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漾
摘 要:當前社會物質豐富,不同的價值觀不斷碰撞變化,人們的價值觀念、社會意識、道德觀也在不斷發(fā)生著變化。受其影響,大學生的思想問題種類不斷增加,勢必要求高職院校輔導員在解決學生思想問題時,不斷豐富工作方法。高職院校輔導員心理咨詢的技能培養(yǎng)是有效的途徑之一。
關鍵詞:高職院校;輔導員;心理咨詢;提升
隨著我國改革開放40年來,中國社會物質極大豐富。目前,改革進入深水區(qū),各項改革日趨深入發(fā)展,人們的價值觀念、社會意識、道德觀也在不斷發(fā)生著變化。大學生的思想問題種類不斷增加,這樣就勢必要求高職院校輔導員在解決學生思想問題時,不斷的豐富工作方法和變化解決模式。這些工作方法和模式要有針對性、現實性、實用性、有效性。要不斷提高工作輔導員本身的技能,不斷豐富、充實新的知識、新的理論和方法。這其中,進一步培養(yǎng)提高高校輔導員心理咨詢和思想政治理論的技能是有效的途徑之一。
1、個人訴求類思想問題逐漸突出
近幾年市場經濟的發(fā)展對大學生的影響是相對比較大的。他們關心的問題范圍不斷擴大,例如國家政策、社會問題、國際形勢等等。除了這些大問題外,更多的關心還有的是與自己有關的現實問題。比如能不能在學校里、班級中發(fā)揮自己的作用、面臨畢業(yè)時要不要考研、出國等。而且與個人切身利益相關的事情也有很多?!皞€人訴求類思想問題”色彩較濃。思想政治工作就應幫助學生分析解決具體問題,目前大學生面臨的實際問題、困難和各種沖擊呈一種上升的態(tài)勢,個體的內在壓力也在日益增大。現如今,伴隨著物價的不斷上漲,高校學費的收取數額有增無減。高校也在不斷出臺嚴格的教育教學管理辦法,學生們青春期提前而青春期教育卻滯后等因素也都給學生們帶來許多了“個人訴求類思想問題”因素的困擾。現在許多高校學生環(huán)境適應能力差、人際關系難以處理,學業(yè)和戀愛等諸多問題使他們心理問題日益增多。據有資料顯示現在大學生中患有心理疾病的已占學生總人數的25%,而一般存有心理不適的學生比例也在不斷提升。目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傳統(tǒng)做法己不能有效地解決這些訴求和個體人生觀變化思想所產生的“思想問題”和“心理問題”。輔導員工作應該有一個不斷變化、不斷提升,使其自身得到更多豐富的過程。不斷改變和豐富工作方法,形成新的輔導員工作思路和體系,從而把對學生心理健康方面,適應調適學生心理困擾等過程包括起來。因此,高校輔導員要不斷適應目前學生群體對個人思想變化所碰到問題的需求,不斷擴寬自身相關心理咨詢體系的廣泛性和現實性研究實踐。
2、心理咨詢適宜解決“個人訴求類思想問題”
作為培養(yǎng)合格大學生的角度看,輔導員工作和心理咨詢所要達成的基本目標是一致的,使我們所培養(yǎng)的學生在將來的社會中更有競爭力,更好地發(fā)揮作用和個人潛能。良好的心理咨詢對克服個人心理疾病,克服學習生活中所碰到對的困難大有幫助,同時,可以提高個人修養(yǎng),提高人的成熟度,提高人的心理素質及抵御外界環(huán)境變化的能力。通過先進的心理咨詢可以直接,具體、有效地解決大學生在校期間由于種種不適所引起的心理困擾、情緒困擾等心理題。為指導幫助學生確立堅定的政治方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奠定良好的心理基礎和心理適應性。
