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良民
(中鐵十八局集團隧道工程有限公司,天津300222)
成都紅星路南延線下穿隧道由框架段、船槽段和擋墻段構成??蚣懿糠植捎萌N結構斷面形式,其中隧道南側和北側采用單箱雙室矩形框架結構,核心區(qū)段采用多層框架結構,核心區(qū)以南段采用單箱三室矩形框架結構。
在本文中以多層框架結構為例介紹高支模施工技術。
多層框架結構F-1 層頂板厚度1.2m,底板厚度1.5m,中墻厚度0.6m,側墻厚度0.9-1.1m(0.9m、1.1m) ,多層框架結構段支架搭設高度6.5m;F-2 層主線管廊中隔板厚度0.5m,底板厚度1.8m,側墻1.5m。如圖1-1 多層框架結構段橫斷面示意圖
主體結構施工順序為墊層施工→底板及底板以上70cm 側墻施工→側墻及頂板施工。詳見圖2-1。
圖1-1 多層框架結構段橫斷面示意圖
圖2-1 主體多層框架結構施工順序示意圖
側墻模板采用(1830×915×18mm)膠合板,接縫采用硬拼接縫。
豎向次楞采用100×100mm 方木,間距300mm;橫向主楞采用ф48×3.5mm 鋼管,間距600mm。
穿墻高強螺桿(直徑14mm)采用全絲扣、止水加強型 (PN-300 型止水環(huán)外徑 40mm,厚度10mm),對拉螺栓采用雙螺帽進行緊固;墻體上部拉桿間距 60(豎向)×60cm(縱向)、中部加密為 50×60 cm、下部加密為 45×60 cm。具體詳見圖 3-1、圖3-2、圖 3-3。
圖3-1 外墻模板支設示意圖
固定模板用的螺桿緊靠模板處預埋塑料方塊或2cm 厚擠塑板。拆除模板后,鑿出塑料方塊或擠塑板,用手持切割機在拉筋的根部切除拉筋,后采用防銹漆涂刷拉筋頭,留下的凹槽采用高標號抗?jié)B微膨脹砂漿封堵密實,確保拉筋頭的保護層厚度不小于1cm,并在墻體迎水面(拉筋凹槽處理面)均勻涂刷一層聚氨酯防水涂料。
中墻的穿墻螺桿外套1.8cmPVC 管,拆除模板及拉桿后,采用水泥砂漿將孔洞填充密實。
圖3-2 中墻模板支設示意圖
圖3-3 墻模板立面、剖面圖
碗扣式鋼管支架搭設的工藝流程為:結構底板準備→安放墊板→安放底座→豎立管、安裝橫桿組成方框→縱向裝橫桿加立管至需要長度→安裝斜撐→鋪腳手板→設置安全防護設施→預檢。
(1)以主體結構混凝土底板為基礎,在結構底板上通長鋪設墊木(寬 200mm×厚50mm)。
(2)拉線,安放底座。同一側底座應在一條直線上,應保持底座在同一水平線上,少量高差用可調支座調整。
(3)距地面高度300mm 設置掃地桿(每根立桿都布設)。立好橫向內外側兩根立管,裝兩根橫向水平桿,其步距1.2m,形成一個方框。搭設好掃地桿后,緊跟搭設底部水平剪刀撐。
(4)底部立管應選用長度規(guī)格不同的立管間隔搭設,使接頭錯開。
(5)模板支撐架在外側周圈從底到頂連續(xù)設置豎向連續(xù)式剪刀撐,中間在縱橫向每隔10m 左右設由下至上的豎向連續(xù)式剪刀撐,其寬度控制在4-6m 內,并在豎向剪刀撐頂端、中部和掃地桿處各設置一道水平剪刀撐;水平剪刀撐寬度和縱橫向豎向剪刀撐對齊并連續(xù)。
剪刀撐的斜桿與地面頂緊,夾角在45°~60°之間;
剪刀撐的搭接長度不得小于100cm,并用兩個旋轉扣件分別在離桿端不小于10cm 處進行固定。
墻體模板采用膠合板 (1830×915×18mm) 做面板。
Φ48×3.5mm 鋼管主楞間距(cm):60;100*100mm方木次楞間距(cm )30。
M14 高強對拉螺栓間距(cm):墻體拉桿共分3種形式,上部 60(豎向)×60cm(縱向)、中部加密為50×60cm、下部加密為 45×60cm,。外墻拉桿安裝PN-300 型止水環(huán)(外徑 40mm,厚度 10mm)。
