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德武
最近,我看到一段話,讓我感觸頗深,大致是這么說的:一個人雖然不在了,但是,和他一起吃過飯的人還在,和他說過話的人還在,和他共同長大的人還在。
這樣的事實,讓人感受到溫暖和幸福。為什么這樣說,要從我聽過的一個故事說起。米勒在社區(qū)里擺了一個賣蔬菜的小貨攤,那時食物緊缺,錢又少,人們經(jīng)常來他的貨攤上以貨易貨。
一天,一個男孩來到貨攤上,貪婪地盯著一籃新摘下來的豌豆。他身體瘦小,穿著打了補丁但很干凈的衣服。米勒和他打招呼:“孩子,你媽媽好嗎?”男孩說:“還好,比之前精神多了?!?/p>
米勒問道:“你不想帶點豆子回去嗎?”男孩搖搖頭,他沒錢。米勒又問:“那你有什么東西做交換嗎?”
男孩掏出一顆藍色玻璃球,說:“只有這個,是我贏來的?!?/p>
米勒想了想說:“嗯,只是我想要紅色玻璃球,而不是藍色的……這樣吧,你把這包豌豆帶回家,等你下次來的時候,給我?guī)б活w紅色玻璃球?!?/p>
男孩高興極了,謝過米勒就蹦蹦跳跳地回家了。米勒則轉(zhuǎn)過頭,對著米勒太太眨了眨眼睛。其實,社區(qū)里還有兩個這樣家境貧寒的孩子,米勒總是想方設法地幫他們。比如,當孩子們帶著紅色玻璃球來時,他又會說他更喜歡綠色玻璃球。
多年后,米勒去世了。三個孩子已經(jīng)成了優(yōu)秀的年輕人,他們不約而同地趕來參加了米勒的葬禮。三個年輕人和米勒太太擁抱,在她耳邊低聲感謝,然后走向米勒先生的棺木,用他們溫暖的手去握死者冰冷的手。
米勒太太哽咽著對來參加葬禮的人說:“我們家從來沒有發(fā)過財,但現(xiàn)在,米勒可以自豪地說,他是這個社區(qū)里最富有的人。”說完,她輕輕抬起丈夫的右手。大伙吃驚地發(fā)現(xiàn),米勒手里握著三顆精致的紅色玻璃球。
失去親人是讓人悲傷的,但愛是一場溫暖的邂逅,那些緬懷逝者的人還活著,他們的愛,將以逝者為中心向四周傳遞,抵達每個人的心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