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智力殘疾兒童父母親職壓力、社會支持和婚姻質量的關系研究*

        2019-10-13 06:17:28關文軍胡夢娟王春暉
        殘疾人研究 2019年4期
        關鍵詞:殘疾兒童智力婚姻

        關文軍 胡夢娟 王春暉

        前言

        親職壓力(Parenting stress)是指父母在其親子系統(tǒng)內所感受到的撫養(yǎng)壓力。這種壓力往往源自個體在履行為人父母角色時由于個人因素、子女因素、經濟因素或支持系統(tǒng)出現問題而引發(fā)的各種阻滯[1]。研究顯示,兒童殘疾的類型、嚴重程度和復雜性與父母的親職壓力水平及精神癥狀高度相關[2]。兒童的殘疾程度越重、類型越復雜,父母感知的親職壓力水平越高。相關研究進一步指出,長期處于高親職壓力水平的殘疾兒童父母體驗的焦慮、自責、挫折等消極情緒更多,也更容易導致他們的養(yǎng)育效能感降低[3-4],并誘發(fā)夫妻沖突和不良親子互動,影響其家庭功能和生活質量[5-6]。

        婚姻質量(Marital quality)是已婚者對其婚姻狀態(tài)的認知和體驗,良好的婚姻關系是家庭功能正常運行的基礎,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家庭的生活質量和家庭功能的完善程度[7]。諸多研究指出,殘疾兒童父母感知的親職壓力水平與婚姻質量顯著負相關,較高水平的親職壓力會導致殘疾兒童父母的婚姻質量嚴重下降。具體表現為高親職壓力體驗下的殘疾兒童父母離異率上升[8]、夫妻信任降低[9]、共處時間減少[10]、消極情感和沖突增加[11]等諸多方面,對夫妻雙方家庭中的和諧共處、共同應對外部壓力及承擔風險的能力也有較大沖擊。

        近年來,討論通過何種途徑改善殘疾兒童父母的婚姻質量或修復殘疾兒童父母的夫妻關系以提升殘疾兒童家庭的生活質量,成為殘疾兒童家庭治療中的熱門話題[12]。在眾多方法中,社會支持受到了較多學者和實踐者的關注。這是因為尋求社會支持是多數殘疾兒童家長在應對撫養(yǎng)壓力時經常使用的策略。那些受到來自朋友、家人和社會較多心理或物質支持的人,比受到較少支持的人身心更為健康。相關研究也證實,殘疾兒童家長獲得的社會支持程度與其親職壓力水平顯著負相關,與婚姻質量顯著正相關。具體表現為獲得更多社會支持的殘疾兒童父母,其所體驗的親職壓力有明顯緩解[13],且夫妻間婚姻關系的穩(wěn)固程度和應對風險的能力有較大提升[14]。

        以往研究發(fā)現,社會支持對壓力起著重要的調節(jié)效應或中介效應:一方面對壓力起緩沖作用,為處于壓力狀態(tài)下的個體提供保護,另一方面對維持個體良好的情緒體驗和執(zhí)行功能也具有重要意義。這提示我們,社會支持可能在殘疾兒童父母親職壓力和婚姻質量二者間的關系中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是殘疾兒童父母在應對高水平親職壓力時婚姻質量的有效保護因素。但就目前研究來看,社會支持之于殘疾兒童父母婚姻質量的保護性作用的具體方式和路徑還不明了,即社會支持在殘疾兒童父母親職壓力和婚姻質量間起調節(jié)作用還是中介作用,鮮有學者對此開展分析討論。類似的研究中,對于社會支持保護性作用機制的探討也多有分歧,例如關文軍等(2015)探討了殘疾兒童家長社會支持與親職壓力和生活質量的關系,結果發(fā)現社會支持在親職壓力和生活質量間起部分中介作用[15];李靜(2015)的研究則顯示,社會支持在親職壓力源與親職壓力之間發(fā)揮調節(jié)作用[16]。Lu等(2018)針對孤獨癥兒童父母的研究也表明,社會支持既可以調節(jié)父母的壓力,也可以緩和父母的壓力對生活滿意度的影響[17]。本研究選取智力殘疾家長為調查對象,旨在調查和分析智力殘疾兒童家長親職壓力和婚姻質量特點及其關系的基礎上,進一步探討社會支持這一保護性因素在親職壓力和婚姻質量間的具體作用機制,以期為殘疾兒童家長的婚姻關系咨詢和家庭功能恢復提供指導和建議。

