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心草
我這個(指揮棍)還拿到手上嗎?我覺得好像拿著這個道具,還稍微自然一點。因為大家知道,我平常都是這樣的背對觀眾,腦海里邊只是音樂。但是當(dāng)我轉(zhuǎn)過身來的時候,我將用我的語言來跟大家分享一些我的感受,所以可能會有語無倫次的時候,請大家見諒。
那么既然今天我們的主題是音樂,我建議不妨我們先聽一段音樂,從音樂聲中開始我們今天的交流,好嗎?
沒有任何的旋律,就這么一下一下,一共六下。剛才這段音樂是我非常鐘愛的中國作品之一,是我國著名作曲家徐振民教授根據(jù)唐朝詩人張繼的《楓橋夜泊》所有感,然后寫下的同名叫交響音畫《楓橋夜泊》。有人能對應(yīng)上嗎?哪一句詩?夜半鐘聲,是不是鐘聲兩個字。而且他說的這個姑蘇城外寒山寺,一定是很遠(yuǎn)的地方。那么鐘聲由遠(yuǎn)到近,又由近到遠(yuǎn),是不是非常形象。
下一個片段,可能比這個稍微難一點。大家聽到什么沒有?剛才我聽這邊有一位同學(xué)說了一個烏啼,大家說的是烏啼嗎?對。一只鳥一定是從樹上飛起來的,又那邊,所有的鳥,嘩就散了,是不是像一幅畫一樣,所以它叫音畫。我們想象一幅傳統(tǒng)的山水畫,然后突然這畫面活了,變成我們以前的早年的動畫片呀什么的,是不是有這樣的感受。我拿這首作品讓大家欣賞一下,因為是我們的中國的音樂,所以離大家更近一些。
我的工作里面無非就是,在我的指揮棒下面有交響樂、有歌劇兩大類的藝術(shù)類型。咱們先說交響樂,交響樂到底是什么?當(dāng)然如果要欣賞交響樂,這個門檻說實話,還是比我們經(jīng)常聽到的一些流行歌曲,稍稍要有些難度。因為什么呢?交響樂是作曲家集他們這些年所學(xué)到的所有的理論知識,一個功底的一個見證和他們的一個天賦的見證,更重要的一個思想的見證。所以他們在寫作的時候,是很復(fù)雜的。你要想深入進(jìn)去,你先要把它拆開。我所說的拆開,那么可能就是要做的功課,作曲家的背景、他是為了什么事情去寫的。我們就不像欣賞普通流行歌曲,它一唱出來我們就懂了,可能要通過別人講解,然后知道了一點兒以后,再去聽,好像聽明白了。那么再深入地去聽,得到了一些享受。再去聽,可能得到了一些啟發(fā)。
比方說大家都知道的貝多芬的《第五交響曲》,副標(biāo)題有人知道嗎?《命運交響曲》。大部分人在欣賞音樂課的時候會啟發(fā)大家說:聽,命運的敲門聲。行了,所有人腦子里邊全是命運的敲門聲了。當(dāng)然這是一種入門的一種啟示,讓你能夠走進(jìn)來。大家不妨再去想想別的,我們除了命運的敲門聲,還有什么呀,對吧。那么每一個人聽到什么就是什么,自己去藏在自己的心里邊,可能連互相交流的必要都沒有。音樂沒有對錯,只有感受不同而已。音樂就是那么個人、個性、那么自我,這個就是交響樂。
那么我記得大概在某一個時期,突然人們給交響樂或者歌劇安上了兩個名詞:一個叫高雅音樂,還有一個詞大家記得嗎?嚴(yán)肅音樂。我非常反對把這兩個詞安到我們這門藝術(shù)的頭上,音樂類型、音樂種類各式各樣,不能說誰高雅誰低俗。流行音樂難道就低俗嗎?不是。只有我們才高雅嗎?我覺得這個是把我們和真正的大眾,真正的時代隔了一堵墻,這兩個名詞。其實古典音樂,它寫的是 classicalmusic,難 道classical music就只能翻譯成古典音樂嗎?classical還有另外一種意思是經(jīng)典。所以我覺得你在心目當(dāng)中,把它作為一種經(jīng)典的音樂最為恰當(dāng)。而且有很多的經(jīng)典音樂,比方說像大家每年都看到的,維也納新年音樂會上面所演奏的大部分,都是約翰·施特勞斯家族的作品。其實我告訴大家,施特勞斯的音樂在那個時候是算流行音樂的,只不過它經(jīng)過了時代的篩選,留到了現(xiàn)在,成為了一個經(jīng)典音樂。那么也就是說,任何一個國家,任何一個時代,流行音樂的存在是必然的,而且是社會需求的。因為流行音樂是代表一個時代,而我們說的古典音樂,它就像一條歷史的長河,可能在各個時期欣賞它的人并不多。但是只要人類存在,它就一定會存在,所以這是我對不同音樂的一點個人的理解。
那么音樂是全人類的,是最無障礙的一種交流,無所謂你在哪個國度,無所謂你是什么民族,音樂就能夠把全世界的人民連在一起,是最好的一種交流辦法,是一個橋梁。所以音樂我覺得它的使命就是和平。早在兩百年多年以前,我今天一直在說貝多芬,他為什么偉大?他在專業(yè)上的學(xué)術(shù)上偉大,而且在他的思想上。在他那個時候,他腦海里邊就浮現(xiàn)出他的理想,全世界人民團(tuán)結(jié)在一起,大家相親相愛成兄弟。大家知道這句詞是哪里來的嗎?德國詩人席勒的詞,貝多芬譜曲的《歡樂頌》。我剛才說了,音樂的使命是什么,音樂的使命要音樂家去完成,我們的使命就是用全世界最美妙的音樂,最沒有障礙的一個交流工具,去把全世界的熱愛和平的人們都聚在一起。就像貝多芬、席勒筆下的,大家相親又相愛,互相成為兄弟,和平地相處下去,讓這個世界越來越美好,我覺得這就是音樂家的使命。
那么現(xiàn)在我對音樂的理解,我對音樂的感受,就到這里,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