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目的:探討外固定架在創(chuàng)傷骨科患者治療中的應用價值。方法:將就診在我院治療的90例骨折患者隨機分為2組(研究組45例與對照組45例),其中對照組中的患者主要給予內固定等方式治療,而研究組則給予患者外固定架技術治療,分析治療后兩組患者的臨床療效。結果:研究組患者的總有療效為97.78%,并發(fā)癥發(fā)生率為2.22%,對照組為88.89%、13.34%,對比可知研究組具有一定的優(yōu)勢(P<0.05);其中研究組患者的手術時間、愈合時間、切口大小等要比對照組顯著(P<0.05)。結論:在創(chuàng)傷骨科患者治療中選取外固定架術治療,具有明顯的優(yōu)勢,且臨床效果明顯,并發(fā)癥率低下,可有效推廣與應用。
【關鍵詞】外固定架;創(chuàng)傷骨科;患者;治療;應用價值;分析
【中圖分類號】R687.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597X(2019)19-0040-02
本研究主要通過探討外固定架在創(chuàng)傷骨科患者治療中的應用價值,以我院收治的90例骨科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就此分析探討,具體如下:
1.1 一般資料
將2017年9月至2019年5月來我院就診的骨科患者90例作為本次調查與研究的對象,隨機將其分為兩組,研究組(n=45)與對照組(n=45),所有參與調研的患者均自愿參加且知情同意,并簽訂知情同意書。研究組男性與女性患者比例為25:20,年齡20歲-65歲,平均年齡(42±3.54)歲;對照組男性與女性患者比例為22:23,年齡18歲-62歲,平均年齡(40±3.16)歲;50例為上肢骨折,40例為下肢骨折。對比可以看出組間的年齡、性別等資料差異不大具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
對照組患者主要采取單純的內固定方式治療,給予患者硬膜外麻醉,對創(chuàng)面進行清洗,將壞死組織清除,使用鋼板或者是利用克氏針對其進行內固定[1]。
研究組患者主要使用外固定術進行治療,首先使患者取仰臥位,對骨折部分進行固定;對患者進行連續(xù)硬膜外麻醉,并做牽引方面的治療,在X的輔助情況下,以此來判斷患者的骨折部位,將2枚外固定螺釘來進行穿入,在手術治療之后對固定架進行安裝與調整,利用加壓桿加壓,并對螺絲擰緊,選取輸液的方式以此來維持機體水鈉、酸堿等之間的平衡;依據患者骨折的愈合情況制定有效的健康訓練,以此來促進骨骼的愈合。
1.3 診斷標準
對比分析兩組患者的臨床療效與并發(fā)癥情況;對比分析組間的手術時間、愈合時間、切口大小。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 SPSS 20.0 軟件對實驗的結果與數據進行有效的處理,其中計量資料使用(x±s)表示,采用 t 驗;計數資料使用χ2檢驗。P<0.05 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2]。
2.1 臨床效果對比分析
研究組患者的總有療效為97.78%,對照組為88.89%,對比可知研究組具有一定的優(yōu)勢(P<0.05)。
2.2 兩組患者的治療情況對比
其中研究組患者的手術時間、愈合時間、切口大小等要比對照組顯著(P<0.05)。
2.3 兩組患者的并發(fā)癥對比
對照組患者有2例存在著切口感染情況,4例骨不相連,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率在13.34%,研究組患者切口感染有1例,骨不相連0例,并發(fā)癥發(fā)生率為2.22%,由此可見,研究組患者的并發(fā)癥發(fā)生率明顯要低于對照組,數據之間對比差異明顯(P<0.05)。
導致創(chuàng)傷骨科患者的骨折多數是因為車禍或者是高空墜落等因素,一旦患者的肢體功能受到傷害,則需要對患者采取手術治療[3]。目前,臨床中常用的主要是兩種方式:一是內固定術;二是外固定術。內固定術應用時需要用固定的材料,請匯總包括骨板與螺釘等,該方式操作起來相對困難,且復雜,手術時間與愈合時間長,如操作不善容易出現各種并發(fā)癥[4]。與內固定術相比,外固定術具有操作簡單、手術時間短、愈合快,對患者的損害少,并發(fā)癥發(fā)生率低等優(yōu)勢[5]。本研究隨機將在我院就診的90例骨折患者作為參考,研究結果表明,研究組患者的總有療效為97.78%,對照組為88.89%,對比可知研究組具有一定的優(yōu)勢;且研究組患者的手術時間(20.41±3.1)min、愈合時間(17.65±5.2)d、切口大?。?.47±0.13)cm,要比對照組手術時間(42.1±7.6)min、愈合時間(31.3±8.6)d、切口大小(6.16±0.34)cm,要比對照組顯顯著。且研究組患者的并發(fā)癥發(fā)生率明顯要低于對照組,數據之間對比差異明顯(P<0.05)。綜上所述,在創(chuàng)傷骨科患者治療中選取外固定架術治療,具有明顯的優(yōu)勢,且臨床效果明顯,并發(fā)癥率低下,可有效推廣與應用。
參考文獻
[1]張典穎. 創(chuàng)傷骨科中西醫(yī)結合治療以及應用外固定架的臨床療效和體會[J].內蒙古中醫(yī)藥,2017,36(04):76-77.
[2]唐開華,李鑫. 外固定架在創(chuàng)傷骨科患者治療中的應用價值回顧性分析[J].世界最新醫(yī)學信息文摘,2017,17(22):29+24.
[3]潘朝舒. 外固定架在創(chuàng)傷骨科患者臨床治療中的應用價值研究分析[J].現代醫(yī)學與健康研究電子雜志,2017,1(04):73.
[4]付廣宇,張帆,應凱. 外固定架在創(chuàng)傷骨科患者中的臨床應用效果探析[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8,16(21):101-102.
[5]侯效正,史寶明,田繼暄,韓彥昆. 重視外固定架在創(chuàng)傷骨科中的應用及臨床療效研究[J].中國衛(wèi)生產業(yè),2014,11(34):180-181.
作者簡介:何建平,男,1971.07.漢,三峽大學臨床醫(yī)學本科,工作單位:武漢劉三屋中醫(yī)骨傷醫(yī)院,研究方向:創(chuàng)傷骨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