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文珍
肺癌是臨床常用的呼吸系統(tǒng)惡性腫瘤,近年來,環(huán)境污染的不斷惡化,肺癌的發(fā)病率不斷升高,其發(fā)病年齡也呈逐漸低齡化的趨勢[1-2]。肺癌具有惡性程度高,病程進展迅速的特點,患者的病死率高,已逐漸成為導致城市人口死亡的首要惡性腫瘤病因[3]。早期明確診斷肺癌并積極進行對癥治療,對于降低肺癌的病死率具有重要的作用[4]。肺癌臨床診斷的常用方法包括組織病理學檢查以及影像學診斷等。組織病理學檢查雖然是診斷的金標準,但是不適用于初篩,影像學診斷的靈敏度方面有所欠缺[5]。而腫瘤標志物的檢測在惡性腫瘤診斷中的臨床應用逐漸普遍。腫瘤標志物是惡性腫瘤細胞在形成及增生過程中釋放到血液中的一種物質,能一定程度上反映腫瘤的發(fā)生、發(fā)展[6]。腫瘤標志物診斷肺癌的靈敏度較高,能在發(fā)病早期即有所顯示,常用的肺癌診斷的腫瘤標志物包括癌胚抗原(CEA)以及糖類癌抗原125(CA125)、糖類癌抗原19-9(CA19-9)、糖類癌抗原15-3(CA15-3)等糖類癌抗原。但是單一腫瘤標志物檢測的應用效果并不理想,故多項腫瘤標志物聯(lián)合檢測逐漸在臨床上興起[7]。本次研究選取2015年7月至2018年7月我院收治的91例肺癌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探討分析多種血清腫瘤標志物聯(lián)合檢測在肺癌診斷中的應用價值,為肺癌診斷提供參考依據。現(xiàn)報告如下。
1.1 臨床資料 選取2015年7月至2018年7月我院收治的91例肺癌患者作為研究對象(肺癌組),均已經臨床診斷和病理學診斷確診為肺癌,其中男58例,女33例,年齡35~77歲,平均年齡(56.8±6.2)歲,腫瘤類型,其中鱗癌34例、腺癌患者31例、小細胞肺癌26例。另外選取同期的肺部良性疾病患者(肺部良性疾病組)和健康人群(健康組)各90例,肺部良性疾病組中男53例,女37例,年齡33~80歲,平均年齡(57.0±6.4)歲。健康組男50例,女40例,年齡30~81歲,平均年齡(56.7±6.1)歲。三組受檢者的年齡以及性別比例相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可進行臨床研究。
1.2 方法 對所有受檢者采集空腹靜脈血,加入抗凝管中靜置20 min,然后離心10 min,收集上部血清液待檢。選用德國西門子公司的Advia CENTAUR XP型全自動免疫分析系統(tǒng)及其配套試劑盒,嚴格按照說明書進行檢測其CEA、CA19-9、CA125、CA15-3多種血清腫瘤標志物的水平。檢測方法為化學發(fā)光法,CEA的陽性標準:≥5 ng/mL,CA19-9 的陽性標準:≥30 U/mL,CA125的陽性標準:≥30.20 U/mL,CA15-3的陽性標準:≥32.40 U/mL。
1.3 評價指標 比較各組受檢者的CEA、CA19-9、CA125、CA15-3四種血清腫瘤標志物水平差異,分析不同類型肺癌患者中不同血清腫瘤標志物的陽性率,并比較不同血清腫瘤標志物檢測組合診斷肺癌的靈敏度、特異度和準確性。其中靈敏度=真陽性人數/(真陽性人數+假陰性人數)×100%。特異度=真陰性人數/(真陰性人數+假陽性人數)×100%。準確性=(真陰性人數+真陽性人數)/(真陰性人數+假陽性人數)×100%
1.4 統(tǒng)計學處理 采用SPSS 21.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數據的處理分析,各組受檢者的腫瘤標志物的血清水平等計量資料以(±s)表示,組間行t檢驗,靈敏度、特異度及準確性等診斷效能作為計數資料以率表示,行卡方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三組受檢者的四種血清腫瘤標志物水平比較(表1) 肺癌組患者的各項血清腫瘤標志物血清水平均顯著高于肺部良性疾病組和健康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2.2 不同類型肺癌的四種血清腫瘤標志物陽性率比較(表2) 腺癌患者的CEA、CA19-9、CA125的陽性率要高于小細胞癌和鱗癌,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2.3 不同腫瘤標志物單獨或聯(lián)合檢測診斷肺癌的效果比較(表3) 在單項腫瘤標志物檢測中,CEA診斷肺癌的靈敏度和特異度要高于其他三種標志物。