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蘭
對于無償獻血相信大家都很熟悉,很多小伙伴們也都獻過血,大家都知道無償獻血可以拯救他人的生命,志愿者將自身的血液無私奉獻給社會公益事業(yè),這是一種非常高尚的奉獻行為,無償獻血的榮譽是終生的,獻血者無償獻血之后,患者在使用時需要收取費用,對于這樣的情況很多人都有一個疑惑:為什么獻血時無償,而用血時卻需要花錢呢?這是不是醫(yī)院在變相收取患者的費用增加醫(yī)院收益呢?而且血站是不以營利的公益性機構,該不會是拿著人們無私奉獻的血液來做買賣獲取暴利吧?接下來我們逐步解開無償獻血之后用血卻要收費的“秘密”。
一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獻血法》明確規(guī)定,公民臨床用血時,只需交付用于血液的采集、儲存、分離、檢驗等費用;具體收費標準由國家衛(wèi)生行政部門和價格主管部門制定。同時還規(guī)定,無償獻血者臨床需要用血時,免交上述費用;及其直系親屬臨床需要用血時,按照省級政府的規(guī)定免交或減交上述費用。需要注意的是,雖然獻血無償,但這并不意味著血液可以無償使用。
二是為了讓更多的人群知曉無償獻血并參與獻血,首先就要開展無償知識宣傳,人群中并不是所有人都可以無償獻血,如患有艾滋病、肝炎、嚴重心血管疾病以及重要器官切除者等人群都無法獻血。并且獻血還有年齡和體重以及血壓等相關要求,這些都會讓很多愿意參加無償獻血的人群無法成功獻血。還有部分人群平時未檢查身體,不了解自身身體情況下,來獻血也會有不合格血液的存在,所以在獻血之前會對捐獻者血液進行獻血前健康檢查,初步檢測血液是否有不合格情況,篩查這部分人群,就會造成一筆獻血初篩檢測費用。再加上采血耗材和給獻血者提供飲品及獻血紀念品等,是一筆不小的費用。
三是在獻血之后血液需要進行有效管理和使用,具有嚴密完善機制。其實獻血和用血并沒有我們平時想象那么簡單。大多數(shù)人都會認為獻血者血液抽出來后會直接將血液放于固定位置,需要時拿出來。事實并非如此,醫(yī)院和血站都會有專用儲血設備(如:儲血冷藏箱/庫、血小板保存箱、低溫冰箱、速凍冰箱、超低溫冰箱及血漿凍庫等),都需設置特定溫度并定時監(jiān)控放置于相對恒定的溫濕度環(huán)境內,從而保證血液各成分維持其標準值??上攵獛熘袃Υ嬖O備就需要花費很多資金,日常維護也是不小的開銷。
四是成分輸血的比例是衡量一個國家或地區(qū)醫(yī)療技術水平高低的重要標志之一。目前,國際上輸成分血的比例已經(jīng)達到90%以上,輸全血不到10%,發(fā)達國家比例已經(jīng)超過95%。成分血它就是用物理或化學方法把全血分離制備成純度高、容量小的血液成分,臨床醫(yī)生根據(jù)病情有針對性地開展成分輸注。具體操作為采集后的全血經(jīng)過離心、過濾、洗滌等血液成分分離操作,提取其中的單種或幾種血液成分,使其符合國家有關全血及成分血(血漿、紅細胞、白細胞、血小板等)質量要求。制備過程中,制備設備、物料由于是專用醫(yī)用物資,成本均較高。
五是血液采集后還需進行一系列的檢測。按照血液檢驗標準進行丙氨酸氨基轉移酶檢測、血型檢測、輸血相關傳染病標志物血清學(人類免疫缺陷病毒HIV、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梅毒螺旋體抗TP)和核酸檢測及國家和省級衛(wèi)生健康行政部門規(guī)定的地方性、時限性輸血相關傳染病標志物檢測,并且從2015年全國血站全面開展核酸檢測,這幾種不同檢測試劑的成本費比較昂貴,還不包括儀器設備的投入及人員的薪資等。
綜上所述,國家相關部門所核準收取的臨床用血費用是上述血液的宣傳、招募、采集、檢驗、制備、儲存及運輸?shù)冗^程所涉及的成本開支。無償獻血行為是高尚的利他主義精神,對于每一位無償獻血者我們將秉承專業(yè)、熱忱的服務宗旨,將每一位無償獻血者的無償大愛,安全、及時、有效的傳遞給需要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