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屆進入、減速、著陸與上升(EDLA)技術全國學術會議在青島召開
8 月5 日,第七屆進入、減速、著陸與上升(EDLA)技術全國學術會議在青島成功開幕。本屆大會由中國宇航學會返回與再入專業(yè)委員會主辦,北京空間機電研究所、青島市科學技術局承辦,北京航天長征飛行器研究所、青島市市北區(qū)人民政府、青島海麗雅集團有限公司聯(lián)合協(xié)辦。
本次會議共收到論文92 篇,來自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北京空間飛行器總體設計部、北京航天長征飛行器研究所、東南大學、哈爾濱工業(yè)大學、南京航空航天大學等34 家單位的130 名代表參加了會議。
大會開幕式上,神舟飛船首任總設計師、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戚發(fā)軔院士進行了大會致辭。他對EDLA 技術的發(fā)展進行了總結和展望,闡明了EDLA 技術對于人類探索太空、開發(fā)資源的重大意義。
北京空間機電研究所孫昕副所長向青島海麗雅集團有限公司黃濤主任贈送了“嫦娥四號”模型,感謝海麗雅集團有限公司在航天器減速、著陸垂掛吊索研發(fā)方面付出的努力。
第一天的大會報告共邀請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申麟研究員、北京空間飛行器總體設計部吳學英研究員、北京空間機電研究所王立武主任、青島海麗雅集團有限公司技術中心黃濤主任等11 位專家,圍繞重復使用運載器發(fā)展、月球背面軟著陸關鍵技術、航天器回收著陸系統(tǒng)發(fā)展、特種化纖繩纜技術在航天領域的應用等技術領域做了大會特邀報告。為期3 天的會議,航天界的專家學者共做了65 份報告,并進行分組交流討論。
北京空間機電研究所是我國唯一從事航天器回收與著陸技術工作的研制單位,自1959 年以來,承擔了我國所有衛(wèi)星和飛船的回收任務,以及大部分導彈和無人機的回收任務,以高質量、高安全、高可靠的品質確保了神舟系列飛船的安全返回。肩負著引領我國EDLA 技術發(fā)展和創(chuàng)新的重任,作為中國宇航學會返回和再入專業(yè)委員會掛靠單位,北京空間機電研究所有責任,也有義務積極參與和推動EDLA 技術的發(fā)展。研究所將以EDLA會議為平臺,以不斷提升EDLA 技術為已任,攜手廣大科研工作者,實現(xiàn)EDLA 技術的新跨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