初中化學教師應將知識的獲取與核心素養(yǎng)的提升作為教學的最終目標,并積極貫徹與落實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緊密圍繞學生全面發(fā)展、個性化需求,科學調整與完善教學流程與教學方法。初中化學教師應全面發(fā)揮現(xiàn)代信息技術的優(yōu)勢與作用,不斷加強課前指導力度,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能動性。同時,積極完善化學實驗課程,注重提升學生實踐應用能力。從而,真正體現(xiàn)初中化學課堂教育有效性的根本意義,促使學生的綜合能力獲得提升。
關鍵詞:初中化學;課堂教育;有效性;對策
引言:
基于社會經濟與科技的高速發(fā)展,市場對各領域的人才提出了更高的標準。不斷強調專業(yè)技能、知識文化水平的同時,各用人單位更看重人才的創(chuàng)新能力與實踐應用能力。因此,教育領域在實際開展教學管理與人才培養(yǎng)計劃的過程中,必須加強學科課堂教育的有效性。對于初中化學教學,這個階段是培養(yǎng)學生邏輯思維能力與創(chuàng)新意識的關鍵時期。教師需對學生的學習心理、個性化差異等建立正確的認識。能科學利用現(xiàn)代信息技術,對教學流程、教學模式進行完善與優(yōu)化。避免局限在傳統(tǒng)課堂上過于注重學生的理論教育,而忽略他們化學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初中化學教師應以學生為中心,構建一個更能吸引他們注意力的化學課堂,以此確保課堂教育的有效性。
一、明確初中化學課堂教育有效性的內涵
所謂初中化學課堂的有效性,應從兩個層面進行分析。從教學的角度出發(fā),教師基于正確的教學理念、豐富的教學模式確保學生真正理解與吸收知識。同時,將理論知識進行實踐應用,去解決日常生活中較為常見的問題。而另一方面,教師需創(chuàng)建一科學、輕松的教學氛圍,使學生能積極、自主的參與到其中。并確保提高學生化學知識文化水平的同時,能幫助他們建立正確的學習觀念,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方式。最重要的是,教師在不斷加強初中化學課堂教育有效性的過程中,應保證他們的實踐應用能力、創(chuàng)新能力等方面獲得提升。教師在不斷提升教學質量與教學效果的同時,應真正以學生的長遠發(fā)展角度出發(fā),促使他們健康、全面發(fā)展。
二、加強初中化學課堂教育有效性的有效對策
(一)加強課前指導力度,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能動性
初中化學教師在實際開展教學活動的過程中,應能不斷改進自身的教學理念。應對教學流程進行科學的革新與優(yōu)化,進一步加強對學生在課前預習階段的指導。教師可充分發(fā)揮現(xiàn)代信息技術的作用與優(yōu)勢,將所要講授的理論知識進行精準的提煉。將重點、難點等科學的融入到教學課件中,并以視頻的形式進行展現(xiàn)。以此教師將更精簡凝練的視頻課件發(fā)送給學生后,可指引他們在課前對知識進行一定的預習。這樣,不僅可有效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能動性,還可在一定程度上節(jié)省課堂教學時間。教師通過利用好課前準備環(huán)節(jié),基于視頻課件,借助于網(wǎng)絡平臺打造一個“空中課堂”。即,教師可通過創(chuàng)建微信公共賬號,向學生發(fā)布學習任務、學習資料。并在學生進行學習的過程中,能在線上與他們進行良好的溝通與交流。針對學生無法有效理解的化學問題,給予他們恰當?shù)姆答伵c指導。這樣,教師不僅可全面了解與掌握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所面臨的問題,還可增強學生學習的自信心。與此同時,教師可通過在線上實時采集相關信息,并結合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學習效果,以及他們提出的問題等,對他們的學習情況進行更加客觀的評價。既可利于教師對他們進行針對性指導,還可促使其及時的調整與優(yōu)化教學方案與教學方法。而在這個過程中,教師需全面貫徹與落實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在引導學生對化學知識進行預習的全過程中,應最大化激發(fā)他們的積極性、自主性,并使其思維發(fā)展性獲得調動。教師不僅需幫助學生養(yǎng)良好的學習方式,還需最大化挖掘他們的潛能。由此,才可真正突顯化學教學的有效性。教師結合初中化學教學內容與教學目標,制定科學的視頻教學課件。利用網(wǎng)絡技術、互聯(lián)網(wǎng)技術與學生建立更密切的連接,教師不應將教學局限在傳統(tǒng)課堂上。而應最大化發(fā)揮“空中課堂”的優(yōu)勢與作用,在極大滿足學生學習需求、迎合學生認知風格的基礎上,使化學知識找到更有效的載體傳授給學生。令他們成為主動獲取知識的人,而不再是被動地接收者。從而,全面提升初中化學教學質量與教學效率。
