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曉婷,韓銳,王軍#
1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計劃生育科學技術研究所/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生殖健康醫(yī)院檢驗科,烏魯木齊830001
2新疆醫(y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生殖醫(yī)學中心產前診斷科,烏魯木齊830054
高危型人乳頭瘤病毒(human papilloma virus,HPV)持續(xù)性感染是宮頸癌發(fā)生的主要因素,但宮頸癌的發(fā)生及發(fā)展與多種基因、多個階段、多種信號通路的共同參與密切相關[1-4]。N-α-乙?;D移酶 10(N-α-acetyltransferase 10,NAA10)基因是一種新型的乙?;D移酶基因,定位于人染色體的Xq28區(qū)域,能夠編碼含有235個氨基酸的N-α-乙?;D移酶10蛋白(N-α-acetyltransferase 10 protein,NAA10p)[5-6]。NAA10p在結腸癌、胰腺癌、乳腺癌和口腔鱗狀細胞癌等腫瘤組織中過表達,影響著腫瘤的不同階段[7-8]。而NAA10p在宮頸癌組織中的表達尚未見報道,因此,本研究探討NAA10p在宮頸癌組織中的表達及意義,現(xiàn)報道如下。
選取2015年11月至2018年10月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計劃生育科學技術研究所收治的宮頸癌患者。納入標準:①經病理檢查確診為宮頸癌;②臨床及隨訪資料完整;③術前均未接受放、化療及生物治療等。排除標準:合并心血管和內分泌系統(tǒng)疾病患者。根據(jù)納入與排除標準,本研究共納入38例宮頸癌患者,年齡43~71歲,中位年齡55.6歲,<50歲21例,≥50歲17例;腫瘤直徑:≥4 cm 23例,<4 cm 15例;按2009年國際婦產科聯(lián)盟(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Gynecology and Obstetrics,F(xiàn)IGO)分期:Ⅰa期18例,Ⅰb~Ⅱa期20例;分化程度:高分化8例,中分化12例,低分化18例;有淋巴結轉移20例,無淋巴結轉移18例。取38例宮頸癌患者的宮頸癌組織和相應的癌旁正常組織(距離腫瘤病灶邊緣>4 cm的正常組織)。
石蠟包埋并連續(xù)切成4 μm厚度的切片,二甲苯Ⅰ和Ⅱ溶液中各浸泡10 min脫蠟,在梯度(100%、95%、90%、80%和70%)乙醇中各浸泡5 min脫水,3%雙氧水于室溫避光10 min滅活內源性過氧化物酶,放入枸櫞酸鈉緩沖液中加熱30 min進行抗原修復。滴加山羊血清進行非特異性封閉,37℃孵育15 min。用濾紙吸去封閉液,滴加一抗,放入濕盒,4℃孵育過夜;滴加二抗,37℃孵育1 h,磷酸鹽緩沖液(phosphate buffered saline,PBS)清洗,二氨基聯(lián)苯胺(diaminobenzidine,DAB)顯色,蘇木素復染,中性樹脂中封片。
NAA10p蛋白定位于細胞質,呈淺黃色、棕黃色或棕褐色表達。根據(jù)細胞染色程度進行評分:未染色計0分,淺黃色染色計1分,棕黃色染色計2分,棕褐色染色計3分。根據(jù)陽性細胞所占比例進行評分:先在100倍光鏡下掃視整個組織切片,選取5個細胞密度高的區(qū)域,然后在400倍光鏡下計數(shù)5個區(qū)域中陽性細胞所占比例并進行評分,陽性細胞所占比例<25%計1分,陽性細胞所占比例為25%~49%計2分,陽性細胞所占比例為50%~74%計3分,陽性細胞所占比例≥75%計4分。將染色程度與陽性細胞所占比例評分相乘,0~2分為陰性表達,≥3分為陽性表達。
采用SPSS 17.0軟件對數(shù)據(jù)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數(shù)資料以例數(shù)和率(%)表示,組間比較采用Fisher確切概率法。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宮頸癌組織中NAA10p的陽性表達率為73.68%(28/38),明顯高于癌旁正常組織的23.68%(9/38),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