在兩種腫瘤標志物聯(lián)合檢測中,CEA+CA125診斷的準確性最高為76.96%,其靈敏度、特異度分別為63.94%、89.98%。在三種腫瘤標志物聯(lián)合檢測中,CEA+CA125+CA19-9 診斷的準確性最高為83.37%,其靈敏度、特異度分別為76.88%、89.85%。
表1 三組受檢者的四種血清腫瘤標志物水平比較(±s)
表1 三組受檢者的四種血清腫瘤標志物水平比較(±s)
注:與肺癌組比較,#P<0.05。
組別例數CEA/(ng·mL-1)CA19-9/(U·mL-1)CA125/(U·mL-1)CA15-3/(U·mL-1)肺癌組9145.25±6.94109.45±23.7696.14±18.4743.46±7.74肺部良性疾病組903.31±0.63#16.40±3.05#20.36±2.75#9.45±2.56#健康組902.90±0.56#14.96±2.67#18.56±2.57#8.51±2.52#
表2 不同類型肺癌的四種血清腫瘤標志物陽性率比較[n(%)]
表3 不同腫瘤標志物單獨或聯(lián)合檢測診斷肺癌的效果比較 單位:%
在我國,肺癌在所有惡性腫瘤的病死率中占據首位,比例高達22%[8]。血清腫瘤標志物被認為是一種能辨認和追蹤惡性腫瘤發(fā)生和發(fā)展的一種標志性物質,它主要由腫瘤細胞分泌釋放入血,且其水平與病變位置和嚴重程度有密切聯(lián)系[9]。血清腫瘤標志物檢測在肺癌診斷的應用價值已被臨床所認可[10]。CEA屬于酸性的糖蛋白,首次是從大腸癌中分離出來的,在結直腸癌的診斷中具有較好的應用價值,有學者[11]發(fā)現(xiàn)它在肺腺癌患者中也有較高的血清水平。本次研究顯示,腺癌患者的CEA陽性要高于小細胞肺癌和鱗癌,單項CEA診斷肺癌的靈敏度和特異度要高于其他三種標志物,證實了既往文獻[12]的結論。CA19-9是位于細胞膜上的糖類蛋白,其存在形式主要為唾液黏蛋白,當發(fā)生胰腺癌、胃癌等消化系統(tǒng)腫瘤時,其血清水平顯著上升[13]。CA125也是糖蛋白抗原,它在胰腺癌、肺癌、胃腸癌等惡性腫瘤中均有高表達現(xiàn)象,本次研究中,CA125單項診斷肺癌的準確性為66.65%,且腺癌患者的陽性率高于其他兩種。CA15-3升高多見于乳腺癌、宮頸癌、肺癌、結腸癌等,其中在乳腺癌中的應用最多,是監(jiān)測乳腺癌發(fā)生、發(fā)展及預后的重要指標[14]。腫瘤標志物雖然診斷惡性腫瘤的具有其獨特優(yōu)勢,本次研究的肺癌組患者的CEA、CA125、CA19-9、CA15-3各項腫瘤標志物血清水平均顯著高于肺部良性疾病組和健康組(P<0.05),但是由于各項血清腫瘤標志物并不具有器官特異性,因此單項檢測肺癌的敏感度和準確性存在一定的局限性[15]。本次研究對多項血清腫瘤標志物聯(lián)合檢測和單項檢測的結果進行了對比,結果顯示,單項診斷肺癌中CEA的準確性最高為72.21%,兩項聯(lián)合檢測中CEA+CA125診斷的準確性最高為76.96%,三種聯(lián)合檢測中,CEA+CA125+CA19-9診斷的準確性最高為83.37%。結果顯示,多項血清腫瘤標志物聯(lián)合檢測能克服單項檢測的局限性,提高肺癌診斷的準確性,減少漏診。不過在臨床應用中,應注意結合肺癌不同類型選擇不同的血清腫瘤標志物和優(yōu)化聯(lián)合檢測組合方式,從而進一步提高診斷效果,這也將是以后研究的重點所在。
綜上所述,CEA、CA125、CA19-9、CA15-3等血清腫瘤標志物在肺癌診斷中均有一定的輔助價值,但是單項檢測的靈敏度和特異度不夠理想,多項聯(lián)合檢測能提高肺癌診斷的準確性,減少漏診,值得臨床廣泛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