        1.研究方法

        1.1 研究對象

        采用方便抽樣法,在我國多個省市的特殊教育學校中對智力殘疾兒童父母進行問卷調查。共發(fā)放350份問卷,剔除無效問卷后,共獲得有效問卷282份,有效率為80.6%。其中智力殘疾兒童父親162人,母親188人,分別占46.29%和53.71%;智力殘疾兒童父親平均年齡為38. 22±5.19歲,母親平均年齡為37.11±4. 01歲。

        1.2 研究工具

        1.2.1 親職壓力指標簡表

        本研究使用臺灣學者任文香(1995)翻譯并修訂的親職壓力指標簡表(Parenting Stress Index-Short Form,簡稱PSI-SF)測量殘疾兒童父母的親職壓力水平[18]。PSI-SF包括親職愁苦、親子互動失調及困難兒童3個子量表,共36個條目。問卷采用Likert 5級計分法,1表示“非常不同意”,5表示“非常同意”,分數越高代表感受親職壓力的程度越嚴重。問卷具有良好的信度和結構效度。本研究中,該問卷的Cronbachα系數為0.93,各條目在該維度上的載荷均大于0.40,親職愁苦、親子互動失調及困難兒童的Cronbachα系數分別為0.90,0.82,0.86;采用結構方程進行模型驗證,主要的擬合指標分別為:χ2=df=4.93,CFI=0.92,TLI=0.89,NNFI=0.93,GFI=0.89,RMSEA=0.08。

        1.2.2 Olson 婚姻質量問卷

        使用Olson 婚姻質量問卷[19](ENRICH)中的婚姻滿意度分量表測量殘疾兒童父母的婚姻質量。問卷共 10 個項目,適用于已婚夫妻。采用 5 點計分,1 表示“非常不同意”,5 表示“非常同意”,得分越高代表父母的婚姻滿意度越高。本研究中問卷的α系數為0.86。

        1.2.3 社會支持評定量表

        采用肖水源編制的社會支持評定量表[20],該量表共10個條目,包括3個維度(客觀支持、主觀支持和對社會支持的利用度)。10個條目計分之和即為社會支持總分,總分越高表示得到的社會支持越多。本研究中,該量表的α系數為0.74。驗證性因素分析指標分別為:χ2=df=3.97,CFI=0.90,TLI=0.88,NNFI=0.94,GFI=0.91,RMSEA=0.07,表明該量表在本研究中具有良好的測量學指標。

        1.3 共同方法偏差的控制

        由于本研究在調查時對同一被試使用了三個問卷來進行調查,因此可能出現由同一被試報告導致的共同方法偏差問題,故需對樣本數據進行共同方法偏差的檢驗[21]。采用Herman單因素檢驗法將親職壓力、社會支持和婚姻質量問卷的所有項目一同納入進行了探索性因素分析,在未旋轉情況下共提取出了21個主成分,第一個主成分解釋了總方差變異的25.23%,小于40%的臨界標準,可以認為本研究不存在明顯的共同方法偏差。

        1.4 數據的收集和處理

        由經過培訓的特殊教育學校教師擔任主試,使用統(tǒng)一指導語,以班級為單位,借召開家長會之機以團體施測方式收集問卷;采用 SPSS19.0 和Amos22.0 軟件包對數據進行管理和分析。

