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萍鄉(xiāng)經(jīng)濟技術(shù)開發(fā)區(qū)光豐小學 吳向兵
作文教學中必須注重作文批改。教師批改作文,能有效了解學生真實的寫作水平,從而有針對性地選擇修改作文的方法。本人根據(jù)多年教學實踐,認為要改變作文批改的方法,應該做好以下幾點:
在多年的教學實踐中筆者常運用以下幾種方法因材施教:
具體操作流程是:教師仔細閱讀全班學生的作文,從中選取一兩篇存在共性問題的作文,之后教師精心備好修改方案,找到優(yōu)化修改的方法,然后在課堂上,師生一起就要修改的作文共同討論怎樣修改更合理,從而使學生學到修改的方法,再試著去修改自己的作文。
“師詳批”就是指教師在認真批改每一個學生作文的過程中,發(fā)現(xiàn)有需要修改的地方都要做上記號,發(fā)現(xiàn)有好詞佳句就畫上圓圈或波浪線加以鼓勵,并適時進行一些眉批。“生細改”就是先讓學生在弄懂教師圈出的好詞好句及修改的地方的基礎(chǔ)上,再根據(jù)教師的批語進行修改,直至師生互相滿意為止。
具體做法是:以小組四人或六人為一組,選擇這組中有代表性的一個學生的作文互相討論,共同修改。在“共同體”合作討論修改時,教師到每個“共同體”之間巡視指導,然后讓學生代表在課堂上進行展示講評,提高學生自己修改作文的能力。
對于不會寫作的學生,教師采用當面批改的方法。通過談話,了解學生寫作的意圖,一邊啟發(fā),一邊指導學生自己修改,可以給學生講解一些固定的格式或套路,改完后讓學生通讀幾遍,并多加以鼓勵,然后在此基礎(chǔ)上再讓他慢慢加入一些修辭方法使文章更優(yōu)美。
教師在批改作文時,應領(lǐng)會學生文章中的真話、實話。學生所寫的語句盡管有些稚嫩,有時讀起來甚至讓人忍俊不禁,但卻有著成人無法想象的曼妙和創(chuàng)意。所以,我們要學會用童心去感受、理解他們寫作的用意,站在兒童看問題的視角去觀察和分析,這樣才能真正走進學生們的內(nèi)心世界。例如,筆者在教學三年級作文時,一位學生在描寫美麗的校園時這樣寫道:“我的學校非常非常美麗,有好多老師和學生,學校里有很多綠色的樹,還有花朵……”筆者找到他,和他交流后了解到他很喜歡自己的學校,于是,筆者一邊提示,一邊讓他修改:“我的學校非常非常美麗,一走進校園,給人以心曠神怡的感覺。學校有和藹可親、無私奉獻的好老師,還有活潑可愛、知書達禮的小學生。學校綠樹成蔭、花團錦簇,走進校園,仿佛置身一個美麗的大森林和大花園,難怪我們學校被評為了綠色學校呢!學校有兩棟高大的教學樓,進校門后的第一棟是陽光樓,第二棟是豐收樓,我在陽光樓三樓三(1)班學習……”只有這樣,我們在批改學生的作文時,才能做到保持學生寫作的原意,才能做到尊重學生們的寫作成果。
就小學生們目前的寫作水平而言,寫出的作文也許會不盡如人意,剛起步寫作的學生更是如此。因此,我們在批改作文時應以正面鼓勵為主的原則,在批改學生作文時要多一份童真,多一分寬容,耐心細致地給他們更多的鼓勵和幫助。在批改的過程中,盡可能地發(fā)現(xiàn)學生作文中的閃光點,哪怕是一個好詞好句,也要盡量使用鼓勵性的符號圈記出來,并在作文點評課上多用些鼓勵性的話語進行點評,讓學生感受到寫作帶來的快樂及教師鼓勵帶來的動力。例如,一個作文基礎(chǔ)薄弱的學生寫過這樣一段話:“我也試著給親愛的媽媽打了一盆水,幫她把襪子脫去,然后托著媽媽的雙腳放入洗腳盆中,我感覺到媽媽的雙腳有點顫抖,當我抬頭看媽媽時,媽媽的眼角含著淚花……”筆者先在他寫的這段話下面劃了波浪線,然后寫上批語:從這段話中,可以看出你是一個懂得感恩又善良的孩子,老師希望你繼續(xù)保持,同時,你通過自己的親身經(jīng)歷,把真情實感全部流露了出來,一點也不做作,以后寫作文就要朝著這方向努力……
總之,我們應該蹲下身子來看學生的作文,和他們真誠地交流,增強他們寫作的信心,提高他們寫作的興趣,讓他們掌握各種修改作文的方法,真正做到因材施教,擇人而用,學生的寫作水平必將大幅度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