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美華 李 蕾 魏 慧 李召東
浙江省杭州市紅十字會醫(yī)院 浙江 杭州 310003
本文采用豁痰祛瘀湯佐治缺血性腦卒中痰瘀交結證患者,并探討了其對患者同型半胱氨酸(Hcy)與S-100β蛋白水平的影響,以期為缺血性腦卒中痰瘀交結證患者的臨床治療提供參考依據(jù)。
選擇2016年6月至2018年8月在我院治療的缺血性腦卒中痰瘀互結證患者120例,主癥:半身不遂,口舌歪斜,神識昏蒙,言語謇澀或不語,感覺功能減退;次癥:頭暈頭痛,胸悶胸痛,面色紫黯,痰多;舌脈:舌質黯淡、舌苔濁膩,脈澀或滑。隨機分為兩組各60例。觀察組男34例,女26例;平均年齡58.72±8.36歲;平均病程12.64±3.17周。對照組男36例,女24例;平均年齡58.83±8.62歲;平均病程12.31±3.15周。兩組一般資料均衡(P>0.05)。
對照組予阿司匹林腸溶片(哈藥集團三精制藥四廠有限公司)口服,每次100mg,1次/天;降血壓、控制血糖、調血脂等其他常規(guī)內科治療。觀察組在對照組治療基礎上加用豁痰祛瘀湯:黃芪30g,赤芍、川芎、半夏各15g,瓜蔞、茯苓各12g,紅花、桃仁、地龍、膽南星、石菖蒲各9g,甘草6g。1劑/天,水煎分服。兩組均以7天為1個療程,連續(xù)治療4個療程。
3.1 療效標準:顯效:美國國立衛(wèi)生院神經功能缺損(NIHSS)評分減少75%~100%;有效:NIHSS評分減少25%~74%;無效:NIHSS評分減少<25%或惡化。
3.2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見表1。
表1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
3.3 兩組治療前后NIHSS評分、生活能力狀態(tài)(ADL)評分比較:見表2。
表2 兩組治療前后NIHSS評分及ADL評分比較(-x±s,分)
3.4 兩組治療前后Hcy及S-100β水平比較:見表3。
表3 兩組治療前后Hcy及S-100β水平比較(-x±s)
缺血性腦卒中屬于中醫(yī)學“中風”范疇,屬于本虛標實之證,本虛為氣虛,標實為痰瘀互結。該病多發(fā)于中老年人群,可由體弱、勞倦內傷,加之飲食不節(jié)等導致脾虛,脾虛不能運化水液,釀生痰濕,痰阻氣機,氣血不通,痹阻腦絡而發(fā)為中風[1]??梢娞到Y血瘀是腦卒中發(fā)病的病理基礎,貫穿疾病始終。因此,當以益氣活血化痰為基本治法?;硖奠铕鰷街悬S芪益氣健脾,使氣能行血;桃仁、紅花、川芎、赤芍活血化瘀;地龍通經活絡;茯苓健脾益氣化痰;瓜蔞、膽南星化痰散結;石菖蒲開竅醒神,化濕豁痰;半夏降逆止嘔,燥濕化痰;甘草調和諸藥。全方共奏活血化瘀、化痰行氣之效。本研究結果顯示,治療后兩組患者神經功能評分明顯改善,且觀察組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同時觀察組臨床療效明顯高于對照組。說明豁痰祛瘀湯在改善缺血性腦卒中痰瘀交結證患者神經功能方面有良好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