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樹棟
蟲咬性皮炎是指昆蟲叮咬人類皮膚而引起的炎性皮膚病。本病又稱為“丘疹性蕁麻疹”,主要與節(jié)肢動物的叮咬引起,春、夏、秋季多見。由于昆蟲種類的不同和機體反應性的差異.可引起叮咬處不同的皮膚反應。一般為紅色水腫性丘疹,中央可有小水皰,黃豆大小,好發(fā)于暴露部位和腰周。現(xiàn)介紹本病的外治驗方四則如下,供參考。
1.鮮馬齒莧60克,洗凈后搗爛敷于患處,并用手反復揉搓。每日3次,連用3天為1個療程。
2.苦參10克,黃柏6克,冰片3克,75%酒精100毫升。將苦參、黃柏研成粗末,冰片研成細末,一起裝入干凈玻璃瓶內,再倒入酒精,密封瓶口。每日晃動瓶子3次,使藥物充分溶解。浸泡5天后.用雙層紗布過濾去渣,取上清液備用。使用時用棉簽蘸藥液適量涂搽患處.每日3~5次,3天為1個療程。治療期間停用其他外用藥物。
3.取新癀片適量.研成細末,用食醋調成稀糊狀外涂患處,每日1~2次。一般用藥1天后癢痛感減輕.連用3天為1個療程。
4.六神丸10粒,研末后用食醋或溫開水調成糊狀.涂于患處,每日3次。一般用藥1天后癢痛感減輕.連用3天為1個療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