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秦川
張元濟,1867年出生于浙江海鹽,是我國近代杰出的出版家、教育家和愛國實業(yè)家。
1902年,張元濟進入商務印書館工作。到了1920年,張元濟開始擔任商務印書館監(jiān)理一職。當時,在張元濟的帶領(lǐng)下,商務印書館辦得蒸蒸日上,前景喜人。不過,此時的張元濟卻有了一種從沒有過的危機感,他覺得自己已經(jīng)不再年輕,再加上知識老化,與年輕人相比,“各方面相差一截”。于是,張元濟決定起用更有水平和能力的新人來主持工作。
一開始,張元濟將胡適作為重點人選,奈何胡適不愿離開北大。不過,胡適卻給他推薦了一個名叫王云五的年輕人。王云五比張元濟小21歲,當時既沒有名氣,也沒有資歷。許多人也都好心地勸說張元濟,不能盲目地聘用新人,而應另覓“高人”。然而,張元濟卻決定“劍走偏鋒”一回,最終聘請王云五擔任編譯所所長。
王云五果然沒有令張元濟失望,他雖然沒有過人的文憑,但卻有令人驚訝的學術(shù)和管理水平。在他擔任編譯所所長后,先是調(diào)整人員結(jié)構(gòu),制定工作規(guī)范,接著充實編輯力量,制定發(fā)展方針,處處顯示出獨到果斷的一面。時間不長,在王云五的帶領(lǐng)下,商務出版社迎來了又一次輝煌。到了1926年,商務印書館已經(jīng)成為遠東地區(qū)最大的出版商??粗勺约阂皇痔舳ǖ娜诉x做出了如此大的成就,已經(jīng)開始擔任商務印務館董事長的張元濟甚是開心。而王云五對張元濟當初的信任和扶持也感激不已,他曾在一篇文章中寫道:“我人生的轉(zhuǎn)變,從踏入商務印書館那一刻開始,而這一切,都要感謝張元濟兄長的提攜?!?/p>
素材點撥
提攜新人既需要眼光,也需要膽量。張元濟不以資歷選人才,他用行動給后人在選賢舉能上做出了很好的榜樣。
適用話題
眼光、資歷與能力
課堂內(nèi)外·創(chuàng)新作文高中版2019年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