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語】
所謂側面描寫,又叫間接描寫,它是相對于正面描寫而言的,是指在文學創(chuàng)作中,對主人公周圍人物或環(huán)境的描繪。清代文學家劉熙載在《藝概·詩概》中說:“山之精神寫不出,以煙霞寫之;春之精神寫不出,以草樹寫之?!边@句話正道出了側面描寫的作用。那么如何進行側面描寫,為我們的作文增彩呢?
【寫作指津】
技法一:用社會環(huán)境為人物出場做鋪墊
社會環(huán)境描寫指的是對特定的時代背景及人物生活環(huán)境的描寫。它所描寫的范圍可大可小,大至整個社會、整個時代,小至一個家庭、一處住所。描寫的內容可以是室內陳設、當?shù)氐娘L土人情、時代氣氛等。社會環(huán)境的描寫應具有濃郁的地域風土特色。在我們平時的作文中,不需要大段的社會環(huán)境描寫,只需要一兩句話,為人物出場做鋪墊。如《變色龍》的開篇寫道:“四下里一片沉靜。廣場上一個人也沒有。商店和飯館的門無精打采地敞著……門口連一個乞丐也沒有?!蓖怀隽死渎涫挆l的社會現(xiàn)象,為下文警官胡亂斷案交代了陰暗的社會背景。
技法二:用自然環(huán)境奠定文章感情基調
自然環(huán)境描寫包括人物活動的時間、地點、季節(jié)、氣候以及景物等,對表現(xiàn)人物身份、地位、行動,表達人物心情,渲染氣氛等都具有重要作用。在作文中,往往用自然環(huán)境描寫來奠定感情的基調。如聶華苓的文章《親愛的爸爸媽媽》中的第一段:“凄風。苦雨。天昏。地暗。”連用了四個句號,不僅僅是描寫天氣,更是渲染氣氛,天地也與人同哀。這樣的開頭,讓讀者一開始就感受到無限悲哀的氛圍,烘托了300個孩子被納粹殺害的慘劇。
技法三:用典型景物烘托人物心情或推動情節(jié)發(fā)展
外界景物往往影響人物,景物描寫有烘托人物心情的作用。描寫景物要和人物活動緊密聯(lián)系在一起,做到水乳交融,對接無痕。當然,在寫人記事的文章中,一般不作大段渲染,以免弱化了人物,沖淡了主題。如莫懷戚在《散步》中描寫一家人出門散步時寫道:“這南方的初春的田野!大塊兒小塊兒的新綠隨意地鋪著,有的濃,有的淡;樹上的嫩芽兒也密了;田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著水泡兒……這一切都使人想著一樣東西——生命?!闭宫F(xiàn)了一幅生機盎然的春日美景,孕育著生命的活力與希望,渲染了恬淡、安靜、美好的氣氛,烘托出作者與家人散步時寧靜、幸福的心情,表現(xiàn)了作者對生活、家人的熱愛。
技法四:用他人的行動襯托主要人物
人不可能獨立于人群之外,記敘文中適時對周圍人的肖像、語言、動作、神態(tài)、心理等方面進行描寫,來襯托主要人物,能起到綠葉襯紅花、烘云托月的藝術效果。運用人物襯托法要注意:對周圍人的描寫,不能面面俱到,要根據(jù)需要選擇一兩個方面,點到即可,不可喧賓奪主。如《社戲》在月夜歸航中寫道:“連夜?jié)O的幾個老漁夫,也停了艇子看著喝采起來?!币詽O夫的“喝彩”,側面襯托阿發(fā)、雙喜等小伙伴們劃船技術高超,表現(xiàn)了孩子們月夜歸航途中的喜悅心情。
在周圍人物眾多,且參差不齊時,亦可用甲的神態(tài)、乙的語言、丙的動作等,綜合起來襯托主人公。如《范進中舉》一文中對范進中舉時的側面烘托就相當精彩。一寫眾人的看法:“原來新貴人歡喜瘋了?!币徽Z點破發(fā)瘋的原因。二寫為范進治瘋:報錄人出主意,提出治病的藥方——打掉范進的歡喜,只說并不曾中;胡屠戶執(zhí)行,打范進的嘴巴,并兇神似的說:“該死的畜生!你中了甚么?”瘋是歡喜得“痰”迷心竅,是心病,治心病就是從側面烘托出范進中毒之深,醉心于科舉、功名而不可自拔,這就從深一層次進行揭露。三寫胡屠戶打范進嘴巴時眾人和鄰居的反應:忍不住地笑。三個方面從不同角度刻畫了范進追求功名利祿可憐、可鄙、可悲、可笑的形象。
總之,側面描寫作為記敘文寫作的一種藝術手法,能有效補充正面描寫之不足,增強語言藝術的表現(xiàn)力,其技法遠不止以上所述。只要在平時作文時有意識地加強訓練,嫻熟駕馭,我們的作文定會增光添彩!
【閱讀鏈接】
側面描寫在現(xiàn)代文閱讀理解中經常出現(xiàn),通常情況下,一篇文學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刻畫,多采用正面描寫與側面描寫相結合的手法來實現(xiàn)。那么,如何在答題時準確定位作者使用的是正面描寫還是側面描寫呢?
直接通過對人物的肖像、動作、神態(tài)、心理等方面的描寫,去表現(xiàn)人物的性格、技能和品行,則是正面描寫(直接描寫)。對于這一類問題的答題技巧,則可直接根據(jù)文中的表達內容進行賞析,如“……這些描寫生動傳神,一讀便能感受到人物所具有的……特點(精神品質)”。
側面描寫則是指通過對所要描寫對象周圍的人、事、景、物進行描寫,來反映、襯托被描寫的主要對象,也就是說,作者寫文章時,不把筆墨用在要寫的對象上,而是通過描寫有關的旁物,來間接地烘托所要描寫的對象(所要描寫的對象不出場),所以這種方法也叫間接描寫、暗示手法或暗寫。對于這一類問題的答題技巧,則可通過旁物來加以闡述,如“通過景物烘托(或人物對話等),塑造人物……的形象(或間接表現(xiàn)出人物的……性格),增強人物的立體感”。
除此之外,側面描寫的答題技巧還包括“以物襯物”“以物襯人”“以人襯人”等形式,酌情分析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