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四英
摘 ?要:本文主要從情感教育的重要意義、情商教育必須從小學做起、情商教育應(yīng)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三方面出發(fā),淺談情商教育。
關(guān)鍵詞:情商教育;重要意義;小學;全過程
改變單純的接收式學習方式,建立和形成旨在充分調(diào)動和發(fā)揮學生主體性的學習方式,是教育教學的基本內(nèi)容。我認為,在教育教學過程中,教師在開發(fā)學生的智商的同時,更要注重發(fā)展學生的情商。
一、情感教育的重要意義
情感是探索的動力。我們中國人歷來注重從小開發(fā)學生的智力,但事實上并不是智力高的人在以后就一定會有大的成就。在每年的高考中,理工科、醫(yī)務(wù)科、文法科和商管科都會產(chǎn)生一些高考狀元,這些狀元當中就有不少的人最后都沒有大的建樹。而愛因斯坦小時候并不是一個成績好的學生,當他讀五年級時,他的老師對他媽媽說:”你兒子以后不用去上課了,他讀書不會有出息的,他要是能讀到高中,我可以把我的眼睛挖出來?!弊x高中時,他的數(shù)學老師對他媽媽說:”你兒子以后學什么都可以,就是不要學數(shù)學。”后來,愛因斯坦自學了大學中所有的數(shù)學課程,成為有史以來最偉大的物理學家,全世界家喻戶曉的諾貝爾獎得主。前一個例子反映了學生在單純接收式教育下的結(jié)果,而愛因斯坦的成功得益于他的自主學習。根據(jù)權(quán)威測試表明,愛因斯坦并不是人類歷史上智商最高的人,我想,那些高考狀元們智商并不會怎么低,他們與著名科學家們之間的差距主要是情商的差距。情商高的人具有探索精神,能吃苦耐勞,他們會不斷地學習新知識,使智商得到更好的發(fā)展,同時,彌補智商的不足。
二、情商教育必須從小學做起
中國有句俗話說,“小時了了,大未必佳”。實踐證明,無論是好的習慣還是不良習慣都是從小養(yǎng)成的。因此,情商教育必須從小學做起。然而,從我國目前的實際狀況看,人們往往比較重視兒童智商的開發(fā),甚至對幾歲的幼兒就提出過高的要求,而忽視了情商教育。筆者曾經(jīng)在文萃報上看到一篇摘自《涉世之初》的題為《兩家的預言都錯了》的短文,深有感觸。1979年6月,中國派了一個訪問團去美國考察初級教育,回國后寫了一份3萬字的報告。在同一年,作為互訪,美國也派了一個考察團來中國,回去后也寫了一份報告。兩份報告的見聞錄部分紀錄了兩個國家截然不同的教育制度和教學方法,兩份報告的結(jié)論部分都認為再用20年時間,中國在科技和文化方面必將超過美國。25年后,美國的那種教育制度共培養(yǎng)了43位諾貝爾獎獲得者,而中國還沒有哪一所學校培養(yǎng)出一名這樣的人才。所以說兩家的預言都錯了。為什么兩家的預言都會錯呢?比較兩份報告的見聞錄就不難看出,美國的初級教育比中國的初級教育更注重情商教育,而中國卻在初級教育階段急于智商開發(fā)。此外,在美國流行的一種我們中國人難以接受的”挫折教育”,也說明了美國人對情商教育的注重程度。
三、情商教育應(yīng)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
我認為,情商教育不僅要從小學做起,而且應(yīng)貫穿教育教學的全過程。
(一)用健康的教師人格培養(yǎng)學生的良好習慣
俄國教育家烏中斯基曾說過,”在教育工作中,一切都應(yīng)該建立在教師人格的活的源中才能涌現(xiàn)出教育的力量?!薄睕]有教師對學生的直接的人格方面的影響,就不可能有深入性格的真正教育工作?!睙o論是在課堂上還是在課堂外,教師的儀表、形態(tài)、言語表達、興趣、特長等都會對學生產(chǎn)生直接的影響,這種潛移默化就是教育專家們所說的隱性教育。因此,教師必須時時注意為人師表,以良好的生活習慣、勤奮務(wù)實的工作作風、孜孜不倦的求學精神和謙虛謹慎、尊敬他人的為人之道,為學生樹立人格榜樣,使學生在師生交往的過程中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
(二)用科學的評價手段樹立學生的自信心
一個小小的獎品、一句表揚的話或一體不得體的批評,都會在學生幼稚的心靈里留下深刻的印象,評價與獎罰運用得好,可以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增強學生的自信心,運用不當,則會產(chǎn)生許多副作用,打擊學生的積極性,使學生對教師產(chǎn)生反感,甚至使學生失去自信而產(chǎn)生厭學情緒等。因此,教師要公平公正地評價學生,要用積極的眼光理解和評價學生,對每個學生都要有積極的信念。要始終以愛心對待學生,特別要注意正確對待學生的缺點。評價學生的方法要科學、全面、靈活多樣,富有實效性,不能簡單、片面、粗暴,切忌傷害學生的自尊心。評價內(nèi)容要多元化,既要重視學生的學業(yè)成績,也要重視學生的其它潛能和特長,要從道德品質(zhì)、文明素養(yǎng)、學習能力、創(chuàng)新意識與合作能力,運動與健康以及審美等方面進行全面的評價。通過評價,體現(xiàn)教師的關(guān)愛,使學生樹立自信心。通過評價,揚正去邪,使學生健康成長。
(三)用和諧的課堂環(huán)境培養(yǎng)學生的主動性
課堂教學是教育教學過程中最重要的環(huán)節(jié),課堂環(huán)境的好壞,直接影響教學效果。良好的課堂環(huán)境應(yīng)是師生關(guān)系民主、情感交融,智商與情商教育并重。因此,教師在設(shè)計課堂教學時,要著力處理好探究性學習與接受式學習的關(guān)系,重視學生主體性,有意識地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因素,培養(yǎng)學生的主動性。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善于轉(zhuǎn)換角色,既要當好課堂的領(lǐng)導者、組織者和鼓勵者,也要當好學生的同伴和朋友。
(四)用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增強學生的成就感和合作意識
除課堂教學外,教師還應(yīng)組織學生開展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如,配對游戲、合作拼圖、合辦聚會、小制作等等。讓每個學生都有機會當主人翁,有空間發(fā)揮各自的長處。小學生的課外活動不要限制在本班本年級,讓不同年級的學生在一起活動會收到更好的效果。正如德國一位幼兒園老師說的,“讓不同年齡段的孩子在一起玩耍的好處就是,年齡大的孩子會教年齡小的孩子,年齡小的孩子會主動模仿年齡大的孩子?!睂τ诤⒆觽兊男“l(fā)明、小成果要給予展示和獎勵,激勵他們動手動腦,試圖去做更多的事。
人的智商有高有低,這是無可非議的事實,“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愛拼才會贏”的哲理也是眾所周知的。任何事情,只要我們用心去想,動情去做,就有成功的希望。因此,我們在教育教學改革中,必須堅持智商與情商并重的原則,注重學生非智力因素的培養(yǎng),把情商教育貫穿于各個教學層次,貫穿于整個教育教學過程。
參考文獻:
[1]邢德玉.情商教育淺析[J].科學導報,2014(10).
[2]王敏.淺談小學生情商教育[J].都市家教:下半月,2014(3):222-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