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淑亮
《趙州橋》這篇課文,介紹了隋朝的石匠李春設計和參加建造的趙州橋已經(jīng)有一千三百多年歷史,表現(xiàn)出了我國古代勞動人民杰出的智慧和才干。趙州橋是一座空腹式的圓弧形石拱橋,這種設計既減輕了橋身自重,節(jié)省材料,又便于排洪、增加美觀。像這樣的敞肩拱橋,歐洲到19世紀中期才出現(xiàn),比我國晚了一千二百多年。
風景如畫的石棚山和錦屏山之間,隔著一條又深又寬的桃花澗。多年來,住在石棚山的一群金絲猴、長尾猴無時無刻不想著到錦屏山游玩一番。但桃花澗擋住了去路,他們每天只能遙望著那些奇峰怪石出神,無法親身感受。
為了明年春游,看桃花、嘗鮮果,更為了樹立堂堂猴王的威望,猴王決定立即動工修座橋,并把任務交給了智商極高的長尾猴,要求他一定要把橋修好。
長尾猴接到任務后,去山林里找到了喜鵲,向喜鵲說明了情況。
“好啊,建橋是件好事情?!毕铲o說,“你回去就抓緊時間招兵買馬,準備石料,我這就去現(xiàn)場,看完以后把圖紙畫好?!?/p>
喜鵲經(jīng)過勘察,設計出了好幾種建橋方案,始終都不滿意。一天,喜鵲飛到一棵高大的白楊樹上,發(fā)現(xiàn)池塘里漂浮的王蓮寬大的葉子浮在水面上,有幾只猴子正在葉子上面來回跳躍,王蓮葉子卻絲毫沒有折斷。它完全靠一根莖支撐著葉面,在水波的起伏中飄然自若。
“我的設計圖紙出來啦。”喜鵲有了靈感,很快就設計出新穎別致的“葉式浮橋”。
“好美啊!”長尾猴拿到圖紙后,左看看,右瞧瞧,贊不絕口。
有了圖紙,長尾猴立即組織施工。他們不分白天黑夜,運土、堆石料、打樁、澆鑄……嘿,提前一個月便把這座“葉式浮橋”修好了。
“哇,太美啦!”過往的小動物們看到“葉式浮橋”以后,無不贊嘆。的確,這座“葉式浮橋”點綴在流水不絕的桃花澗上,成了兩山之間一道最亮麗的風景線。
這天,猴王搞了一個非常隆重的竣工慶典,《動物王國》的許多媒體記者聞訊從四面八方趕來,場面熱鬧非凡。
從此,石棚山上的一群金絲猴、長尾猴每天都無拘無束地在兩山之間穿梭往來……山林里的小動物們,像兔子、刺猬、狐貍、野獾等,也天天在橋上跑呀跳呀,做游戲,看風景,真是快樂。
王蓮是著名的觀賞植物,生長在水中。每棵王蓮,能生長20~30片碩大無比的圓葉子。葉子向陽的一面是淡綠色,十分光滑;背陽的一面是暗紅色,除了明顯的葉脈外,還生有長長的刺毛。它的花兒開得既大又美麗,果實圓球形,里面有數(shù)百粒像玉米粒的種子,可以當糧食吃。王蓮葉的直徑可迭1。5~2米,葉面浮力負荷重量可達40~70千克,在葉面上均勻地平鋪上重70千克的砂子,它仍能巍然不動呢!
1851年,英國花匠兼建筑師約琴發(fā)現(xiàn)浮在水面的王蓮,它的葉子背面有許多粗大的葉脈構(gòu)成骨架,其間連以鐮刀形橫隔。它的葉子里的氣室使葉穩(wěn)定地浮在水面上,葉子雖薄但有巨大的支撐力。約琴受到啟發(fā),設計了像王蓮的葉子那樣結(jié)構(gòu)的展覽大廳。這個以王蓮葉結(jié)構(gòu)設計的大廳建筑工程,以鋼和玻璃為原料,結(jié)構(gòu)輕巧,跨度大,立柱少,寬敞明亮,異常雄偉,被譽為“水晶宮”。
王蓮的葉子不是簡單地浮在水面,而是讓柔軟的莖把它與水底連在一起的,巨大的葉子像重心連在懸索上的板面,使它在水波的推逐中安然無恙。橋梁建造專家受王蓮葉子結(jié)構(gòu)的啟示,還設計出了一種獨特的“葉式浮橋”,這種浮撟仿佛一塊塊木板把重心連在懸索上一樣,雖然顫顫抖抖,可水沖不垮,浪打不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