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小陽
【摘 要】目的:分析骨髓增生異常綜合癥和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采用地西他濱治療的臨床效果。方法:選擇2017年1月-2019年7月期間我院收治的骨髓增生異常綜合癥和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46例,采用臨床實驗隨機分組法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其中對照組23例,給予馬法蘭和強的松治療;觀察組23例,給予地西他濱治療。觀察兩組患者病情控制情況。結果:觀察組患者病情控制率顯著高于對照組,數(shù)據(jù)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骨髓增生異常綜合癥和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采用地西他濱治療可以有效控制病情發(fā)展,在臨床上具有借鑒與指導價值。
【關鍵詞】骨髓增生異常綜合癥;急性髓性白血病;地西他濱;病情控制率
【中圖分類號】R593.2【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2-8714(2019)11-0082-01
骨髓增生異常綜合癥是以造血功能衰竭、難治性血細胞減少為主要表現(xiàn)的血液疾病,而急性髓系白血病則是以發(fā)熱、胸痛、多部位出血為主要癥狀的一大類白血病,二者均為克隆性疾病,極易造成患者死亡[1]。目前這兩種疾病尚無特異性治療方法,但有報道稱該類疾病患者運用地西他濱治療效果較好[2]。為驗證該理論,本研究以我院收治的骨髓增生異常綜合癥和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為例開展實驗,探討地西他濱的臨床效果,現(xiàn)有匯報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對象資料
選擇2017年1月-2019年7月期間我院收治的骨髓增生異常綜合癥和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46例,采用臨床實驗隨機分組法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其中對照組23例,男14例,女9例,年齡52~77歲,平均年齡(60.78±6.24)歲;病程5~49個月,平均病程(20.58±1.46)個月。觀察組23例,男12例,女11例,年齡55~76歲,平均年齡(61.09±5.87)歲;病程4~52個月,平均病程(19.73±1.29)個月。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比較(P>0.05),有可比性。
納入標準:①患者符合骨髓增生異常綜合癥和急性髓系白血病診斷標準;②對本研究使用藥物不過敏且耐受;③未伴有其他惡性腫瘤疾病;④未伴有心、肝、腎等器質性疾病;⑤臨床資料齊全;⑥對本研究方案知情且配合實驗。
1.2 治療方法
對照組患者給予英國葛蘭素史克公司生產的馬法蘭(國藥準字H20040125)治療,2mg/次,1次/d,聯(lián)合使用浙江仙琚制藥股份有限公司生產的強的松(國藥準字H33021207),60~80mg/d。觀察組給予江蘇正大天晴藥業(yè)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生產的地西他濱(國藥準字H20143382)靜脈滴注,25~50mg/次,1次/d,滴注5d休息2d。兩組均治療2個月。
1.3 研究指標
病情控制情況判斷標準:①完全緩解:患者生命體征穩(wěn)定,臨床癥狀消失,骨髓原始細胞數(shù)量≤5%;②部分緩解:患者造血功能及臨床癥狀有所改善,骨髓原始細胞數(shù)量較治療前減少50%以上;③未緩解:患者造血功能及臨床癥狀未改善甚至惡化,骨髓原始細胞數(shù)量較治療前減少不足50%;④病情控制率=(完全緩解例數(shù)+部分緩解例數(shù))/總患者例數(shù)×100%。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對所收集的資料采用統(tǒng)計學軟件SPSS 17.0進行分析,計量資料采用均值±標準差(-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采用%表示,采用x2檢驗,P<0.05表示數(shù)據(jù)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觀察組患者病情控制率顯著高于對照組,數(shù)據(jù)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1:
3 討論
骨髓增生異常綜合癥是應造血干細胞、祖細胞發(fā)育異常而產生的后天性疾病,患者多表現(xiàn)為貧血、發(fā)熱,且其容易引發(fā)感染,嚴重者可能危及生命。該病在臨床上治療較為困難,一方面是因為患者骨髓衰竭,造血功能困難,引發(fā)的并發(fā)癥較多,另一方面是因為該病會向急性髓系白血病轉化[3]。急性髓系白血病是多發(fā)于中老年群體的血液疾病,其是所有非淋巴細胞來源的急性白血病的統(tǒng)稱。該病會使患者髓系定向造血干細胞發(fā)生變異,導致髓系細胞分化受阻,原始髓系細胞發(fā)生克隆性增生,從而使得人體造血功能障礙。
目前這兩種疾病的發(fā)病機制尚不明確,但有研究發(fā)現(xiàn)在多種血液腫瘤疾病中,會存在DNA過度甲基化的現(xiàn)象,其會導致抑癌細胞功能失活[4]。由于此過程中DNA甲基化轉移酶發(fā)揮了較大作用,這提示血液腫瘤疾病可以將抑制DNA甲基化和激活抑癌細胞作為治療的新靶點。
地西他濱是臨床較常采用的腫瘤疾病治療藥物,其是一種2-脫氧胞苷類似物,低劑量使用時可以抑制DNA甲基化轉移酶,控制DNA甲基化,目前已有大量研究報道顯示其對慢性粒細胞白血病、急性髓性白血病等惡性血液病有明顯療效[5]。本研究結果顯示,采用地西他濱治療的患者相比采用馬法蘭和強的松治療的患者病情控制率更高,數(shù)據(jù)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這證明地西他濱對骨髓增生異常綜合癥和急性髓系白血病有較好的治療作用,可以一定程度上控制病情發(fā)展。
綜上所述,骨髓增生異常綜合癥和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采用地西他濱治療可以有效控制病情發(fā)展,減輕患者所受痛苦,提高其生存率,在臨床上是具有借鑒與指導價值的治療方法。
參考文獻
[1] 蘭學晶, 曹忠良, 荊雷,等. 地西他濱治療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征和急性髓系白血病的臨床觀察[J]. 中國處方藥, 2018, 16(6):57-58.
[2] 陸佳, 姚福生, 徐海濤. 超小劑量地西他濱治療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征和急性髓系白血病11例療效觀察[J]. 安徽醫(yī)藥, 2018, 22(5):986-988.
[3] 木合拜爾·阿布都爾. 地西他濱治療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征和急性髓系白血病的臨床觀察[J].
世界最新醫(yī)學信息文摘, 2018, 18(83):16-17.
[4] 任杰, 郭慧梅, 龐艷彬. 地西他濱在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征和急性髓白血病中的免疫機制[J]. 國際免疫學雜志, 2018, 41(1):100-104.
[5] 翟振民, 姚灼新. 多療程地西他濱治療MDS及AML的臨床療效與安全性分析[J]. 中國處方藥, 2019, 17(3):93-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