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冬妮 谷匯琳 董夢雨
[摘 ? ? ? ? ? 要] ?調查來自中國石油大學(北京)克拉瑪依校區(qū)2017級非英語專業(yè)本科生的英語詞匯學習策略。受訪者自愿參加中國石油大學(北京)克拉瑪依校區(qū)2017級非英語專業(yè)本科生的英語詞匯學習策略項目的調查研究。調查結果顯示:學生普遍接受了反復朗讀、記憶前后綴、通過發(fā)音、形近等方式記憶背誦英語詞匯,但在詞匯學習策略的運用水平上,不同學生存在差異,部分學生對自己目前的英語詞匯學習掌握的水平與期望之間存在較大差異。
[關 ? ?鍵 ? 詞] ?非英語專業(yè);英語詞匯;學習策略
[中圖分類號] ?G645 ? ? ? ? ? ? ? ? ? [文獻標志碼] ?A ? ? ? ? ? ? ? ? ?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9)18-0170-02
多年來,有關英語詞匯學習方法的討論是我國有關英語學習研究中最重要的一環(huán)。而涉及英語詞匯學習的相關研究與探討也被廣泛認為是英語學習研究中的重點和難點,在我國多年的英語教學研究中,英語詞匯學習策略的研究一直被認為是中國學生接受英語教育的重中之重。因此,對英語詞匯學習策略的分析和探討,可以幫助非英語專業(yè)的本科學生掌握行之有效的英語詞匯記憶方法,進而提高學生對英語詞匯學習的重視程度,轉化學生以往對英語詞匯學習不夠重視的觀點,增強學生在英語詞匯學習中的自主性。同時,本項研究也可以在英語教學方面為廣大英語工作者提供經(jīng)驗以供英語詞匯教學參考。針對本項研究中發(fā)現(xiàn)的一系列問題,筆者進行了分析和探討并根據(jù)發(fā)現(xiàn)的問題給出了一些建議。在有關英語詞匯學習策略的研究領域,國內外許許多多的學者進行了一系列深入的研討與總結。本次調查研究對來自中國石油大學(北京)克拉瑪依校區(qū)2017級非英語專業(yè)本科生進行了問卷調查。
一、研究方法
(一)調查對象
本次研究的調查對象是中國石油大學(北京)克拉瑪依校區(qū)2017級非英語專業(yè)本科生,分別來自石油工程、經(jīng)濟、會計以及俄語等專業(yè)的學生。
(二)調查工具
本次調查采用問卷調查的形式,調查問卷的內容大致分為三個模塊,由個人基本信息、對英語詞匯學習的態(tài)度和對英語詞匯學習的基本策略的選擇三個部分組成。為了確保本次調查研究的相關結果的準確性,作者對本次調查所采用的調查問卷事先進行了預測,并根據(jù)受訪者的相關反饋對所采用的調查問卷進行了一系列的修正、改進。此次調查研究的問卷采取單選與多選結合方式,從三大類、四小類等七個方面對受訪者進行調查。根據(jù)筆記的記錄頻率的不同,筆記策略可分為頻繁利用和不頻繁利用兩大類。針對各項英語詞匯學習策略的研究,研究者要求被調查者從“滿意—比較滿意—不太滿意—不滿意”中選出與自身情況相匹配的選項,確保調查結果的準確性、客觀性。
(三)調查過程
本次調查為期三個月經(jīng)歷了前期與后期兩次調查,調查結果在已有的成果上不斷進行完善,最后在進行科學數(shù)據(jù)分析后得出相應的調查結果。
二、結果與討論
(一)英語詞匯學習觀念及掌握情況
問卷問題以四級通過率為例,對受訪者的英語詞匯掌握情況進行了劃分,從圖1中我們能清楚地看出在受訪者中,四級成績大多集中426~480分之間,詞匯掌握水平集中在2000~3500詞。大多數(shù)受訪者的英語基礎保持在高中階段英語詞匯積累水平,在進入大學學習階段后沒有較為明顯的英語詞匯的增加和提升。有關此類現(xiàn)象,較為集中地出現(xiàn)在非英語專業(yè)本科生的英語學習中。導致此類問題的原因,筆者分析有以下幾種:(1)受訪者在進入大學學習生活后,英語學習要求發(fā)生變化,一部分學生逐漸放棄了高中英語學習的習慣,與此同時沒有形成適合大學本科階段的英語學習方法,英語學習的自主性較弱,缺乏強有力的英語學習監(jiān)督,導致英語能力水平停滯不前。(2)在大學本科學習階段,非英語專業(yè)的本科學生自身專業(yè)對英語學習沒有較高要求,英語學習不能與自身專業(yè)進行良好的結合和運用,由此導致大學階段的英語學習沒有對高中階段的英語學習起到良好的延續(xù)和銜接作用。(3)在大學本科階段的英語學習方面沒有得到自身良好的復習和鞏固,在本次調查研究中我們發(fā)現(xiàn)只有少數(shù)非英語專業(yè)的本科學生在進入大學學習階段后依然保持按時記憶單詞并復習鞏固已學過的單詞的習慣。而大多數(shù)學生對英語詞匯的學習還停留在高中積累的水平上沒有很大提高。
