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婷
摘 要:讓學生擁有一口流利的英語,這是英語教學目標之一。然而,口語能力的培養(yǎng)并非易事,既需要一定的時間,也要把握好技巧。就當前教學情況來看,英語口語教學在英語教學中普遍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整體教學效果不理想。在本文中,筆者就如何指導學生有效學習英語口語闡述自己的幾點思考。
關鍵詞:英語口語教學策略
在英語教學中,英語口語教學是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學生的英語口語能力是學生英語素養(yǎng)的外在體現(xiàn),也是學生在未來融入社會、適應社會的重要工具。英語教師要對此予以重視,在傳授學生英語知識與技能的同時要求學生學會開口表達,并指導學生掌握豐富的認知思維情感和語用規(guī)則,以此提升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進一步促進學生英語素養(yǎng)的提升。
一、創(chuàng)設輕松的口語交際氛圍
要想鍛煉學生的英語口語能力,先要讓學生敢于開口。這就要求教師在口語教學中給學生營造寬松的學習氛圍,否則很容易讓學生產(chǎn)生緊張的情緒。眾所周知,很多學生由于羞怯、畏懼等各種心理而不敢輕易開口,或者在開口表達的時候難以做到全身心投入,這對學生英語口語能力的提升造成一定的阻礙。學生處于這樣的教學環(huán)境之中,很難做到有效學習。因此,英語教師應當為學生創(chuàng)設輕松的、愉悅的學習氛圍,讓學生在這種放松的、自然的環(huán)境中愿意開口,積極開口,做到身心放松,讓自己處于最佳的狀態(tài)[1]。在筆者看來,英語教師在課堂上可以先用簡單易懂的英語和學生進行對話,也可以在課前給學生播放輕松有趣的英文歌曲或英語電影,讓學生嘗試著模仿。在上課的時候,可以和學生開展一些有趣的、歡快的小游戲,通過和學生一起練習游戲營造歡快的氛圍,也可以運用多媒體等現(xiàn)代化的教學設備給學生展示圖片、視頻等,增強學生的學習體驗,讓學生在體驗和感知中完成學習任務,促進學生英語口語能力的提升。
二、基于情境引導鼓勵學生發(fā)言
在英語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立足實際,根據(jù)學生的學習特點創(chuàng)設有關于文本內(nèi)容的表達情境,然后將學生引進情境之中,利用情境將學生的表達思維激活,使學生主動表述,讓學生在有效感知、理解的基礎上找到表達切入點,在這個基礎上強化學生的感知體驗[2]。這樣的情境教學不僅可以深化學生對文本內(nèi)容的理解,還能提升學生的英語口語能力。除了創(chuàng)設與文本有關的情境,英語教師也可以根據(jù)學生的興趣愛好選擇一個學生感興趣的話題,然后組織學生進行討論、交流,鼓勵學生發(fā)言?;蛘哌x擇一個具有爭議性的話題,讓學生根據(jù)該話題各自發(fā)表自己的看法。這些貼近學生實際生活的情境能夠有效激發(fā)學生的開口表達欲望,有利于促進學生英語口語能力的提升。例如,電視上經(jīng)常出現(xiàn)青少年見網(wǎng)友被騙的新聞。英語教師可以將這類新聞引進課堂,然后讓學生以“中小學生應不應該在網(wǎng)絡上交友”為話題展開交流,鼓勵學生暢所欲言,發(fā)表自己的觀點和看法,以此強化學生的感知運用。在筆者看來,情境引導是一種有效的口語教學方式,將這種教學方式運用到英語口語教學之中,可以給學生提供充分的表達機會。在實際教學過程中,英語教師應當圍繞相應的語言內(nèi)容,立足實際,給予學生盡可能多的策略引導,最大限度滿足學生口語表達交流需要。
三、指導學生在角色對話中揣摩構思
在英語口語教學中,創(chuàng)設相應的角色指導學生展開對話,可以幫助學生主動轉(zhuǎn)變認知,獲得良好的學習感悟,使學生獲得不一定的真實體驗。學生在扮演角色的過程中,會產(chǎn)生身臨其境之感,在這種近似真實的語言環(huán)境中,學生能夠獲得更多的感思,而且他們會主動發(fā)揮想象思維,并在這個基礎上獲得良好的、豐富的認知,這能夠增加學生的實踐運用機會。在筆者看來,英語教師在指導學生扮演角色的時候,應當貼近實際生活,從學生熟悉的事物、場景下手,便于學生對角色心理、臺詞、語調(diào)等各個方面的揣摩構思[3]。例如,學生喜歡旅游,教師可以讓學生分別扮演導游和游客。又如,學生經(jīng)常去餐廳吃飯,對于餐廳的服務流程等比較熟悉,教師可以讓學生分別扮演服務員和客戶。這些情境對學生來說或是熟悉,或是感興趣,能夠有效吸引學生,讓學生在課堂上做到全身心投入。除此之外,英語教師也可以在課堂上引進英語原聲電影,先給學生播放一段從電影中節(jié)選的片段,然后讓學生扮演其中的角色,將臺詞復述出來,這也是一種既能夠激發(fā)學生開口說話欲望又能夠鍛煉學生口語表達能力的教學方式。
四、通過豐富的活動提升學生英語口語能力
創(chuàng)設豐富多彩的實踐活動,可以給學生大膽表達創(chuàng)造近似真實的語言環(huán)境,以此深化學生的感知。在不同的實踐活動中,教師均要發(fā)揮自身的指導作用,組織學生進行深入、全面交流,這樣既可以開闊學生的視野,又能提升學生的認知水平,還能營造濃厚的英語口語表達氛圍。例如,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開展辯論賽活動,選擇一些學生感興趣且具有爭議性的問題,讓學生分成正反兩派展開辯論。這樣的實踐活動既可以提升學生英語口語表達能力,還有助于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除了英語辯論賽,教師還可以組織學生開展英語演講比賽、英語歌唱比賽、課本劇表演活動等豐富多彩的實踐活動,通過這些活動鍛煉學生的英語口語能力。
綜上所述,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要想讓學生擁有一口流利的英語口語能力亦非一日之功。在教學實踐中,英語教師要有足夠的信心和耐心,還要掌握豐富的技巧,不斷探索、總結,根據(jù)實際情況運用合適的教學方式,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導作用,以此提升學生的英語口語表達能力。
參考文獻
[1]李興.語音學視角下高職英語口語教學策略研究[J].佳木斯職業(yè)學院學報,2018(02):344-346.
[2]許美娟.基于自主學習模式下的英語口語教學策略[J].濟南職業(yè)學院學報,2015(03):69-71.
[3]盧攀.英語口語教學中的情感變量與情感遷移[J].湖北經(jīng)濟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0(08):205-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