        2.研究結果

        2.1 智力殘疾兒童父母親職壓力、婚姻質量和社會支持的描述性統(tǒng)計及差異比較

        首先對智力殘疾兒童父母的親職壓力、婚姻質量和社會支持情況做描述性統(tǒng)計分析,結果顯示,殘疾兒童父母的親職壓力總分普遍較高。進一步對智力殘疾兒童父母在親職壓力、婚姻質量、社會支持量表上的得分進行F和t檢驗,比較他們在撫養(yǎng)智力殘疾兒童過程中感知到的親職壓力、婚姻質量和獲取的社會支持差異,結果見表1。

        表1 智力殘疾兒童家長對親職壓力、婚姻質量和社會支持感知的差異(M±SD)

        續(xù)表

        表1顯示:(1)智力殘疾兒童父母感知的親職壓力、婚姻質量和社會支持總分無顯著差異(p>0.05);(2)智力殘疾女童父母在困難兒童維度上感知的壓力水平顯著高于男童父母(p<0.05);(3)家庭月收入對智力殘疾兒童父母親職壓力的影響明顯,具體表現為隨著家庭月收入增高,智力殘疾兒童父母感知的壓力水平逐漸下降,且高收入者與低收入者有顯著差異(p< 0.001);(4)撫養(yǎng)獨生子女的智力殘疾兒童父母和撫養(yǎng)非獨生子女的智力殘疾兒童父母感知的親職壓力總分、婚姻質量總分和社會支持總分無顯著性差異,但在親職互動失調這一維度,撫養(yǎng)獨生子女的智力殘疾兒童父母感知的壓力水平要顯著低于撫養(yǎng)非獨生子女的智力殘疾兒童父母(p<0.01);(5)城鎮(zhèn)和農村智力殘疾兒童父母感知的親職壓力、婚姻質量和社會支持總分無顯著差異(p>0.05)。

        2.2 親職壓力和社會支持對智力殘疾兒童父母婚姻質量的預測作用

        采用皮爾遜相關分析法考察智力殘疾兒童父母的親職壓力、社會支持與婚姻質量的相關,結果(表2)顯示:(1)親職壓力和婚姻質量之間顯著負相關(r= - 0.33,p<0.01),說明智力殘疾兒童父母感知的親職壓力越大,他們感知的婚姻質量越差;(2)親職壓力和社會支持間呈顯著負相關(r= -0.23,p<0.01),說明智力殘疾兒童父母感知的社會支持越小,他們感知的親職壓力就越大;(3)社會支持和婚姻質量之間呈顯著正相關(r=0.30,p<0.01),說明智力殘疾兒童父母感知的社會支持越高,婚姻質量就越高。進一步采用回歸分析方法來考察親職壓力對婚姻質量的預測作用,結果見表2。

        表2 智力殘疾兒童父母親職壓力、社會支持和婚姻質量的相關

        表2結果顯示,殘疾兒童父親感知的親職壓力對其自身的婚姻質量有顯著的負向預測作用(β=-0.39,p<0.001),殘疾兒童母親感知的親職壓力對自身感知的婚姻質量也有顯著的負向預測作用(β=-0.47,p<0.001)。另外,在控制了殘疾兒童性別、家庭月收入等變量之后,進一步考察殘疾兒童父親感知的親職壓力對殘疾兒童母親親職壓力的預測作用,結果發(fā)現,母親感知的親職壓力不僅可以顯著預測自身婚姻質量(β=-0.31,p<0.001),還能顯著預測殘疾兒童父親婚姻質量(β=-0.23,p<0.001),而父親感知的親職壓力僅能預測自身婚姻質量。

        2.3 社會支持在親職壓力和婚姻質量間的調節(jié)效應檢驗

        參考溫忠麟等人(2005)關于調節(jié)效應的分析方法[22],采用分層回歸的方法考察社會支持在智力殘疾兒童父母感知的親職壓力對他們婚姻質量影響中的作用。首先,將智力殘疾兒童父母在親職壓力、社會支持和婚姻質量量表上的得分去中心化(即變量觀測值減去其均值),然后將社會支持作為調節(jié)變量,通過回歸方程檢驗社會支持在智力殘疾兒童父母感知的親職壓力與婚姻質量中的調節(jié)作用,結果顯示(表3),社會支持的調節(jié)效應不顯著。

