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茜茜
【基金項目】本文章為黑龍江省重點科研課題《高中生數學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策略研究》(XHZ135-123)的研究成果.
例在△ABC中,角A,B,C所對的邊分別為a,b,c,已知a,b,A(A為銳角),討論三角形解的個數.
一、從正弦定理看多解取舍——數形結合解釋
解法1如圖1所示,過C點作CD⊥AB,垂足為D.
(1)若a (2)若a=bsinA,則以C為圓心,a為半徑的圓與射線AB有一個交點,△ABC有一解; (3)若bsinA (4)若a≥b,則以C為圓心,a為半徑的圓與射線AB有一個交點,△ABC有一解. 二、從正弦定理看多解取舍——代數解釋 解法2在△ABC中,由正弦定理可得asinA=bsinB,可得sinB. (1)若sinB>1則無解,對應圖2; (2)若sinB=1則有1解,對應圖3; (3)若0 (4)若0 三、從余弦定理看多解取舍——正余弦定理的聯(lián)系 解法3在△ABC中,由余弦定理可得cosA=b2+c2-a22bc,此時三角形解的個數由c的個數決定,即等價于函數f(x)=x2-2bcosA+b2-a2的零點個數.Δ=4b2cos2A-4(b2-a2)=4a2-4b2sin2A. (1)當方程f(x)=0無解時,Δ<0,即a (2)當方程f(x)=0有一解時為bcosA,此時Δ=0,即a=bsinA,對應圖3的情形;所以方程有一解,則三角形有一解; (3)當方程f(x)=0有兩不等正根時,Δ>0且x1+x2=2bcosA>0,x1x2=b2-a2>0, 即bsinA (4)當方程f(x)=0有一個正根,有一個非正根時,Δ>0且x1+x2=2bcosA>0,x1x2=b2-a2≤0, 即a≥b時,對應圖5,所以正根可以作為△ABC的c邊,此時三角形有一解; (5)由于x1+x2=2bcosA>0,故方程f(x)=0不存在兩根都非正的情形. 在已知條件為兩邊及一邊對角(銳角)的情況下如何判斷△ABC解的個數,多解情況出現的時候應該如何取舍一直是學生學習的難點,本文結合韋達定理分析了用余弦定理解三角形時應該如何取舍,同時將用余弦定理解三角形與圖形一一對應.本文的研究成果應用于教學中,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的“數學抽象”“邏輯推理”核心素養(y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