側墻模板吊運到位→安裝墻模臨時撐桿→穿墻螺栓 (外墻螺桿加止水環(huán))→安裝另一側墻?!惭b雙排鋼管背楞→擰緊對拉螺栓→支設斜撐→校正垂直度→墻頂拉通線校正平直度→檢查模板根部位置、縫隙并加以調整→模板預檢。
(1)模板支設前,應將墻底部施工縫處砼鑿毛,剔除表面浮漿直到見到石子為止,檢查墻模板安裝位置的定位基準面墻線及墻模板編號。
(2)將一側預拼裝墻模板按位置線吊裝就位,固定斜撐,使其穩(wěn)定坐落于基準面上。安裝墻體高強對拉螺栓,對拉螺栓采用雙螺帽進行緊固,且外墻安裝 PN-300 型止水環(huán) (外徑 40mm,厚度10mm),安裝完畢后清掃模內雜物。
(3)以同樣方法就位另一側墻模板,使穿墻螺栓穿過模板并在螺栓桿端套上螺母,然后調整兩塊模板的位置和垂直,與此同時調整斜撐角度,合格后固定斜撐,緊固全部穿墻螺栓的螺母。模板安裝接縫部位必須嚴密,接縫處采用膠布封口,并用5×10cm 木方貼緊釘住,防止漏漿。
(4)模板安裝完畢后,全面檢查螺栓、斜撐是否緊固、穩(wěn)定,模板拼縫及下口是否嚴密。
(5)在支設墻模板時,在墻兩側彈出模板位置控制線,定位準確,保證模板支設好后剛好與兩側線齊,并且澆筑砼,拆除模板后,墻上下施工縫處水平成一條線。
主體結構側墻模板體系采用次楞方木+主楞鋼管+高強對拉螺桿支撐+斜撐。
次楞 100×100mm 方木間距 (mm):300,主楞Φ48×3.5mm 鋼管間距(mm):600;
穿墻螺栓間距(mm): 墻體上部間距600(豎向)×600 (縱向),中部加密為 500×600, 下部加密為450×600;
高強對拉螺栓:直徑(mm) M14,外墻拉桿安裝PN-300 型止水環(huán)(外徑 40mm,厚度 10mm);
側墻模板采用膠合板(1830×915×18mm)做面板。(模板厚度計算取值考慮實際情況有下差,取值15mm)。
圖6-1 墻模板設計簡圖
按《建筑施工計算手冊》8.2 節(jié),新澆混凝土作用于模板的最大側壓力,按下列二個公式計算,并取二式中的較小值:
其中γ——混凝土的重力密度,取24.000kN/m3;
t——新澆混凝土的初凝時間,取2.000/h;
V——混凝土的澆筑速度,取2.500m/h;
H——模板計算高度,取6.060m;
β1——外加劑影響修正系數(shù),取1.200;
β2——混凝土坍落度影響修正系數(shù),取0.850。
分別計算得 17.031 kN/m2、145.44 kN/m2,取較小值17.031 kN/m2作為本工程計算荷載。
計算中采用新澆混凝土側壓力標準值F1=17.031kN/m2;
傾倒混凝土時產(chǎn)生的荷載標準值F2=3kN/m2。
面板為受彎結構, 需要驗算其抗彎強度和剛度。根據(jù)《建筑施工計算手冊》,強度驗算考慮新澆混凝土側壓力和傾倒混凝土時產(chǎn)生的荷載;撓度驗算只考慮新澆混凝土側壓力。計算的原則是按照楞木的間距和模板面的大小,按支撐在次楞上的三跨連續(xù)梁計算。
圖6-2 面板計算簡圖
1.抗彎強度驗算
彎矩計算公式:M=0.1q1l2+0.117q2l2
其中,M——面板計算最大彎矩(N·mm);
l——計算跨度(次楞間距): l =300.0mm;
新澆混凝土側壓力設計值q1: 1.2×17.031×0.9×0.9=16.544kN/m;
傾倒混凝土側壓力設計值q2: 1.4×3.00×0.9×0.9=3.402kN/m;
面 板的最大彎矩 :M =0.1×16.544×300.02+0.117×3.402×300.02= 1.84×105N·mm;
面板抗彎強度驗算: σ = M/W<f
其中,σ——面板承受的應力(N/mm2);
M——面板計算最大彎矩(N·mm);
W——面板的截面抵抗矩:
W = bh2/6= 600×15.0×15.0/6=2.25×104 mm3;
f——面板截面的抗彎強度設計值(f=13.000N/mm2);
