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琳
摘要:隨著經(jīng)濟水平的提高及老年化問題的日益凸顯,使得二需求越來越高,我國為促進社會和諧發(fā)展,緩解人口老年化問題,出臺了“二胎政策”。“二胎政策”對于獨生子女家庭來說無疑是天大的好事,但對于大寶來說就不一定是好事,很多大寶對于“二胎”的到來都持以害怕的態(tài)度,因為他們怕二胎分享父母的愛、分享各種資源,所以是杭拒,也有部分大寶很喜歡小弟弟或小妹妹的到來,這樣自己就不會太孤單。所以為更好的迎接二胎,各家庭都需要做好大寶心理引導及行為教育工作。
關鍵詞:“二胎政策”;大寶;心理引導;行為教育
中圖分類號:G7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1578(2019)01-0002-01
很多家庭的大寶在面對即將到來的“二胎”——小弟弟、小妹妹,或多或少都會有些好奇,但同時也伴有抗拒心理,因為“二胎”的到來會使他們失去很多,但不管如何“二胎政策”于民于國都是百利而無一害的。作為準備生二胎的家庭來說,為使大寶和即將到來的二寶能夠和諧相處,必須加強對大寶的心理引導,并對他們進行行為教育,以培養(yǎng)他們分享、關愛幼小等良好素養(yǎng),從而引導他們以歡喜態(tài)度去迎接二寶。對此,本文作者根據(jù)自己對“二胎政策”的了解,結合當代獨生子女家庭大寶的心理情況,解析了“二胎政策”下大寶的心理引導與行為教育措施。
1.“二胎政策”下大寶常見的心理
1.1 嫉妒
根據(jù)研究調查發(fā)展,在幼兒出生時就具有自我的獨立意識,而且在某種程度上表現(xiàn)為情緒上的表達,比如:嫉妒。以我們生活中的實際情況為例,當在母親在嬰兒身邊時,表現(xiàn)關注其他孩子時,嬰兒就會以哭泣的形式來表達自己的情感,將母親的注意力吸引到自己身上,以期獲得關注。而這個情況在某些二胎家庭中表現(xiàn)的更為明顯,因為年齡的不同,或者會出現(xiàn)搞破壞、說壞話,甚至情緒不滿、假裝生病的情況。
1.2 焦慮
現(xiàn)代的社會生活節(jié)奏較快,而快節(jié)奏的生活狀態(tài)導致了現(xiàn)在社會中很大一部分青少年接觸社會時會產(chǎn)生一定的焦慮心理,據(jù)相關報告指出,隨著二胎政策的開放,導致許多兒童也產(chǎn)生了焦慮心理,因為之前家庭只有一個孩子,是整個家庭關注的重點,而二胎的出現(xiàn),自然會讓家庭的關注力更傾向于二胎,這讓他們在家庭生活中產(chǎn)生了危機感,進而導致焦慮心理狀態(tài)的發(fā)生。
1.3 排斥
二胎政策開放前,絕大部分家庭只有一個孩子,家庭的有利資源為其獨享,而二胎的到來,代表著家庭中的資源不再是一個人獨享,資源分享了一半給予了二胎,容易導致頭胎孩子的情緒問題,在現(xiàn)在二胎家庭中,如果家庭沒有及時的做出正確的處理方式,就會導致孩子產(chǎn)生對二胎的抵觸心理,甚至會通過一定的方式來排斥二胎,這樣的心理狀態(tài)一旦產(chǎn)生,很難再通過其他的方式進行改變,時間一長會影響到整個家庭的相處。更有甚者,不單單是對二胎的不滿和排斥,更有可能會對整個家庭的排斥,消極的對待家庭成員。
1.4 自卑
對于每一個獨生子女而言,他們都會是自己家庭中的“掌上明珠”,而二胎出生,隨之帶來的資源分享與關注度的減少,會讓心理發(fā)育不成熟的少兒在心理上認為自己的缺點導致的這種情況的發(fā)生,而接觸的范圍有一定的局限性,由此會引發(fā)出頭胎子女的自卑心。現(xiàn)在不少新聞報道頭胎子女因為二胎,產(chǎn)生的一系列心理問題,甚至喪失生活的希望,引發(fā)出各種社會問題。
