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曉燕
21世紀是一個快節(jié)奏的時代,想要跟上這個時代的腳步,就必須具有一定的自學能力。無獨有偶,素質教育也要求我們廣大一線從教者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以初中物理課的教學為例,在實際教學中,為了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能力,我們可以采用自主學習的教學方法。顧名思義,自主學習教學法是一種以學生為主體、以學生自主探索為主要途徑的新興的教學模式。本文中,我將以初中物理中的實驗課教學為例,淺談如何在實際教學中利用自主學習教學法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一、樹立學生責任意識,豐富學生物理課外活動
教學活動是一個雙邊的活動,這個活動不僅需要教師的付出,還需要學生的努力,但是,在實際教學中,很多學生都沒有真正地意識到學習的重要性。實驗對大部分學生而言都是具有一定的趣味性的,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可以充分利用實驗的這一特性,將課堂教學和課外活動結合起來,讓學生走出教室,發(fā)現(xiàn)生活中的物理,體味物理學習的重要性,從而喚起學生的責任意識,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
當學生對學習有了一定的責任意識以后,就會自覺地投入到學習中去,在實際教學中,這種以興趣和責任為重點的學習才是真正的自主學習。那么我們可以利用什么樣的課外活動來培養(yǎng)學生的責任意識呢?首先,我們可以使用自主調查法,如在我教授“電功率”的相關知識時,為了讓學生對本部分知識能有一個深刻的了解,提高課堂實驗質量,在組織實際實驗課前,我就采用了這種方法,讓學生在課下先預習一遍課本知識,然后自主設置調查表統(tǒng)計一下我們身邊的家用電器的電功率,并擬寫調查報告,談一談自己對電功率的看法;其次,初中階段學生的競爭意識日益增強,因此,我們還可以通過組織小實驗比賽的方法,利用學生的競爭意識培養(yǎng)學生的實驗實踐操作能力,喚起學生對實驗的興趣,帶動學生對物理的學習,如在我教授“凸透鏡成像”的相關原理時,就借助了簡易相機實驗,讓學生分小組制作簡易相機,推舉評委團,以教師為裁判,開展相機比賽,評判哪個小組制作的相機能同時具備更好的美感和科學性。
素質教育理念要求我們在物理教學中要注重鍛煉學生的動手能力,而物理課外實驗活動又是以課本知識為媒介、以學生親自動手為途徑的,因此,這種方式不僅是對素質教育理念的貫徹和落實,還有利于培養(yǎng)物理創(chuàng)造性人才。同時,在這樣的教學方式中,學生動手操作的興趣會越來越強,對物理學習的興趣和責任感也會增強。
二、合理借助趣味實驗,訓練學生自主思考能力
初中階段的學生處在成長叛逆期,在對這個階段的學生組織教學活動時,若教師采用的方法不恰當,就很容易引起學生的反感情緒。因此,在實際教學中,教師應該以引導為主,在初中物理實驗課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借助趣味實驗,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物理實驗的樂趣、主動探索物理實驗中蘊含的物理學知識。
不可否認,物理知識是具有一定的枯燥性的,為了喚起學生思考、探索物理知識的興趣。我在教授“摩擦力”的相關知識時,就借助了趣味實驗游戲的方法。在實際教學中,我先選擇了一名力氣較大的男同學和一名看起來很柔弱的女同學作為實驗小助手,然后拿出了一根事先處理過的一米左右的塑料棒作為游戲道具,讓這兩位同學進行拔河游戲,在我讀完比賽規(guī)則后,就有很多學生為該女同學打抱不平,認為這個游戲不夠公平。此時我并沒有解釋,而且直接讓這兩位同學開始比賽,這個時候大部分學生都認為肯定是男同學獲勝,但是出乎他們意料的是,獲勝的是該女同學。很快大家就發(fā)現(xiàn),男同學握著的那一段塑料棒上涂有一些潤滑油,在比賽時,女同學一用力,男同學的手就會打滑,因此也就輸掉了比賽。之后,我又借勢以“這位女生之所以能贏得比賽,不是因為老師的幫忙,而是因為她有一個小物理朋友的幫忙,這個朋友的名字就叫摩擦力”作為課堂導入,導入摩擦力知識的課堂學習活動。
自學能力的重點就是自主思考,想要引起學生自主思考的興趣,教師就必須掌握科學合理的教學方法。這種借助趣味實驗游戲的教學模式會讓學生覺得既新奇又有趣,因此,趣味實驗游戲的合理應用,不僅能夠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也會讓學生對接下來的知識學習充滿期待。
三、利用自主探索模式,培養(yǎng)學生自主探究能力
學生從初中開始接觸物理學習,在學生開始學習物理之后又面臨著中考,枯燥的物理知識加上升學壓力,已經足夠讓很多學生筋疲力竭了,因此,在初中物理實驗課的教學中,教師教學的難點就是喚起學生的物理學習興趣。針對這一問題,在實際教學中,我們可以采用自主探究的教學方法,變“教師教”為“學生學”,以學生自學課堂帶動學生的學習興趣。
初中階段涉及的物理實驗大多較為簡單,為了照顧大多數學生在物理學習上的經驗空白,我們使用的現(xiàn)行教材中也會詳細地羅列出實驗步驟,但是如果只是一昧地按照這些步驟進行實驗,那么這節(jié)實驗課的組織其實是低效的。因此,在實際教學中,我們應該靈活地根據實際情況,借助自主探究的方法,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能力。如在學習“力的作用”時,我就采用了這種自主探究的方法,開展課內小實驗,讓學生以直尺為實驗道具,用手指將直尺的一端按在桌子上,其余部分懸空,然后讓學生對懸空部分施力,觀察力道大小與直尺彎曲程度之間的關系。
這種簡單的實驗不僅對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有著很大的幫助,而且也能夠讓學生更加有效地理解物理中的難以理解的問題和概念。
總之,在初中物理實驗課的教學中,教師應該在立足學生實際基礎上,根據學生現(xiàn)有經驗和認知能力,從改變學生學習動機開始,樹立學生學習責任意識、訓練學生自主思維、提高學生物理探究能力,切實保障學生在未來物理學習方面獲得更好的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