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之品
在偏遠地區(qū),如果謀殺案的受害者尸體被埋在深山密林里,對于警方,搜索將是一大難題。不過,無人機很快將在這方面派上用場。在最近的測試中,裝備激光雷達的無人機已經能夠識別出埋葬在澳大利亞熱帶叢林中的墓坑。
激光雷達的工作原理是將激光指向一個目標,并測量信號反射回來需要多少時間。激光脈沖從它們遇到的樹葉等表面反射回來。它們能穿過樹冠之間的縫隙,發(fā)現(xiàn)樹底下地表植被較大的異常。
為了測試這項技術,研究人員將用于研究的捐贈尸體埋在了一片2萬平方米的密林中。尸體被放置在三個墓坑中,以模擬不同的犯罪情況:一個只埋葬了一具尸體,另一個埋葬了三具尸體,還有一個更大的墓坑埋葬了六具尸體。然后,派裝有激光雷達的無人機飛過目標區(qū)域,獲得該區(qū)域的掃描圖像。
而后,科學家使用一種算法,從生成的圖像中去除植被的信息,揭示地表植被的異常,從而成功識別出三個墓坑中的兩個——只有埋葬單具尸體的墓坑未被識別出。因為一般來說,埋葬的尸體越多,地表植被的變化越大,越容易被識別。
該技術的一個局限性是,沒辦法區(qū)分因埋葬尸體造成的地表變化與由其他原因發(fā)生的地表變化。另外,目前這項技術價格昂貴,激光雷達裝置的成本高達4~15萬美元。
但這項技術仍有價值,因為搜索一個地區(qū)需要大量的人力,特別是當警方不知道該去哪里搜索時,而無人機可以快速地將搜索區(qū)域縮小到幾個感興趣的地方,以便進行后續(xù)調查。
在其他地方,研究人員正在測試更便宜的方法。比如在英國,研究人員為一架無人機安裝了一臺普通攝像機和一個相對便宜的鏡頭附件,用于過濾地表植被發(fā)出的近紅外光,以生成能顯示地表變化的圖像。他們成功定位了一座天然的墓穴。但是這方法只適用于沒有樹木覆蓋的區(qū)域。
除了為多年未偵破的案件尋找新的線索外,裝備了激光雷達的無人機還有助于發(fā)現(xiàn)沖突地區(qū)的大規(guī)模墓坑,以作為戰(zhàn)爭罪行或種族滅絕的證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