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從社會現(xiàn)象來看,小數(shù)學教學是現(xiàn)在阻礙許多學生成功的主要障礙。因為數(shù)學學不好,緊跟著初中的物理、化學都沒法學,進而導致高中上不了,或者上了高中也無適應學習。就小學來看,數(shù)學教學也是難點。下面,筆者就根據(jù)自己多年的教學經(jīng)驗,談以下幾點看法,以供各位參考。
一、鉆研教材,分析學情,設計科學合理的教學方法。
在小學數(shù)學教中,一般不存在知識性問題,關鍵在于你采用的教學方法是否科學合理,是否適應你的特殊群體。另外,不要以為哪些知識很簡單。因為在我們眼中的簡單,但是在學生眼中卻很難。所教的內容,不是我們懂不懂,而關鍵是如何讓學生懂。有人如果認為簡單,就錯得遠了。如果真簡單,課后就應該有80%的學生能掌握,如果只有兩三成人能把握,就說明并非簡單。
在數(shù)學教學中,一部分老師會常常出現(xiàn)在課堂上無事可做,給學生布置幾道作業(yè)敷衍了事,等待下課的現(xiàn)象。這種課堂,如果說的不客氣的話,就連門都沒有入。因為,他們認為那些內容太簡單了,簡直沒東西可講,或者沒必要講。導致這種現(xiàn)象的原因,就是沒有鉆研教材,沒有研究學生,不懂小學生的特點。應該知道我們面對的是一些正在“人化”的小動物,他們的知識領域還是一張白紙,一個式子的列法、幾個數(shù)字的算法、甚至與一個數(shù)字、字母的寫法,都需要我們反復去教、去練,甚至于手把手的去教他們。
二、精心組織教學活動,要打造高效課堂,上好每一節(jié)課。
小學的課堂,組織教學遠比知識講解重要。因為小學生的年齡特點,他們好動,注意力不集中,沒有較強的學習意識,尤其是低年級學生,一節(jié)課注意力集中的時間只有10分鐘左右。面對這個群體,如果我們不會組織教學,一味的去灌輸知識,就會一塌糊涂。甚至于這個組織教學,要貫穿于課堂始終。關于高效課堂,主要在于科學的教法,要講練得體,要銜接緊密,要讓每分鐘都有效,要讓學生能接受你的知識,要能在一節(jié)課堂上完全反饋你的教學效果并予以補救,也就是要徹底讓學生把握你講的內容,并能靈活運用。對于公式定理,應該講授時間短,而練習時間長,解決問題時間長,并徹底把握內容。一節(jié)課的講授,應該占不到一半的時間,另一半的時間要留給學生,組織他們處理作業(yè)題和討論問題。高效課堂的標準主要在于讓學生都動起來,通過活動來把握教學內容,發(fā)現(xiàn)問題并解決問題。
三、真誠地關愛學生,做學生的知心朋友。
關愛學生,是我們教師的天職,更是我們工作的需要。俗話說“親其師,才能信其道”。我們要把知識傳授給學生,就必須親近學生,和學生打成一片,小學生尤其應該這樣。如果讓學生敢于告訴我們心中的疾苦和困惑,才能更好的把握學生,知道他們需要什么和困難在哪里,才能更好的了解他們對知識的把握情況。在這種基礎上,才能更好的安排教法,以及教學內容。如果我們遠離學生,甚至于遙控學生,那么我們的教學就如同隔靴子瘙癢,就很難談到效果了。他們如果愛哪一個老師,就會盡力的去學他教的知識。其實,孩子們的心靈都很美麗,點滴之水,他們必回涌泉相報。
四、悉心引導,培養(yǎng)孩子們濃厚的學習興趣。
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又是學生對數(shù)學有興趣,他們就會孜孜以求,潛滋暗長。所以,要教好數(shù)學,我們就必須培養(yǎng)他們濃厚的數(shù)學興趣。在培養(yǎng)興趣方面,可以從數(shù)學與社會生活、數(shù)學與兵法、數(shù)學與天文等有關的故事去引導,也可以多舉行數(shù)學競賽活動。讓他們看到數(shù)學是有用的,也是有趣的,從而使他們愛上數(shù)學,對數(shù)學產(chǎn)生興趣。
五、教會學生科學學習方法,提高學習效率。
做任何事都一個“法”的問題,學習也樣樣,學法得當,就會事半功倍,反之,就會事倍功半,甚至于勞而無功。在學法上,要重視理解、分析、聯(lián)系實際和新舊知識的銜接。千萬不要搞題海戰(zhàn)和讓學生死記硬背。做題,應該舉一反三,觸類旁通。對于同一類型的題只做有代表性的幾道,并且按題型對待,而不要見題就作,要多分析,多思考,多總結。要定期檢查舊知識,要堅持預習,帶著問題進課堂。對易混淆的知識和相鄰的知識,要善于比較,找出異同。
例如對于長方體和正方體表面積的教學,我們與其一遍又一遍地讓學生重復,還不如讓他們動手做一個長方體和正方體,要、量一量自己的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面積都有哪些因素組成,并計算出來。這樣,不僅讓他們順利掌握了長方體和正方體表面積的計算方法,而且鍛煉了學生的動過手能力。
六、對學生科學合理地進行考核,引導學生健康發(fā)展。
在考核方面,要做到既要檢查所學知識,又要推動學習進步。不要單純以分數(shù)論學生,評價要準確科學,要作好試卷分析,要引導學生檢查得失,要能透過試卷看到問題。還有一點就是要重視教學過程中的考核,注意學生平時的學習狀況、課堂上參與教學活動的程度,以及作業(yè)的完成情況,也就是所謂的平時成績。這樣做,一方面會引導學生積極參與教學活動,探索知識,主動學習。同時會糾正抄襲作業(yè)、在考場上作弊等不良行為。
當然,數(shù)學的教學和其他課程一樣,本無定法,但若能盡量激發(fā)學生的激情,讓教師和學生都能輕負荷而高效益,就再好不過了。
作者簡介:
達凌(1963.2-),男,甘肅省成縣人,中師學歷,中小學一級教師,長期從事小學數(shù)學研究,單位:甘肅省隴南市成縣王磨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