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威 黃用軍 何志力 駱年紅
深圳市歐博工程設計顧問有限公司
伴隨著粵港澳大灣區(qū)發(fā)展規(guī)劃綱要塵埃落定,一個比肩國際一流的世界級灣區(qū)城市群逐漸呈現(xiàn)。作為粵港澳大灣區(qū)“全球最大會客廳”的超級地標,深圳國際會展中心展館總占地面積約148萬m2,室內(nèi)展覽總面積約50萬m2,整體建成后將成為全球最大的展館。設計意象為“巨龍攜祥云”,以會展中心的19座展廳為祥云,長約1 750m的中央廊道為龍身,南北登錄大廳為龍爪,“巨龍”于“祥云”之上翱翔。
如此超大、復雜的建筑對結構設計提出了挑戰(zhàn)。結構設計師采用鋼結構實現(xiàn)了跨度和高度的要求,同時提高了空間品質(zhì)和空間自由度,也實現(xiàn)了建筑的力度和美感。
展廳是深圳國際會展中心的核心,承擔著主要展覽功能。深圳國際會展中心共有19個展廳,分別為16個2萬m2的標準展廳、1個5萬m2的超大展廳(17號展廳),滿足各種展覽(如特大型車展、家具展、器械展)的使用要求;以及2個2萬m2的多功能展廳(18號、20號展廳),滿足會議、宴會、體育賽事、演藝活動等功能使用要求。除此之外,展廳在發(fā)生災害的時候,也可作為臨時避難場所和應急場所。19個展廳造型流線起伏,匯成“祥云”。
結構師從建筑流線造型出發(fā),配合大跨度空間的展覽需求,同時結合消防系統(tǒng)、排水系統(tǒng)、空調(diào)系統(tǒng)等功能要求,形成現(xiàn)有的展廳結構體系。
標準展廳平面尺度為209.5m×108m,兩個展廳之間寬33m,展廳高26m。原中標方案為沿長向起伏的屋面形態(tài),但由于屋頂起拱方向存在嚴重排水隱患,在不影響整體屋面效果的情況下,深化設計時將原方案展廳屋面造型進行了90°旋轉,使屋面沿著展廳短邊方向起伏,以滿足建筑排水的要求,同時結合展廳大跨度的要求,最終確定了展廳的結構形式(圖1,2)。
結構采用完全擬合建筑外形的單曲立體桁架為結構基本受力單元。結構主體二、三層及屋面層均采用鋼結構框架體系,上部曲面屋蓋則為鋼柱支撐屋頂?shù)牧Ⅲw桁架體系,99m跨度的主桁架跨中矢高為7m,桁架間距18m,共9榀桁架;兩個展廳之間跨度為42m,采用桁架連續(xù)、框架連續(xù)的結構布置,形成了連續(xù)、清晰的結構體系,符合抗連續(xù)倒塌的要求(圖3)。
17號展廳實際是將兩個標準展廳合二為一,其展覽面積近5萬m2,可滿足各類非常規(guī)的超大規(guī)模展覽需求,如航空展、船舶展等,也可開展大規(guī)模群眾性文體活動。展廳尺寸為209.5m×249m,將是全世界規(guī)模最大、配套最齊全、科技含量最高的展廳(圖4)。17號展廳的屋蓋造型與標準展廳類似,短向跨度達209.5m,為了減小其結構跨度,同時兼顧展廳屋頂開啟的消防要求,在展廳中央增設了4×4個承重柱,同時滿足建筑與結構的要求,可謂一舉兩得。
1 標準展廳原結構體系(長邊方向起伏)
2 標準展廳現(xiàn)結構體系(短邊方向起伏)
3 正在建設中的標準展廳
4 正在建設中的17號展廳
5 正在建設中的深圳國際會展中心
6 正在建設中的南接待大廳段
17號展廳的主體二、三層及屋面層均采用鋼結構框架體系,上部曲面屋蓋利用鋼柱支撐屋頂立體桁架,主桁架為209.5m方向3跨立體空間桁架,主桁架跨中矢高9m;次桁架為立體桁架的81m跨度,桁架跨中矢高7m,共18榀桁架及立體桁架的60m跨度,桁架跨中矢高7m。
18號展廳主要作為會議、宴會功能使用,其西側會議區(qū)共2層,層高為8m,局部三層為貴賓接待區(qū),東側為單層大空間展廳和局部2層的廚房配套;20號展廳主要作為體育賽事展廳使用,展廳為單層大空間,8m標高局部設置看臺以適應體育賽事功能的觀演需求,東西兩側為相應的配套功能和商務招待。
18號展廳和20號展廳因多功能的需求,在標準展廳同一空間結構下附加了次結構。18號展廳東側的宴會廳需大跨度空間,采取鋼柱支撐平面桁架,跨度為73.5m,桁架跨中矢高為3.8m;20號展廳設有演出觀眾席,鋼結構框架按照觀眾席斜度布置,給予觀眾最好的觀演體驗。