另外,在英語學習目的導向研究上有以下發(fā)現(xiàn):在英語學習目的與觀念上大多數(shù)學生集中在以未來發(fā)展導向作為英語學習的目的,在調查非英語專業(yè)本科生學習英語詞匯的原因中,42%的受訪者學習英語的目的是為了將來找到更好的工作,追求自身更好的前途發(fā)展。因此,這類受訪者中部分學生英語學習潛能較為明顯,能夠將目標轉化為動力,我們將這類受訪者劃歸為社會需求導向型。25%的受訪者屬于無明確目的式的英語學習,這一類受訪者并沒有很明確的學習英語的目標,對英語學習是否對自身能力有所提高并沒有較為清晰的概念,正因如此,在調查中這類受訪者存在部分學生缺乏英語學習的動力,英語學習信心較弱的情況,我們把這類受訪者劃歸為無目的學習導向型。還有18%和15%的受訪者期待通過英語的學習證明自身能力以及本身對英語學習存在較大興趣。這一類的受訪者英語學習目的明確,學習自主性、積極性較強,也較為容易獲取在英語學習中的滿足感,因此我們將這類受訪者劃歸為個人興趣導向型。
(二)英語詞匯學習策略
為了能更深入地討論與研究英語詞匯學習策略與受訪者學習成果間所存在的問題,筆者對非英語專業(yè)本科生英語詞匯學習策略的研究結果進行了進一步的分析與討論。(見下表)
從表中我們可以看出,受訪者對英語詞匯記憶策略的各種方法都有涉獵,但是不同英語水平的受訪者在英語詞匯記憶策略的選擇上有所不同。英語詞匯掌握較少、英語成績相對較差的受訪者對詞匯記憶策略的使用較少,而受訪者中英語成績相對較好的受訪者更趨向于多種方式的詞匯記憶策略。由此得出結論,詞匯的理解與掌握是英語學習的基礎,對此方面運用程度的不足是阻礙學生進一步提高英語水平的主要障礙。
三、結論與建議
調查結果顯示,受訪者在英語詞匯學習上的認知不足,存在英語學習目的不明確,對英語詞匯學習重視程度不夠的情況。學生普遍存在對英語及英語詞匯學習的積極性不足,甚至一些學生產(chǎn)生對英語詞匯學習的畏懼心理,這些都是阻礙學生英語學習能力提升的重要因素。在使用詞匯學習策略方面,受訪者既普遍采用多種詞匯記憶的方法,同時也不反對“死記硬背”機械式的英語詞匯學習方法。相比較而言,英語水平較好的受訪者更傾向于多種詞匯記憶策略,而英語水平較差的受訪者則使用詞匯記憶策略的方式較為單一化。
針對上述問題,筆者提出了三點建議:(1)在日常英語學習及相關教學活動中,教師應積極引導學生采取多種、復合式的英語詞匯記憶策略,在學生自身英語學習能力和水平范圍之內,引導其找到符合自身的英語詞匯記憶策略的學習方法。(2)教師在幫助學生英語學習的過程中要提高針對性,不能用“一把尺子”衡量所有學生的英語學習水平,而要對一些英語學習存在困難的學生進行情緒上的疏導,幫助其制定屬于自己的英語詞匯學習計劃。(3)重視英語詞匯在特定場景中的應用,把英語詞匯的積累落實在英語學習的方方面面,強化學生對詞匯的記憶,增強學生英語學習的自信心。
參考文獻:
[1]Nation,L.S.P.Teaching and Learning Vocabulary[M].New
York:Newbury House,1990.
[2]Cohen,Andrew D.Language Learning;Insights for Learners,Teachers and Researchers[M].Rowley,Mass:Newbury House Pub-lishers,1990.
[3]Krashen ,Stephen.We acquire vocabulary and spelling by
reading:additional evidence for the input hypothesis[J].Modern language Journal,1989(73):440-464.
[4]文秋芳.英語學習策略論[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1996.
[5]劉津開.英語詞匯學習研究報告:猜詞策略與素質能力培養(yǎng)[J].西安外國語學院學報,2001(4).
編輯 馮永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