        2.4 社會支持在親職壓力和婚姻質量間的中介效應檢驗

        根據中介效應檢驗的程序,先檢驗親職壓力對婚姻質量的直接效應,然后檢驗加入中介變量后模型的擬合情況及各路徑系數的顯著程度(表4)。直接效應分析結果顯示:親職壓力直接作用于婚姻質量的路徑系數顯著(r=-0.34,SE=0.08,p<0.001),模型總解釋率R2= 0.21;加入社會支持作為中介變量后(圖1),親職壓力與社會支持(r=- 0.32,SE=0.09,p<0.001)之間的路徑系數顯著,且親職壓力與婚姻質量之間的路徑系數變小但仍然顯著(r= - 0. 24,SE=0.08,p<0. 001),模型總解釋率R2=0.27,相較于直接效應有明顯提升。這說明社會支持在親職壓力與婚姻質量之間起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應值 ab = 0.09,中介效應占總效應的比值為(0.32×0.32)/0.34=0.2749,即中介效應占總效應的30.11%。

        表3 社會支持的調節(jié)效應檢驗表

        表4 結構方程模型主要擬合指數值

        圖1 以社會支持為中介變量的中介模型圖

        3.討論與分析

        3.1 智力殘疾兒童父母感知的親職壓力特點

        本研究發(fā)現,智力殘疾兒童父母對親職壓力的感知和體驗普遍較高,父親和母親之間沒有顯著差異,說明父母感知的親職壓力具有高度的一致性。從具體數據來看,母親感知的親職壓力水平略高于父親,這可能與母親在家庭中所扮演的角色有關。在中國文化中,傳統(tǒng)的性別角色與分工導致了承擔兒童撫養(yǎng)和教育責任的差異?!澳兄魍馀鲀取钡哪J阶屇行酝ǔR越洕熑螢橹鲗?,是家庭經濟收入的主要承擔者,而女性則被看作家庭天然的照顧者,承擔了兒童撫養(yǎng)和照顧的主要責任。尤其在撫養(yǎng)和教育殘疾兒童的過程中,母親所承擔的任務和責任通常遠大于父親,這可能會加劇母親對撫養(yǎng)殘疾兒童親職壓力的感知和體驗。

        本研究還發(fā)現,智力殘疾兒童父親在親子互動失調這一維度感知的壓力水平要顯著高于母親,這可能與父親長期專注于解決撫養(yǎng)殘疾兒童帶來的經濟壓力,而在親子關系方面投入較少,缺乏和殘疾兒童的互動有關系。此外,研究還發(fā)現,家庭收入的高低對智力殘疾兒童父母親職壓力的感知有重要影響,表現在月收入高于9000的智力殘疾兒童家庭其父母親職壓力的感知顯著低于9000元以下的組別,這可能與撫養(yǎng)殘疾兒童所需要的經濟支持有關。相關研究也顯示,收入影響殘疾兒童父母的親職壓力感知和體驗[23],同時也是殘疾兒童父母的社會支持和親職壓力間顯著的調節(jié)變量[24]。一般而言,殘疾兒童家庭除了需要承擔殘疾兒童日常生活和教育的經濟壓力之外,還需要為殘疾兒童提供康復訓練方面的額外支出。因此,較之于收入較低的家庭,收入較高的家庭面臨的經濟壓力會更小,父母所感知的親職壓力也就相對較小。

        另外,本研究還發(fā)現,在困難兒童維度上,智力殘疾女童的父母感知的壓力水平顯著高于男童家長。這可能與兒童行為問題的性別解釋偏見有關。在大多數社會文化中,男孩往往被期許具有冒險、獨立、自主精神,女孩往往被期許具有良好的教養(yǎng)、有禮貌,情緒情感豐富等[25],因此,同樣是問題行為,男孩可能會被視為正常,而女孩則受到更多不良的回應與對待。最后,本研究還討論了撫養(yǎng)獨生子女的智力殘疾兒童父母和撫養(yǎng)非獨生子女的智力殘疾兒童父母感知的親職壓力和婚姻質量的差異,結果發(fā)現,只有在親子互動失調這一維度,撫養(yǎng)獨生子女的智力殘疾兒童父母感知到的壓力水平顯著低于撫養(yǎng)非獨生子女的智力殘疾兒童父母,這可能與父母在撫養(yǎng)一個孩子和兩個孩子上的時間與精力分配有關。