(二)加強完善化學實驗課程,注重提升學生實踐應用能力
化學學科相較而言具有一定的復雜性與抽象性,對于初中生而言,在對其進行了解與理解的過程中,產生了相應的難度。因此,初中化學教師必須對該學科特征,以及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學習情況等進行全面的了解。針對化學學科枯燥難懂,學生無法將其進行有效的內化吸收問題,教師若想不斷加強其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應注重對化學實驗課程進行優(yōu)化與調整。教師在對實驗教學進行重新設計的過程中,應善于利用簡單的化學實驗去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并使學生能積極、主動的參與到課堂討論中,令其在不斷的實踐訓練中,提高他們的動手操作能力。引導學生將理論與實踐進行結合,促使他們的實踐應用能力獲得提升。做到活學活用,真正獲得知識。一方面,教師可將傳統(tǒng)課堂與多媒體教學進行有機融合。將復雜的實驗步驟與流程進行簡化,實現(xiàn)化學教學的可視化。教師可利用思維導圖,引導學生更全面的了解與記憶相關的化學實驗程序與基礎知識。并將其以圖文并茂的幻燈片的形式呈現(xiàn)給學生,由此既可豐富課堂教學形式,給予學生不同的學習體驗;還可使學生以更加輕松的狀態(tài)自主的進行實驗操作。教師在實際開展實驗教學活動的過程中,必須最大化突顯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使學生在教師的引導與啟發(fā)下去進行相應的化學實驗,并使他們在動手操作的過程中,更深層次的理解化學現(xiàn)象。例如,教師在講解“水的凈化”相關知識內容的過程中,就可事先為學生準備相應的實驗器材,在確保學生對基礎理論知識初步建立認知后,就可鼓勵他們親自動手進行實驗。即學生通過將河水導入到相應的器皿中后,利用棉花棒等使其變得更加的清澈。由此,使學生能對過濾知識產生更直觀的感受,并促使他們對其進行更加深入的研究與分析。通過化學小實驗不僅可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化學概念與化學規(guī)律,還可使他們在進行觀察與分析的過程中,培養(yǎng)觀察力與科研意識等。這對于學生日后的學習與全面發(fā)展將產生深遠的影響,更可展現(xiàn)出化學課堂教學的真正價值。
結語:
總之,新時代背景下,初中化學教師需看清當下社會的發(fā)展形勢。在實際開展教學活動的過程中,應全面考慮到學生未來的發(fā)展問題。在強調提升學生知識文化水平的同時,應重視培養(yǎng)他們的實踐應用能力、創(chuàng)新能力等。尤其,針對化學學科的課堂教育的有效開展,教師應充分發(fā)揮學科優(yōu)勢,利用相關實驗課程使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想象力、創(chuàng)作力獲得提升。教師通過營造高效的化學課堂,在極大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的同時,能使他們逐漸建立一定的創(chuàng)新意識與科研意識。從而,真正踐行初中化學的教學意義與教學目標,全面提升學生的化學核心素養(yǎng)。
參考文獻:
[1]高俊明. 初中化學教師課堂提問有效性的表征及應用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8.
[2]甘海平.探析初中化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J].甘肅教育,2016(22):75.
[3]王相宜. 初中化學課堂提問水平個案研究[D].西南大學,2016.
[4]王廣福.初中化學課堂教學有效性策略研究[J].數(shù)理化學習(初中版),2012(07):56-57.
作者簡介:姓名 :陳琛 出生年月 :1987年10月 性別: 女 籍貫:山東淄博 學歷:碩士研究生 職稱: ?中學二級 研究方向:初中化學教育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