心理咨詢大體可分為教育咨詢、職業(yè)咨詢、生活咨詢、健康咨詢四大類。學生的“個人訴求類”問題,基本上全部包括在心理咨詢要解決的層面。例如,教育咨詢主要對學生的學習動機、學習興趣、學習方法、學習習慣的培養(yǎng);人際交往的原則與技巧。各種心理障礙與不良行為的矯正等進行咨詢指導。職業(yè)咨詢提供有關職業(yè)意義、職業(yè)要求與職業(yè)需求的信息、求職技巧等。生活咨詢針對戀愛問題、家庭關系問題.對各種文體活動、業(yè)余愛好等方面的問題.對飲食、穿戴等消費性問題進行指導咨詢。健康咨詢對神經衰弱、焦慮癥、恐懼癥、抑郁癥、強迫癥等進行咨詢。通過上述四類咨詢可使學生中的“個人訴求類”思想問題得到解決。尤其是心理咨詢采用的主要形式是面談。在面談中強調的是尊重來詢者。對來詢者“真誠”;與來詢者“共情”。心理咨詢強調宣泄與疏導。在咨詢中并不是“頭痛醫(yī)頭,腳痛醫(yī)腳”,而是要讓來咨詢者對來詢的問題逐步產生正確認識,避免以后再次重現,同時強調開發(fā)個體的潛能,個體潛在的自我完善意識。心理咨詢就是排解、疏導來詢者的感情沖突,緩解情緒壓力,改善認知結構,以新的正常經驗來代替舊的反常經驗,樹立對人、對己、對事的正確觀點與態(tài)度,為來詢者在之后的生活學習中建立與人相處的和諧關系,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3、不斷提高輔導員心理咨詢的技能
目前,高校輔導員心理咨詢的技能掌握程度不深,習慣于常識性方法去開展心理輔導工作,不利于解決學生中的“個人訴求類”思想問題。高校輔導員在做學生思想政治工作時·長期以來強調教育與灌輸,注重說服與言傳身教,而容易忽視宣泄與疏導,傾聽與感情溝通的作用。習慣于“我指路,你認路”的傳統(tǒng)思想引導方式。愛用理想化的標準要求學生,超越學生思想發(fā)展的階段。喜歡搞整齊劃一要求學生的思想,行動要一致。經常采用高壓、威懾的形式來逼迫學生就范。這極不易被討厭空洞說教的大學生所接受,相反還容易加重沉重的逆反心理,導致發(fā)生心理困擾。
學生的心理障礙,心理不適甚至心理疾病。極需得到疏導和治療。但目前很多高校輔導員絕大多數缺乏專門的心理咨詢技能培訓。不具備一定專業(yè)的技能和知識、往往對學生采取嚴厲的管理,批評和懲戒措施。更易加劇學生的心理障礙,延誤心理治療時間,造成難以挽回的結果。
這既有學生經常會受到的挫折,如失戀、考試失敗、人際關系危機、家庭發(fā)生重大變故等造成的一定的心理障礙;也有經常因教育者教育方式或者教育理念不當而造成的心理障礙。輔導員要經常對學生進行心理衛(wèi)生健康教育和必要的心理咨詢、心理干預。輔導員如果具備心理咨詢的知識和技能,也就可以進行及時發(fā)現和疏導,同時更可以避免許多不應當發(fā)生的事情。
4、應掌握團體咨詢專業(yè)知識
團體咨詢是心理咨詢的一種形式。咨詢的對象是正常健康的人或有共同苦惱的人。咨詢的形式是一群人或團體。這種咨詢適宜高校輔導員解決學生中出現的帶有普遍性的問題。咨詢中可以根據咨詢對象的集體問題和意見表達。讓每一個來詢者都談出自己的問題,然后通過大家的相互交流。使單一成員意識到和“我”有同樣問題的人不只“我”一個,從而在心理上能尋求到一種安全感和解脫感,互相能得到幫助和鼓勵,產生共同解決困難的勇氣。接下來再通過輔導員或者心理輔導老師有意識的正確引導就容易把存在的問題解決掉。還有就是也可以找到適宜的辦法和改進措施。這種團體咨詢的效益比較高,效果容易鞏固。尤其是對具有共同心理問題的人,如社交困難等特別有效。
如上所述,高校輔導員必須不斷提高自身的專業(yè)修養(yǎng)和能力.改善工作方法,賦予新內容。這樣才能有效地做好當前時期高校學生的思想政治工作,滿足大學生對解決“個人訴求類”思想問題的強烈愿望。
參考文獻
[1](美)F.D.Wolinsky著,孫枚虹譯.健康社會學.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1999
[2](美)Phillip L.Rice著.胡佩誠等譯.健康心理學.北京:中國輕工業(yè)出版社,2000
[3]論培養(yǎng)高校輔導員的心理咨詢技能.戴國力.健康心理學.1999
[4]車文博主編.心理咨詢大百科全書.杭州:浙江科學技術出版社,2001
[5]樊富珉.團體咨詢的理論與實踐.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1996
[6]江光榮.心理咨詢與治療.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