        3.2 親職壓力和社會支持對婚姻質量的影響

        本研究發(fā)現,親職壓力和婚姻質量之間顯著負相關,說明智力殘疾兒童父母感知的親職壓力越大,他們感知的婚姻質量越差;社會支持和婚姻質量之間呈顯著正相關,與親職壓力呈顯著負相關,說明智力殘疾兒童父母感知的社會支持越高,親職壓力則越小,婚姻質量就越好。此結果提示我們,有效的社會支持不僅可以降低殘疾兒童家長的親職壓力水平,還可以提升殘疾兒童家長的婚姻質量。

        采用回歸分析方法進一步考察親職壓力對婚姻質量的預測作用,結果發(fā)現殘疾兒童父母感知的親職壓力對其自身的婚姻質量有顯著的負向預測作用;另外,在控制了殘疾兒童的性別、家庭月收入等變量之后發(fā)現,母親感知的親職壓力不僅可以顯著預測自身的婚姻質量,還能顯著預測殘疾兒童父親的婚姻質量,而父親感知的親職壓力僅能預測自身的婚姻質量。這說明,殘疾兒童父親的婚姻質量不僅受到自己感知的親職壓力的影響,同時也受到殘疾兒童母親感知的親職壓力的影響;而殘疾兒童母親的婚姻質量只會受到自身感受到的親職壓力的影響。這可能與傳統(tǒng)文化中男性更加被期待獨自承擔壓力,而女性則更傾向于通過言語或非言語行為向丈夫進行表達以獲取男性支持,從而達到減輕自身壓力的目的有關[26]。在此背景之下,男性不僅需要面對源自自身感知的親職壓力對婚姻質量的影響,還需要對來自女性的壓力進行反應和解釋。換言之,男性大多數時候會選擇獨自承受壓力,而女性則往往會將自身的婚姻壓力傳遞給丈夫,進而影響丈夫感知的婚姻質量。

        3.3 社會支持的保護性作用機制

        獲取社會支持可以修復夫妻關系,提高婚姻質量,這在大多數研究中均已經證實。但作為一種保護性因素,在夫妻雙方面臨壓力事件時,社會支持如何起作用從而改善殘疾兒童父母的婚姻質量,相關研究并未給出答案。社會支持理論認為,社會支持的作用機制主要存在兩種模式,即主效應模式(The main-effect model)和緩沖器模式(The buffeting model)[27]。主效應模式認為,增加社會支持水平,就能有效提升個體健康水平;緩沖器模式則指出,當個體面臨壓力事件時,社會支持不是直接提升個體健康水平,而只是起到提升個體應對壓力的能力,進而緩沖壓力事件對個體健康水平的影響。但這種緩沖作用到底是通過調節(jié)還是中介方式起作用,針對不同主題的相關研究結果并不一致。本研究結果顯示,社會支持在殘疾兒童父母的親職壓力和婚姻質量間的調節(jié)作用不顯著,而部分中介作用顯著。這說明,在殘疾兒童父母的親職壓力和婚姻質量之間,通過增加社會支持并不能直接降低壓力水平,提升婚姻質量。社會支持在二者之間起作用的方式以提升父母的壓力應對能力,進而緩沖親職壓力對婚姻質量的影響為主。其原因可能在于:一方面在面對撫育壓力和困難時,尋求社會支持是殘疾兒童家庭常用的策略,來自親人和朋友的支援不僅可以有效減輕撫養(yǎng)殘疾兒童帶來的生活壓力和心理壓力,還可以為他們的婚姻關系提供保護和支持;另一方面,社會支持本身對個體身心發(fā)展還具有普遍的增益作用[28],不僅可以促進殘疾兒童父母提高撫養(yǎng)兒童的能力,還能有效提升殘疾兒童父母對抗和抵御壓力的能力,進而保護婚姻關系和婚姻質量免遭破壞。