不同年齡、腫瘤直徑宮頸癌患者宮頸癌組織中NAA10p陽性表達率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差異(P>0.05)。分化程度為中高分化、FIGO分期為Ⅰb~Ⅱa期和有淋巴結轉移的宮頸癌患者宮頸癌組織中NAA10p陽性表達率均高于低分化、FIGO分期為Ⅰa期和無淋巴結轉移的患者,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表1)
表1 不同臨床特征宮頸癌患者宮頸癌組織中NAA10 p的表達情況(n=38)
NAA10是1985年從釀酒酵母中發(fā)現(xiàn)的一種乙?;D移酶,NAA10基因與人類細胞中的基因有40%的同源性,含7個外顯子,能夠編碼由235個氨基酸組成的蛋白質NAA10p,主要通過45~130氨基酸位點發(fā)揮其乙酰化轉移酶的功能[5-6],并在多種腫瘤組織中過表達,影響著腫瘤的不同階段[7-8]。Yu等[9]研究證實胰腺癌、乳腺癌、胃癌和肺癌等組織中NAA10p相對表達量均明顯高于癌旁正常組織,且腫瘤組織中NAA10p陽性表達率達52.3%,在癌旁組織中NAA10p陽性表達率為31.5%。Zeng等[10]研究已證實,乳腺癌組織中NAA10p及NAA10mRNA水平高于癌旁正常組織,還證實了NAA10p的表達與患者的FIGO分期、總生存期及無病生存期密切相關。有淋巴結轉移的胃癌、肺癌和乳腺癌組織中NAA10p陽性表達率均明顯高于無淋巴結轉移的組織。鄭軍等[11]研究表明口腔正常黏膜組織、白斑及口腔鱗狀細胞癌組織中的NAA10p陽性表達率依次升高,且NAA10p的表達水平與口腔鱗狀細胞癌組織的分化程度、FIGO分期及淋巴結轉移密切相關。本研究結果顯示,NAA10p在宮頸癌組織中的陽性表達率為73.68%,明顯高于癌旁正常組織的23.68%,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表明NAA10p在宮頸癌中的表達水平較高。分化程度為中高分化、FIGO分期為Ⅰb~Ⅱa期和有淋巴結轉移的宮頸癌患者宮頸癌組織中NAA10p陽性表達率均高于分化程度為低分化、Ⅰa期和無淋巴結轉移的患者,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這些結果充分表明了NAA10p在宮頸癌的發(fā)生發(fā)展及淋巴結轉移過程中起著重要作用,可能成為患者診斷的有效標志物。
目前,研究認為NAA10p通過調節(jié)分子信號通路顯著抑制多種腫瘤細胞的增殖、遷移和侵襲作用。當miRNA-342-5p及miRNA-608過表達能靶向下調結腸癌SW480、SW620細胞中NAA10p的表達,進而顯著抑制腫瘤細胞的生長[12]。NAA10p能夠促進IκB激酶β(inhibitor kappa B kinase β,IKKβ)介導的乳腺癌生成[13]。Xu等[14]的微陣列分析實驗表明,髓細胞白血病1(myeloid cell leukemia 1,MCL1)基因是NAA10下游的靶基因之一,NAA10正向調節(jié)MCL1的表達,而敲除NAA10可降低MCL1表達,并誘導腫瘤細胞凋亡。NAA10p也可通過抑制基質金屬蛋白酶2(matrixmetalloproteinase 2,MMP2)的降解進而促進骨肉瘤細胞遷移[15]。以上研究說明NAA10p能夠通過MCL1和MMP2等信號通路促進腫瘤細胞生長與侵襲,這些機制的探討有助于本課題組下一步的研究。
綜上所述,NAA10p在宮頸癌組織中的陽性表達率高于癌旁正常組織,分化程度為中高分化、FIGO分期Ⅰb~Ⅱa期和有淋巴結轉移的宮頸癌患者的宮頸癌組織中NAA10p陽性表達率較高,可作為判斷宮頸癌發(fā)生發(fā)展及淋巴結轉移的參考指標。未來需要進一步深入研究,期望NAA10p可以成為宮頸癌基因治療的有效靶點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