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5),具有可比性,術前檢查結"/>
鄭旭光 劉亞君 靳濤 耿浩洋 劉文平 劉恒
【摘? 要】目的:觀察并探討術中持續(xù)泵入利多卡因對胸腔鏡肺葉楔形切除術患者圍術期阿片類藥物用量及預后的影響。方法:以我院2016年1月-2018年1月行氣管插管全身麻醉下胸腔鏡肺葉楔形切除術患者為研究對象,共計40例,隨機平均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20例。觀察組患者經口雙腔氣管插管,術中全靜脈持續(xù)泵入利多卡因2mg/kg*h,手術結束前拔管停藥。對比兩組患者術前、術中、術后情況。結果:兩組患者一般資料無統(tǒng)計學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術前檢查結果無統(tǒng)計學差異(P>0.05);觀察組患者術中舒芬太尼使用量明顯降低,對照組患者術中艾司洛爾使用量明顯增加,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術后24小時內觀察組患者不良反應發(fā)生率低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兩組患者術后恢復情況無明顯差異(P>0.05)。結論:胸腔鏡肺葉楔形切除術中持續(xù)靜脈泵入利多卡因可有效減少術中阿片類藥物使用量且術后不良反應發(fā)生率較低,也不會對患者預后產生不利影響。
【關鍵詞】利多卡因;胸腔鏡肺葉楔形切除術;預后
【中圖分類號】R61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83(2019)04-0082-01
加速康復外科(ERAS)旨在通過一系列有循證醫(yī)學證據的圍術期多學科管理路徑。改善并加速患者的康復。隨著ERAS圍術期管理概念在我國迅速發(fā)展,圍術期多模式鎮(zhèn)痛減少全麻安排了因為用量已經成為各學科ERAS管理的廣泛認識。臨床研究的薈萃分析指出在全身麻醉中利多卡因可能是一種有效的輔助用藥。目前國外對術中持續(xù)泵入利多卡因可減少全麻術中阿片類藥物的用量及減輕接受胸腔鏡手術或開腹手術患者的疼痛,但關于持續(xù)泵注利多卡因對預后的影響研究較少,因此本研究不僅對術中持續(xù)泵注利多卡因對阿片類藥物的使用量展開探討還對預后影響進行一定探究,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以我院2016年1月-2018年1月行氣管插管全身麻醉下胸腔肺葉楔形切除術患者為研究對象,共計40例,隨機平均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20例。兩組患者一般資料如下:對照組20例患者,男11例,女9例,年齡18-60歲,平均年齡46.2±4.3歲,ASA分級I-II級,觀察組20例患者,男10例,女10例,年齡18-60歲,平均年齡46.9±5.1歲,ASA分級I-II級,兩組患者性別、年齡、ASA分期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納入標準
年齡在18-60歲之間;擇期行胸腔鏡肺葉楔形切除術患者;ASA分級I–II級;肝腎功能基本正?;颊?能夠與研究者良好交流。
1.3排除標準
患者拒絕;對已知方案中任何麻醉藥物或成分過敏者;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動過緩;預激綜合征;肝腎功能障礙者;急性發(fā)作和嚴重哮喘者;急診手術。
1.4方法
所有患者無麻醉前用藥,入室后建立外周靜脈,有創(chuàng)動脈血壓。監(jiān)測血氧飽和度、血壓、心率、心電圖、呼氣末二氧化碳。全麻誘導后經口雙腔氣管插管,吸入氧氣+空氣,行機械通氣。纖支鏡定位雙腔管位置。手術開始前給予帕瑞昔布40mg超前鎮(zhèn)痛。術中全麻維持:丙泊酚,瑞芬太尼,順式阿曲庫銨持續(xù)泵入,維持腦電雙頻指數術中40-60。按需追加舒芬太尼5-10ug/次,以維持血流動力學平穩(wěn)(平均動脈壓及心率較基礎值<20%)。如加用足量阿片類藥物后心率或血壓下降不明顯,可加用尼卡地平0.2-0.4mg/次或艾司洛爾10mg如患者血壓偏低可加用麻黃堿或去氧腎上腺素。利多卡因組誘導時給予利多卡因1mg/kg,術中利多卡因2ug/kg/h持續(xù)泵入至手術結束,拔管前停藥。
1.5觀察指標
觀察并對比兩組患者術前、術中、術后各項指標,并對兩組患者預后情況進行評價。
1.6統(tǒng)計學方法
使用SPSS14.0軟件對數據進行統(tǒng)計學處理,計量資料平均數±標準差表示,經t檢驗,計數資料率表示,經X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術前資料對比
兩組患者一般資料無統(tǒng)計學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此外兩組患者在吸煙史、麻醉史、冠心病史、糖尿病史、心腦血管病史等資料對比上無統(tǒng)計學差異(P<0.05),可排除病理因素對研究結果的影響。
2.2術前檢查結果
見表1。
兩組患者術前檢查結果無統(tǒng)計學差異(P<0.05)。
2.3術中阿片類藥物消耗量
對照組20例患者,術中阿片類藥物平均累計消耗量654.2±12.2μg,其中艾司洛爾消耗量明顯增加,觀察組20例患者,術中阿片類藥物平均累計消耗量622.3±11.9μg,其中舒芬太尼消耗量顯著減少(減少約23%)。組間對比存在統(tǒng)計學差異(P<0.05)。
2.4術后不良反應及預后情況
對照組20例患者,術后11例發(fā)生不良反應,不良反應發(fā)生率55.00%,包括惡心、嘔吐等胃腸道反應和頭暈此類神經功能反應。觀察組20例患者,7例發(fā)生不良反應,不良反應發(fā)生率35.00%,觀察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低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而住院時間、術后并發(fā)癥發(fā)生率兩組患者無統(tǒng)計學差異(P>0.05)。
3 討論
目前圍術期疼痛治療的主流藥物仍然是阿片類藥物,阿片類藥物所致惡心嘔吐、便秘等不良反應以及成癮性會不同程度地影響患者的平穩(wěn)恢復,因此限制了其在臨床中的應用?,F(xiàn)有臨床證據表明同術期持續(xù)靜脈輸注利多卡因可以改善術后疼痛,并減少阿片類藥物用量,從而加速術后康復(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ERAS)。利多卡因可刺激抗炎細胞因子IL-1受體拮抗劑的分泌,并可以阻斷組織損傷部位的神經傳遞,從而減輕神經源性炎癥,因此可減輕疼痛。
根據本組研究結果,可以確定胸腔鏡肺葉楔形切除術中持續(xù)靜脈泵入利多卡因可有效減少術中阿片類藥物使用量且術后不良反應發(fā)生率較低,也不會對患者預后產生不利影響。
參考文獻
[1]????? 朱斌斌,孫健,陳福貴等.不同濃度羅哌卡因胸段硬膜外麻醉在非插管胸腔鏡肺葉楔形切除術中的效果觀察[J].浙江醫(yī)學,2017,39(5):374-377.
[2]????? 曾偉.三種術式治療早期肺癌的近期療效分析[J].中國實用醫(yī)藥,2018,13(22):42-44.
[3]????? 葉賤輝,劉金生,鐘榮明等.孤立性肺小結節(jié)術前CT引導下染色定位的臨床應用[J].臨床醫(yī)藥實踐,2017,26(4):243-245.
[4]????? 李金友,孫振宇,謝駿等.單孔胸腔鏡下亞肺葉切除治療肺部小結節(jié)[J].中國微創(chuàng)外科雜志,2018,18(10):904-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