中央廊道屋蓋造型流線起伏,一條長1 750m的中央廊道匯成“巨龍”之勢?!熬摭垺睘椤跋樵啤倍鴣恚醒肜鹊莱袚麄€會展中交通樞紐的重要角色,沿主動線依次排列19個單層展廳。為實現(xiàn)人貨分流,使布展、觀展、撤展組織高效清晰,中央廊道貫穿從地下二層至地下一層(8m標高)的各個空間,將南入口、南北登錄大廳和19個展廳組織成一個整體。
由此,中央廊道的屋蓋最終確定為鋼結構空間網(wǎng)殼結構體系,網(wǎng)殼結構兼有桿件結構和薄殼結構的主要特性,受力合理,可以實現(xiàn)較大的跨度。作為典型的空間結構,網(wǎng)殼結構合理的曲面可以使結構力流均勻,具有較大的剛度,變形小,穩(wěn)定性高,節(jié)省材料。同時,網(wǎng)殼結構與建筑造型完美融合,既能表現(xiàn)建筑的靜態(tài)美,又能通過平面和立面的切割以及網(wǎng)格、支撐與桿件的變化表現(xiàn)動態(tài)美。
中央廊道下部結構為正常的鋼結構梁柱結構,結合建筑功能,利用結構分縫及滑動支座的特性,使得中央廊道與各大展廳及登錄大廳有效連接,從而起到交通樞紐的作用(圖5~8)。
一個成功的建筑,不僅要有令人震撼的空間,也要有令人驚嘆的細節(jié)。深圳市國際會展中心作為灣區(qū)的標志性建筑,不僅需要呈現(xiàn)出流暢、協(xié)調(diào)的整體設計,作為建筑結構一體化設計中的重中之重,細節(jié)更是我們要著重考慮的問題。精細化的設計需要從設計的精細度和對施工的預判兩方面來進行。設計的精細度是指圖紙制作的精細程度,施工的預判是指提前對施工中可能出現(xiàn)的問題進行判斷,從而在設計階段就將其解決。
7 正在建設中的中廊展廳連接段
8 中廊實景
9 現(xiàn)場施工中的鋼管柱
10 現(xiàn)場施工中的鑄鋼節(jié)點
深圳國際會展中心作為一個建筑結構設計協(xié)調(diào)度很高的建筑,結構工程師也需要在設計過程中時刻關注細節(jié),一方面緊密地與建筑專業(yè)協(xié)同配合,基于建筑、結構共同的Rhino軟件平臺,高效率地完成建筑模型、結構模型與結構圖紙的實時同步更新;另一方面,高效交流與溝通也十分重要,發(fā)現(xiàn)問題及時解決,最終實現(xiàn)結構和建筑的完美結合。
實踐證明,結構構件在表現(xiàn)建筑美感方面不可或缺,在鋼結構建筑中,結構構件幾乎成為了美的“主角”,因此精致也應當成為結構設計需求的代名詞。
深圳國際會展中心大多數(shù)鋼柱及桁架構件均采用鋼管,除了能給人一種結構尺度感之外,也能增加有效的使用空間(圖9)。鋼管的強度較高,具有安全可靠性高、使用壽命長并能夠抵御一定地震烈度的破壞等特點,既增加了建筑的空間,又減少了工程用鋼量。
由于展廳鋼柱與屋蓋桁架的連接分叉節(jié)點和中央廊道的樹狀結構節(jié)點等形狀較為復雜,因而采用能滿足節(jié)點設計要求的鑄鋼相貫節(jié)點。鋼節(jié)點的整體澆鑄成型,避免了相貫焊接帶來的應力集中,同時也避免了許多鋼結構措施的采用,實現(xiàn)光滑連貫,對建筑的表達效果也非常有利(圖10)。
深圳國際會展中心項目的鋼結構施工是該工程的重難點,也是建筑效果的保證。利用通用有限元軟件Abaqus完善施工模擬分析,并主要通過以下部分進行過程配合、總體控制:1)配合施工單位進行深化設計,并審核深化設計,提升整體項目的質(zhì)量;2)(桁架)加工、相貫節(jié)點加工以及彎扭構件等與鋼結構施工單位協(xié)調(diào),保證建造總體效果;3)構件需進行高空原位安裝,大型設備對走道的承載力有著較高要求,當樓板不滿足設備行走時,提供結構加固方案,有效減少加固措施,縮短工期。
建筑結構一體化協(xié)調(diào)且精細化的設計,成就了深圳國際會展中心這座地標性建筑,可謂結構成就建筑之美,建筑展現(xiàn)結構之精妙。通過這次實踐,我們也深刻感受到只有建筑與結構緊密配合,才能創(chuàng)造出更多高品質(zhì)的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