面板截面的最大應力計算值:σ = M/W =1.84×105 / 2.25×104 =8.19N/mm2;
面板截面的最大應力計算值 σ =8.19N/mm2小于面板截面的抗彎強度設計值 [f]=13N/mm2,滿足要求。
2.抗剪強度驗算
計算公式:V=0.6q1l+0.617q2l
其中,V——面板計算最大剪力(N);
l——計算跨度(次楞間距): l =300.0mm;
混凝土側壓力設計值 q1: 1.2×17.031×0.90×0.90=16.554kN/m;
傾倒混凝土側壓力設計值q2: 1.4×3.00×0.90×0.90=3.402kN/m;
面 板 的 最 大 剪 力 :V = 0.6×16.554×300 +0.617×3.402×300 = 3609.4N;
截面抗剪強度必須滿足:τ= 3V/(2bhn)≤fv
其中,τ——面板截面的最大受剪應力(N/mm2);
V——面板計算最大剪力(N):V=3609.4N;
b——構件的截面寬度(mm):b=915mm;
hn——面板厚度(mm):hn=15.0mm;
fv——面板抗剪強度設計值(N/mm2):fv=1.500 N/mm2;
面板截面的最大受剪應力計算值:τ=3×3609.4/(2×915×15)=0.395N/mm2;
面板截面抗剪強度設計值: [fv]=1.500N/mm2;
面板截面的最大受剪應力計算值τ=0.395/mm2
小于面板截面抗剪強度設計值 [τ]=1.5N/mm2,滿足要求。
3.撓度驗算
根據(jù)《建筑施工計算手冊》,撓度計算公式:ν=0.677qL4/(100EI) ≤[ν]=L/400
其中,q——作用在模板上的側壓力線荷載: q= 17.03×0.9 = 15.327N/mm;
l——計算跨度(次楞間距): l=300mm;
E——面板的彈性模量: E=9500N/mm2;
I——面板的截面慣性矩:I=90×1.5×1.5×1.5/12=25.313cm4;
面板的最大允許撓度值:[ν]= L/400= 300/400=0.75 mm;
面板的最大撓度計算值: ν= 0.677×15.327×3004/(100×9500×2.5313×105) = 0.35 mm;
面板的最大撓度計算值: ν=0.35mm 小于面板的最大允許撓度值 [ν]=0.75mm,滿足要求。
(一)次楞直接承受模板傳遞的荷載,按照均布荷載作用下的三跨連續(xù)梁計算。
本工程中,次楞采用木方,寬度100mm,高度100mm,截面慣性矩I 和截面抵抗矩W 分別為:
W =10×10×10/6= 166.6 cm3;
I = 10×10×10×10/12= 833.3cm4;
圖6-3 次楞計算簡圖
1.次楞的抗彎強度驗算
次楞最大彎矩公式計算:M=0.1q1l2+0.117q2l2
其中,M——次楞計算最大彎矩(N·mm);
l——計算跨度(主楞間距): l =600.0mm;
新澆混凝土側壓力設計值q1: 1.2×17.03×0.9×0.90=16.544kN/m;
傾倒混凝土側壓力設計值q2: 1.4×3.00×0.9×0.90=3.402kN/m;
次楞的最大彎矩:M =0.1×16.544×600.02+0.117×3.402×600.02= 7.389×105N·mm;
次楞的抗彎強度應滿足公式:σ = M/W<f
其中,σ ——次楞承受的應力(N/mm2);
M——次楞計算最大彎矩(N·mm);
W——次楞的截面抵抗矩,W=1.66×105mm3;
f——次楞的抗彎強度設計值; f=13.000N/mm2(松木);
次楞的最大應力計算值:σ =7.389×105/1.66×105 =4.438N/mm2;
次楞的抗彎強度設計值: [f]= 13N/mm2;