        該結果提示我們,雖然親職壓力很多時候會引發(fā)殘疾兒童父母消極的情緒或以某種形式應對,但并非所有的壓力都會導致婚姻質量的降低。社會支持在親職壓力感知與婚姻質量之間存在顯著的部分中介作用,積極獲取社會支持就能有效防止親職壓力進一步影響夫妻關系和婚姻質量。這一結果對婚姻治療也具有積極的啟示——為殘疾兒童家庭提供社會支持可以作為改善殘疾兒童父母婚姻關系和婚姻質量、恢復家庭功能的重要干預變量。

        4.研究主要結論

        第一,智力殘疾兒童父母感知的親職壓力、婚姻質量和社會支持總分無顯著差異,但在困難兒童維度上女童父母感知的壓力水平顯著高于男童父母;高收入與低收入家庭對親職壓力的感知有顯著差異,婚姻質量感知無顯著差異。

        第二,撫養(yǎng)獨生子女的智力殘疾兒童父母和撫養(yǎng)非獨生子女的智力殘疾兒童父母感知的親職壓力和婚姻質量的整體水平無顯著性差異,但在親職互動失調維度,撫養(yǎng)獨生子女的智力殘疾兒童父母感知的壓力水平顯著低于撫養(yǎng)非獨生子女的智力殘疾兒童父母。

        第三,智力殘疾兒童母親感知的親職壓力不僅可以顯著預測自身的婚姻質量,還能顯著預測父親的婚姻質量,而父親感知的親職壓力僅能預測自身婚姻質量。

        第四,社會支持在親職壓力和婚姻質量間起部分中介作用,社會支持的調節(jié)效應不顯著。

        猜你喜歡
        殘疾兒童智力婚姻
        婚姻是一門溝通課
        好日子(2022年3期)2022-06-01 06:22:34
        給這些孩子一個溫馨的世界——寶雞對殘疾兒童“應救盡救”
        當代陜西(2019年23期)2020-01-06 12:18:02
        婚姻中要“看見”彼此
        好日子(2018年9期)2018-01-28 10:49:06
        智力闖關
        智力闖關
        農村殘疾兒童教育康復保障的問題與對策
        中國民政(2016年9期)2016-05-17 04:51:33
        殘疾兒童康復機構少水平低
        那場猝不及防的婚姻 外一篇
        湛江文學(2015年10期)2015-01-03 08:06:37
        歡樂智力谷
        西部貧困地區(qū)殘疾兒童基礎教育研究
        亚洲欧洲成人a∨在线观看| 99亚洲乱人伦精品| 亚洲人妖女同在线播放| 青青草小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av无码成人精品区狼人影院| 欧美国产日本高清不卡| 人妻av一区二区三区av免费| 97超碰中文字幕久久| 97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男同| 成人做受视频试看60秒| 亚洲黄视频| 日韩精品中文字幕综合| 全亚洲高清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熟女www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av综合av一区二区三区 | 在线天堂av一区二区| 高潮潮喷奶水飞溅视频无码|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电影| 中文字幕亚洲精品人妻| 日产一区日产2区日产| 日本真人做人试看60分钟 | 在线观看一区二区女同| 日本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视频播放| 婷婷五月深深久久精品| 国产午夜三级一区二区三|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成人| 日本女优激情四射中文字幕| 绝顶潮喷绝叫在线观看| 亚洲国际无码中文字幕| 国产三级伦理视频在线| 在线观看免费日韩精品| 玩弄放荡人妻少妇系列| 日本高清不在线一区二区色| 亚洲中文字幕第15页| 国产精品泄火熟女| 亚洲男人精品| 国产成人高清亚洲一区二区| 婷婷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v| 久久久久亚洲av无码观看| 最近亚洲精品中文字幕| 日韩有码中文字幕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