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本研究采用問卷調查法,對寧夏高校215名輔導員進行調查,探討高校輔導員工作家庭沖突的特點及其與社會支持的關系。結果表明:(1)輔導員的工作-家庭沖突顯著高于家庭-工作沖突;(2)工作家庭沖突在性別、年齡、學歷上存在顯著差異;(3)工作家庭沖突與社會支持呈顯著負相關,且社會支持負向預測工作家庭沖突。因此,提高輔導員的社會支持水平,有助于緩解工作家庭沖突。
關鍵詞 輔導員 工作家庭沖突 社會支持
基金項目:寧夏職業(yè)技術學院科研發(fā)展基金資助,名稱:寧夏高校輔導員工作家庭沖突與社會支持的關系研究,編號:XJ201 815。
作者簡介:劉暉,寧夏職業(yè)技術學院,講師,主要從事心理健康教育教學。
中圖分類號:G646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19.09.307
工作和家庭是成年人生活的重要領域,而信息化技術的日益發(fā)展和普及,使工作和家庭的邊界變得日益模糊,工作家庭沖突愈發(fā)突出。高校輔導員與學生的學習生活密切相關,需要在非工作時間處理學生的各種問題 ,很多高校要求輔導員24小時開機,以應對突發(fā)狀況的出現(xiàn)。因此,相較其他職業(yè),輔導員更易產生工作家庭沖突。當前,以輔導員為對象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職業(yè)生涯、職業(yè)倦怠、工作壓力、角色定位等角度 ,對工作家庭沖突的研究不多。本文對寧夏高校輔導員的工作家庭沖突現(xiàn)狀進行調查,并在此基礎上探究工作家庭沖突與社會支持的關系,為減少輔導員工作家庭沖突提供一定的理論依據(jù)。
(一)對象
選取寧夏回族自治區(qū)各類高校輔導員作為被試進行問卷調查,共發(fā)放問卷232份,回收232份,回收率100%,其中有效問卷215份,有效回收率93%。
(二)測量工具
1.工作家庭沖突量表
采用Carlson編制的工作家庭沖突量表,共18個項目,分為工作-家庭沖突(WFC)、家庭-工作沖突(FWC)兩個維度,每個維度又可細分為時間、壓力、行為3個維度。該量表的 系數(shù)為0.925,各維度的 系數(shù)在0.776-0.926之間,采用里克特五級評分,得分越高,沖突程度越強烈。
2.社會支持量表
采用肖水源編制的社會支持評定量表,共10個項目,分為客觀支持、主觀支持和對支持的利用度三個維度,得分越高,社會支持程度越好。量表具有較好的信效度,本次測量的 系數(shù)為0.726。
(三)統(tǒng)計分析
采用 SPSS 22.0 進行數(shù)據(jù)錄入與統(tǒng)計分析。
(一)輔導員工作家庭沖突的現(xiàn)狀
對工作-家庭沖突和家庭-工作沖突及其時間(T)、壓力(S)、行為(B)維度進行配對樣本T檢驗,結果表明(見表1),輔導員體驗到的工作-家庭沖突顯著大于家庭-工作沖突,與此同時,輔導員體驗到的基于時間、壓力、行為的工作-家庭沖突也都顯著高于家庭-工作沖突。
(二)輔導員工作家庭沖突的特點
為探索輔導員的工作家庭沖突在人口統(tǒng)計學變量上的特點,分別以性別、年齡、工作年限、學歷和婚育狀況為自變量,以工作家庭沖突總分及其兩個維度為因變量進行獨立樣本t檢驗或單因素方差分析。男、女性輔導員在工作家庭沖突總分(t=2.352,p<0.05)和工作-家庭沖突維度(t=2.521,p<0.05)上存在顯著差異,男性輔導員的得分顯著高于女性輔導員。輔導員的年齡在工作-家庭沖突維度(F=3.267,p<0.01)存在顯著差異,進一步多重比較表明,36-40歲的輔導員在工作-家庭沖突維度上的得分最高,顯著高于25歲以下、26-30歲、41-45歲的輔導員;31-35歲的輔導員得分次之,顯著高于25歲以下和41-45歲的輔導員。輔導員的學歷在工作家庭沖突總分(F=3.517,p<0.05)和工作-家庭沖突維度(F=4.448,p<0.01)上存在顯著差異,進一步多重比較結果表明,??飘厴I(yè)的輔導員在工作家庭沖突總分和工作-家庭沖突維度上的得分最高,顯著高于學歷為本科、碩士、博士的輔導員。輔導員的工作年限和婚育情況在工作家庭沖突總分及其兩個維度上的差異均不顯著。
(三)工作家庭沖突與社會支持的關系
1.工作家庭沖突與社會支持的相關分析
對工作家庭沖突與社會支持進行相關分析,結果表明(見表2),工作家庭沖突總分與社會支持、客觀支持、支持利用度呈顯著負相關;工作-家庭沖突與社會支持、主觀支持呈顯著負相關;家庭-工作沖突與社會支持、客觀支持、支持利用度呈顯著負相關。
2.社會支持對工作家庭沖突的回歸分析