次楞的最大應力計算值σ = 4.438N/mm2 小于次楞的抗彎強度設計值[f]=13N/mm2,滿足要求。
2.次楞的抗剪強度驗算
最大剪力按均布荷載作用下的三跨連續(xù)梁計算,公式如下:
V=0.6q1l+0.617q2l
其中,V——次楞承受的最大剪力;
l——計算跨度(主楞間距): l =600.0mm;
混凝土側壓力設計值 q1: 1.2×17.031×0.9×0.90=16.544kN/m;
傾倒混凝土側壓力設計值q2: 1.4×3.00×0.9×0.90=3.402kN/m;
次楞的最大剪力:V = 0.6×16.544×600+ 0.617×3.402×600= 7215.26N;
截面抗剪強度必須滿足公式:τ=3V/(2bh0)
其中,τ——次楞的截面的最大受剪應力(N/mm2);
V——次楞計算最大剪力(N):V = 7215.26N;
b——次楞的截面寬度(mm):b = 1000.0mm ;
hn——次楞的截面高度(mm):h0 =1000.0mm ;
fv——次楞的抗剪強度設計值 (N/mm2):fv =1.500 N/mm2;
次楞截面的受剪應力計算值:
τ =3×7215.26/(2×100.0×100.0×2)=0.54N/mm2;
次楞截面的受剪應力計算值 τ =0.54N/mm2小于 次楞截面的抗剪強度設計值fv=1.5N/mm2,滿足要求。
3.次楞的撓度驗算
撓度驗算公式:ν=0.677ql4/(100EI)≤[ν]=l/400
其中,ν——次楞的最大撓度(mm);
q——作用在次楞上的線荷載 (kN/m): q =17.03×0.30=5.11 kN/m;
l——計算跨度(主楞間距): l =600.0mm ;
E——次楞彈性模量 (N/mm2):E = 9500.00 N/mm2;(松木)
I——次 楞 截 面 慣 性 矩 (mm4),I=1.67×107mm4;
次楞的最大撓度計算值: ν= 0.677×5.11×6004/(100×9500×1.67×107) = 0.03 mm;
次楞的最大容許撓度值: [ν]=l/400=1.5mm;
次楞的最大撓度計算值 ν=0.03mm 小于次楞的最大容許撓度值 [ν]=1.5mm,滿足要求。
(二)主楞承受次楞傳遞的荷載,按照均布作用下的三跨連續(xù)梁計算。
主楞采用圓鋼管,直徑48mm,壁厚按3.0mm計算(考慮實際情況),截面慣性矩I 和截面抵抗矩W 分別為:
W =4.49cm3;
I =10.78cm4;
E = 206000N/mm2;
Q=(1.2×17.03+1.4×3) ×0.6=14.78KN/m, 因為采用的是雙排鋼管,所以承重除以2,每根鋼管承重為7.39KN/m。
1.主楞的抗彎強度驗算
按三跨連續(xù)梁驗算,支座最大彎矩計算公式:M=0.1×ql2
M=0.1×7.39×0.6×0.6=0.27KN/m;
σ = M/W=0.27/4.49×10-6 =0.06×106 KN/m =60 N/mm2
主楞計算跨度 (按最不利的對拉螺栓間距取值): l = 600mm;
強度驗算公式:
主楞的最大應力計算值 σ =60N/mm2小于 主楞的抗彎強度設計值f=205N/mm2,滿足要求。
2.主楞的抗剪強度驗算
最大剪力按均布荷載作用下的三跨連續(xù)梁計算,公式如下:
V=0.6q1l+0.617q2l
其中,V——主楞承受的最大剪力;
l——計算跨度(對拉螺栓間距): l =600.0mm;
混凝土側壓力設計值q1: 1.2×17.031×0.600×0.900/2=5.518kN/m;
傾倒混凝土側壓力設計值q2: 1.4×3.00×0.60×0.90/2=1.134kN/m
主楞的最大剪力:V = 0.6×5.518×600.0+0.617×1.134×600.0 = 2406.2N;
主楞截面抗剪強度必須滿足:τ=2V/A≤fv
