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建軍
3月18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上強調(diào):思想政治理論課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wù)的關(guān)鍵課程,辦好思想政治理論課關(guān)鍵在教師。思政課教師,要給學生心靈埋下真善美的種子,引導學生扣好人生第一??圩?。
要特別重視中小學思政課教師隊伍。這是由青少年兒童思想道德成長的需要和特點決定的。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青少年兒童的道德成長,他指出,“人生的扣子從一開始就要扣好”。如果第一??圩涌坼e了,剩余的扣子都會扣錯。他還多次指出,“青年處在價值觀形成和確立的時期,抓好這一時期的價值觀養(yǎng)成十分重要”“青少年階段是人生的‘拔節(jié)孕穗期,最需要精心引導和栽培”。與大學生能夠獨立思考和理性判斷不同,青少年兒童年齡小、身心發(fā)展不成熟,具有較強的向師性,對教師有著天然的依賴情感,教師的一言一行都在潛移默化中影響著學生,這就決定了教師必須成為他們的榜樣。
傳道授業(yè)解惑是教師的天職。思政課教師不僅要理性地傳道授業(yè)解惑,做到以理服人,而且要明道、信道,所傳的“道”必須發(fā)自內(nèi)心,有信仰者講信仰,真情實意,這樣的“道”才能感召學生,贏得學生信任。澆花澆根,育人育心。思想政治課直抵人心,不僅要曉之以理,更要動之以情,以人格影響人。真正的德育是心靈的教育,是心與心的交流,是一個靈魂對另一個靈魂的喚醒。沒有情感的道德說教,不能真正打動人,無法觸及人的靈魂。一個自己沒有信仰的教師,怎么可能教育學生有信仰?一個人格低俗的教師,怎么可能引導學生走向高尚?學生可以原諒教師知識傳授中的偶然錯誤,但絕不會原諒教師人格的缺陷。對于思政課教師來說,教師自身的人格就是教材,就應(yīng)該是一本生動、可模仿的活教材。
習近平總書記對思政課教師提出了“六個方面”的要求。這六個方面,有對思政課教師教學的要求,即思維要新,學會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創(chuàng)新課堂教學,給學生深刻的學習體驗,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理想信念、學會正確的思維方法;視野要廣,要有知識視野、國際視野、歷史視野,通過生動、深入、具體的縱橫比較,把一些道理講明白、講清楚。更有對思政課教師思想、道德、人格的要求,即政治要強,讓有信仰的人講信仰,善于從政治上看問題,在大是大非面前保持政治清醒;情懷要深,要保持家國情懷,心里裝著國家和民族,在黨和人民的偉大實踐中關(guān)注時代、關(guān)注社會,汲取養(yǎng)分、豐富思想;自律要嚴,做到課上課下一致、網(wǎng)上網(wǎng)下一致,自覺弘揚主旋律,積極傳遞正能量;人格要正,有人格,才有吸引力。要有堂堂正正的人格,用高尚的人格感染學生、贏得學生,用真理的力量感召學生,以深厚的理論功底贏得學生,自覺做為學為人的表率,做讓學生喜愛的人。只有這樣的教師,才能使思政課真正發(fā)揮教育的作用。
要充分認識思政課在立德樹人中的關(guān)鍵作用,加強思政課教師隊伍的建設(shè)。中小學要按照課程計劃開齊開足道德與法治、思想政治課程,配齊建強思政課專職教師隊伍。要加強思政課教師的培養(yǎng),讓最優(yōu)秀的教師從事思政課教學。思政課教師要對標“六個方面”要求,自覺加強學習,真正打造一吏可信、可敬、可靠,樂為、敢為、有為的高素質(zhì)思政課教師隊伍。
(作者系南京師范大學道德教育研究所所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