2.“二胎政策”下如何對孩子進行合理的健康教育
2.1 家庭中的父母對孩子的教育
家庭生活占據(jù)了孩子日常生活的絕大部分,與孩子接觸最多的是父母本身,因此在日常生活中,父母對孩子的教育起到了很關鍵的作用。具有獨立健全性格的孩子具有更好的適應和生存能力,這不僅僅表現(xiàn)在社會層面,在家庭生活中,也是很重要的。孩子作為一個具有獨立思考能力的個體,他們也應該受到他人的關注,因此在日常生活交流中,父母應多與孩子溝通,尤其是在二胎,這個對于孩子來說比較敏感的問題上。采用這種教育方式的家庭教育出來的孩子在面對問題,更具有主觀的獨立意識,在二胎出生后,頭胎子女也更能接受并與二胎友好的相處。
2.2 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問題
孩子處在成長階段時,他們因為自身閱歷和認知的局限性,導致了他們心理發(fā)育不夠成熟,這也是造成二胎家庭一些列問題的根本所在,所以對孩子的心理建設是二胎家庭的重中之重,充分讓孩子認識到多一個弟弟妹妹會給家庭帶來的好處,為孩子的日后健康成長奠定一個良好的基礎。同時二胎在出生后,通過兩個孩子間的生活相處,讓他們意識到同為家庭的一員,樹立起“同一個家庭”的良好觀念,讓頭胎在日后的家庭生活中為二胎樹立一個好哥哥、好姐姐的榜樣。
2.3 學校環(huán)境下的孩子的身心健康教育
在孩子如果有心理問題的情況下,家庭與學校共同努力、合作助推,多管齊應對消極心理、疏導負情緒,能夠讓孩子的身心健康發(fā)育是很有幫助的。因此,學校的老師要始終保持職業(yè)敏感性,與孩子的父母做好交流溝通工作,最大化的幫助孩子們的生長,讓孩子門切實感受到與人相處的樂趣。
2.4 正確引導孩子的身心發(fā)展
有的家庭在頭胎孩子面前不敢與二胎過度親密,害怕引起頭胎孩子的不滿。但在很多情況下,這種遮遮掩掩的行為,不但沒有起到父母期望的效果,反而成了父母與兩個孩子及兩個孩子間建立親密關系的阻礙。還有一些家庭,傳統(tǒng)觀念程度比較重,過份偏重男孩,或者偏重二胎,忽視了對另一個的關心,造成了孩子的生長發(fā)育的一系列問題。在家庭生活中,父母占據(jù)了主導地位,在與孩子的日常接觸交流過程中,父母應該尊重孩子的個性差異,因材施教,讓每個孩子都得到充分發(fā)展,同時善于發(fā)現(xiàn)每一個孩子的優(yōu)點,讓每一個孩子都能健康快樂成長,成為這個家庭中的重要的一份子。
3.結語
總而言之,“二胎政策”得到了很多家庭尤其是獨生子女家庭的青睞,60%以上這樣的家庭都希望生二胎,一來給家里增添一個人口,好讓這個家更加熱鬧,二來可以給大寶增加一個玩伴,以促進大寶健康成長。但殊不知,如果不能正確處理好大寶和二寶關系,反而容導致大寶出現(xiàn)心理上的問題,進而影響大寶健康成長,甚至還影響兩個孩子之間的感情,所以“二胎政策”下更需要對大寶進行心理引導,并加強對大寶的行為教育。
參考文獻:
[1]彭聰妹.“二胎政策”下大寶的心理引導與行為教育[J].新課程(綜合版),2018(06):209.
[2]錢蒙娜.二胎政策下,別忘了重視你與孩子的關系[J].赤子(上中旬),2016(24):63.
[3]萬蘭芬.雙管齊下,巧妙應對——“二胎政策”下二孩家庭學生的引導與教育[J].教學月刊小學版(綜合),2017(Z2):10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