其中,τ——主楞的截面的最大受剪應力(N/mm2);
V——主楞計算最大剪力(N):V=2406.2N;
A——鋼管的截面面積(mm2):A = 424mm2;
fv——主楞的抗剪強度設計值(N/mm2):fv=120 N/mm2;
主楞截面的受剪應力計算值:τ =2×2406.2/424=11.35N/mm2;
主楞截面的受剪應力計算值τ=11.35N/mm2小于 主楞截面的抗剪強度設計值fv=120N/mm2,滿足要求。
3.主楞的撓度驗算
根據(jù) 《建筑施工計算手冊》,撓度驗算公式如下:
ν=0.677ql4/(100EI)≤[ν]=l/250
其中,ν——主楞的最大撓度(mm);
q——作用在主楞上的線荷載 (kN/m):q=17.03×0.6/2=5.11 kN/m;
l——計算跨度(對拉螺栓間距): l =600.0mm;
E——主楞彈性模量 (N/mm2):E=206000N/mm2;
I—主楞截面慣性矩(mm4),I=1.078×105mm4;
主楞的最大撓度計算值: ν= 0.677×5.11×6004/(100×206000×1.078×105) = 0.2mm;
主楞的最大容許撓度值: [ν]= l/250=2.4mm;
主楞的最大撓度計算值ν=0.2mm 小于主楞的最大容許撓度值 [ν]=2.4mm,滿足要求。
計算公式: N<[N]=f×A
其中N——穿墻螺栓所受的拉力;
A——穿墻螺栓有效面積(mm2);
f——穿墻螺栓的抗拉強度設計值,取170N/mm2;
查表得:
穿墻螺栓的型號: M14 ;
穿墻螺栓有效直徑: 11.55 mm;
穿墻螺栓有效面積: A = 105 mm2;
穿墻螺栓最大容許拉力值:[N]=1.70×105×1.05×10-4=17.85 kN;
穿墻螺栓所受的最大拉力為: N =17.031×0.6×0.6=6.14kN。
穿墻螺栓所受的最大拉力N=6.14kN 小于 穿墻螺栓最大容許拉力值[N]=17.85kN,滿足要求。
按照排架設計需要確定立桿的管經(jīng)和壁厚,參照排架的設計控制立桿與立桿彼此的距離,同時對于同步中的立桿,每間隔一個立桿的兩個相近的接頭,都需要,沿著上下方向錯開的500mm 以上的距離,另外,立桿上的每個接頭其中心位置到主節(jié)點的距離都不需要低于步距的1/3。
高支撐模具構造施工中,最關鍵的步驟之一是剪刀撐的設置,剪刀撐的施工質量直接取決于施工技術的質量。因此,在設置剪刀撐的過程中,施工人員應該根據(jù)框架中緊固件型鋼管的技術規(guī)格,以及高支撐模式施工技術的實際情況,在水平方向或垂直方向適當增加剪刀撐,以便能夠提高高性能模具體的剛度水平和穩(wěn)定性。
按照施工方案的配合比進行混凝土的拌制,確?;炷恋馁|量滿足施工要求后,方可進行混凝土的澆筑工作。在進行澆筑的過程中,應根據(jù)模板的負載能力進行澆筑,配備專門人員對支架的承重情況進行實時觀察記錄,若出現(xiàn)模板松動的情況應立刻停止施工,及時進行處理之后方可繼續(xù)澆筑。
支模架每搭設完成一步(1.2 米)即進行一次驗收,最后在鋼筋、模板完成后進行整段驗收。首先是檢測立柱、桿件、剪刀撐等的位置和水平度否能夠滿足施工要求; 其次是檢測連接部位是否牢固;最后檢測支架的承重能力,將檢測結果進行記錄,以書面文件的形式進行存檔。檢測完成之后要進行場地的清理,保證表面無雜物、無積水,方便下一步施工作業(yè)。
總之,隨著工程施工的增多,高支模施工也越來越普遍,其施工質量的好壞對工程功能的使用帶來了很大影響,為了確保我國建筑工程質量和人們的生命財產(chǎn)安全,施工單位應綜合考慮高支模施工要點以及施工措施和施工要求,采用規(guī)范合理的施工方法,從而促進建筑行業(yè)良好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