為了進一步了解社會支持對工作家庭沖突的預測程度,采用多元逐步回歸,以社會支持的三個維度為自變量,工作家庭沖突及其兩個維度為因變量進行回歸分析。結果表明(表3):在以工作家庭沖突為因變量的回歸中,支持利用度進入了回歸方程,對工作家庭沖突起負向的預測作用;在以工作-家庭沖突為因變量的回歸中,主觀支持進入了回歸方程,對工作-家庭沖突起負向的預測作用;在以家庭-工作沖突為因變量的回歸中,支持利用度和客觀支持進入了回歸方程,對家庭-工作沖突起負向的預測作用。
(一)輔導員工作家庭沖突的現(xiàn)狀
對工作家庭沖突進行配對樣本T檢驗時發(fā)現(xiàn),輔導員體驗到的工作-家庭沖突顯著大于家庭-工作沖突,這與高彩霞 的研究結果相同。這一結果可以用角色沖突理論和資源保存理論來解釋。工作情境和家庭情境對輔導員的角色期望并不一致,而實現(xiàn)角色期望則需消耗一定的資源,如時間、精力等,但個體所具有的資源總量卻是有限的,輔導員因為經(jīng)常需要在非工作時間處理工作事務,所以將時間、精力等資源較多的分配于工作,家庭中分配的資源較少,導致家庭需求難以獲得滿足,所以其體驗到的工作對家庭的沖突要高于家庭對工作的沖突。
(二)輔導員工作家庭沖突的特點
在性別方面,男輔導員體驗到的工作家庭沖突和工作對家庭的沖突顯著高于女輔導員,這可能是因為男性具有較強的事業(yè)心,在工作中投入的時間和精力較多,對家庭的照顧較少,無法滿足家庭角色的期待和要求,因此體驗到的工作家庭沖突也較高。
在年齡方面,36-40歲的輔導員工作-家庭沖突水平最高,其次是31-35歲的輔導員。31-40歲的個體,大多是獨生子女且上有老下有小,既要承擔養(yǎng)育子女的責任,又要照顧父母,家庭角色需要他們投注較多的時間精力,但輔導員的工作現(xiàn)狀使其無法兼顧家庭的需求,體驗到的工作-家庭沖突程度也就較高。
在學歷方面,專科輔導員的工作家庭沖突和工作對家庭的沖突顯著高于其它輔導員,這可能是因為輔導員對自己的職業(yè)認同水平通常不高,多數(shù)輔導員并未將此作為自己的終身職業(yè),而是在一定的工作年限后尋找機會轉行政或教學崗位,相比之下,高學歷的輔導員選擇和機會較多,而專科畢業(yè)的輔導員轉崗的選擇和機會有限,體驗到的工作家庭沖突也較高。
(三)工作家庭沖突與社會支持的關系
關于工作家庭沖突與社會支持的關系,已有研究的結果并不一致。鄭晶 、張新娟 以職業(yè)女性為對象的研究表明,工作家庭沖突與社會支持負相關,而邢渺以輔導員為對象的研究則表明兩者之間不存在顯著相關。本研究的結果表明,輔導員的社會支持與工作家庭沖突呈顯著負相關,且社會支持負向預測工作家庭沖突,這意味著輔導員體驗到的社會支持水平越高,感受到的工作家庭沖突水平就越低。社會支持是個體所具備的資源之一,社會支持水平越高,擁有的資源也就越多,豐富的資源有助于緩解工作家庭沖突。
根據(jù)本研究的結果,降低輔導員的工作家庭沖突,可從以下幾方面著手:
第一, 輔導員的工作家庭沖突普遍存在,且工作對家庭的沖突顯著高于家庭對工作的沖突,因此,高校應充分重視這一現(xiàn)象,幫助輔導員制定明確的職業(yè)生涯規(guī)劃并給予適當?shù)恼邇A斜,提升輔導員的職業(yè)能力以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工作家庭沖突。
第二, 降低輔導員的工作家庭沖突應有針對性的進行,可以將剛入職、學歷較低以及年齡段為31-40歲的輔導員作為重點,為他們提供必要的支持,以降低其工作家庭沖突。
第三,增強社會支持有助于降低工作家庭沖突。拓寬輔導員社會支持的渠道,如爭取家庭對輔導員工作的理解與認同,為輔導員提供心理咨詢服務等,使其在遇到困境時樂于傾訴,學會求助,提高抗壓耐挫的水平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減少工作家庭沖突。
注釋:
馬玉,謝菊蘭,馬紅宇,張秀平.高校輔導員的邊界分割偏好與工作-非工作沖突:邊界分割管理策略的調節(jié)作用[J].心理科學,2017,40(1):53-159.
邢渺.高校輔導員工作壓力、社會支持與工作家庭沖突的關系研究[D].南昌大學,2015.
高彩霞.高校輔導員工作家庭沖突對其工作態(tài)度的影響研究[D].中國地質大學,2011.
鄭晶.職業(yè)女性工作家庭沖突與自尊:社會支持和工作壓力的中介作用[D].上海師范大學,2016.
張新娟,張新娟,詹鴻飛,米娜,馬海林.職業(yè)女性工作家庭沖突、社會支持與主觀幸福感的關系研究[J].貴州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6,34(3):116-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