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海報設計的綜合性要求設計師不單單要有對于的設計審美能力,除此以外還需要設計師有“思想”,枯山水的景觀極致精簡抽象,使得它本體的美感需要觀賞者自身去思考和頓悟,因此可以為海報設計提供寶貴靈感。
關鍵詞:枯山水;禪意;海報設計一;“枯山水”與“禪宗”
一、“枯山水”的特點
枯山水源于日本,多見于禪宗寺院。顧名思義,枯山水并沒有水,是干枯的庭院山水景觀,有些枯山水甚至排除了草木??萆剿撎ビ谥袊膱@林藝術,很大程度上貫穿著日本“朝花夕落”以及對于“島嶼生存憂患”的意識,充滿了對生命早逝的悲哀,以及大和民族對“死寂”的世界觀。佛教的觀點,其實也是一種依托,可以這樣思考,同是大乘佛教的中國園林,同是“一花一世界”的抽象理念的寺廟園林,中國人的園林充滿了中國美學中“天人結(jié)合”理念,因此具有較濃重的生命意識、現(xiàn)實主義精神和功利色彩,是喜樂的;日本人對于“死亡”的崇敬就使得枯山水多少帶有一點悲觀色彩,這是二者最為典型的區(qū)別。
二、“枯山水”對于“禪宗”的繼承與發(fā)展
枯山水作為一種美學范疇它吸收了禪宗的宗教內(nèi)核。眾所周知宗教的發(fā)展離不開一個讓其信徒找到一個超越現(xiàn)實中自身的點,“頓悟”是禪宗理念中最核心的理念,“頓悟”是什么一種境界,我們普通人當然不得而知,然而通過一定的視覺與生理引導,我們卻能真實地感覺到“禪意”,這便是枯山水的意義與魅力所在了。
三、“禪意”美學
(一)“禪意”設計
“禪意”是一門廣博的學科,從禪文化中誕生了許多的設計理念與手法,禪意設計更加傾向于人們的精神世界,禪意設計通過簡化煩瑣的裝飾結(jié)構(gòu),從而更加接近設計所表達的本質(zhì)。在禪意設計中設計更加關注人本身,而不是設計的形態(tài)。在禪意設計中不會使用過于妖艷的顏色,而是以黑白與柔和的灰色調(diào)居多。在材質(zhì)的選擇中,多以自然原料為主,所以禪意設計是一種樸實、真誠的設計。無印良品是一個典型的禪意設計,它貼近與禪宗的“寂,空,禪”等哲學思想,并結(jié)合現(xiàn)代設計方法。其產(chǎn)品呈現(xiàn)出濃郁的現(xiàn)代禪意風格,給人以純凈自然之感。所以無印良品在眾多的百貨公司中脫穎而出,走向全世界。
(二)“枯山水”中的“禪意”設計
枯山水園林風格代表的山水景觀主要由石頭和沙子組成例如,它通常看起來像一個白色的沙子或卵石作為一個水面,如果有一座橋被放在上面,那么隱喻的就是下面是水。日本的花園是建造在有山有水的地方,但是在勝山勝水的枯山水庭院出現(xiàn)以后,不用水就能夠美化環(huán)境。這就體現(xiàn)了禪意設計中“簡”理念。設計的優(yōu)劣需要通過使用者的信息反饋來做評價,只有在滿足功能需求上才能談更深層次的美學觀,從枯山水中折射出的人性化理念值得我們借鑒與發(fā)揚,只有建立和諧的人與自然的環(huán)境共生觀,才能打造出真正的精神作品。
四、海報設計中的“枯山水”
(一)枯山水中的“禪意”在現(xiàn)代招貼設計中的體現(xiàn)
海報設計的綜合性要求設計師不單單要有對于的設計審美能力,除此以外還需要設計師有“思想”,要有文化底蘊的沉淀。枯山水中的“禪意設計”為多個設計領域提供了新的思路。日本的很多海報設計人員都受到了枯山水的影響,以至于現(xiàn)代海報招貼設計中孕育了“禪意”風格的海報設計形式,其設計作品總能蘊含深深的哲理,在確保美觀與所需傳遞信息不流失的情況下,大幅加深作品的深度,這便是禪意海報設計的魅力所在。禪宗那“本自天然”的設計理念,使得海報設計呈現(xiàn)出一種樸實無華的美感特征,在傳播基礎招貼主題信息的同時,添加了更多的文化韻味,使招貼更富有深度。
(二)枯山水中的“空”設計手法在現(xiàn)代招貼設計中的體現(xiàn)
“枯山水”的設計中大量的使用了“空”的概念。在枯山水園林中以沙比作水,以石比作山,這種萬物存于“念”中的思維方式很是突出?!翱铡笔且环N象征,一種對于事物理念的升華,這種理念在現(xiàn)代招貼設計中也可以被運用。從日本設計大師勝井三雄的作品中,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許多這種“空”的運用,他經(jīng)常從有形之物上來體現(xiàn)無形之精神,以求心靈達到返璞歸真的境界。質(zhì)樸恬靜中透露著無窮的韻味,具有一種自然而粗獷的生命張力,體現(xiàn)了大和民族那崇尚清澈質(zhì)樸、簡潔脫俗的藝術氣質(zhì)。事實上枯山水與現(xiàn)代招貼藝術的結(jié)合并非偶然,而是一種藝術韻味繼承,高層次的審美必將可以影響很多領域,枯山水借以獨特的藝術魅力影響深遠。枯山水的表現(xiàn)形式不借助華麗的裝飾,而是大面積的留白,借“空白”來留給人無限的遐想,而這點恰恰與現(xiàn)代招貼中的留白觀點不謀而合。
參考文獻:
[1]陳永常.現(xiàn)代印刷技術[M].北京:北京化學工業(yè)出版社,2003.
[2]魏來.設計密碼[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0.
[3]李淑琴,吳華堂.書籍設計[M].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2010.
[4]郭曉曄.“新”時代的“慢”設計[J].飾,2008(3):20-23.
[5]洪昭光.慢生活[M].吉林:吉林科學技術出版社,2008.
作者簡介:丁尚大,華北理工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