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磊 卞仕新
摘 要:中職班主任與家長的有效溝通是培養(yǎng)優(yōu)秀中職生的保證,是促進家校良好合作的基礎。在不斷變化的新時代,找到影響中職生與家長有效溝通的癥結,開出有效的解決處方,幫助更多的班主任和家長,最終實現有效的家校溝通。
關鍵詞:中職班主任; 家長; 有效溝通
中圖分類號:G715? ? ? ? ?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3315(2019)04-112-002
中職生的培養(yǎng)關系著新時代中國現代制造、服務等諸多行業(yè)的發(fā)展,是我國技能型人才培養(yǎng)戰(zhàn)略的基石。在中職生的培養(yǎng)過程中,中職班主任與家長的有效溝通就顯的特別重要。但在現實中,發(fā)現很多中職班主任與家長的溝通僅僅停留在簡單溝通表面,甚至這種溝通是無效的,沒有真正開展深入的、有效的家校溝通,沒有把家校溝通的正能量傳遞給學生,讓他們更好的成長成才。為此,在進行中職班主任與家長有效溝通的研究中,我們重點研究如何進行有效的家校溝通,讓家校溝通成為中職生成長的助長劑,進而實現對中職生的良好培養(yǎng)。
一、中職家校溝通的癥結
由于在中職生身上普遍存在著各種不良的問題,例如學習動力不足,自控力差,經常沉迷于手機電腦游戲之中,缺少吃苦的精神。又有不少單親離異家庭,親子關系不和諧,與父母之間產生了代溝,平時缺少感情交流等等。這些現象都會影響到家校溝通的效果,具體表現在:
(一)溝通的單向性
職校生身上存在的問題,可以說有一部分就是家庭教育不良的反應。無論是中職班主任,還是家長,也都知道進行溝通交流是必要的,但卻常常停留在思想上和口頭上,沒有真正去進行有效溝通實踐。因為中職生的學習不好,品行不好等原因,家長不愿意主動和班主任溝通交流,一直是習慣性的被班主任聯系。而班主任也因為對溝通交流的狹隘理解,往往是學生出現了問題,才與家長聯系,家校溝通變成了一種單方向的“告狀”,嚴重影響了家校溝通的效果。
(二)溝通的方式單一
中職班主任與家長溝通交流的方式單一,溝通交流存在流于形式的簡單溝通。例如部分中職生家長長期在外地打工,與班主任都沒有見過面,班主任與其只能進行電話溝通;部分中職生家長基本不和老師進行聯系,只有班主任主動聯系家長才勉強應答;職校家長會也很難做到班級所有家長都按時參加;部分家長文化層次不高,不會運用現代信息技術進行溝通等。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中職家校溝通的多元化。
(三)溝通的互不信任
中職班主任與家長由于很少見面,特別是對于在外地工作的家長而言,彼此缺乏適當有效的交流,信任度不高,家長對孩子的教育存在想管,管不了的困境。往往家長主動聯系班主任不是給學生請假,就是說孩子受委屈了等,很少主動和班主任了解學生在校表現和學習情況;而在家長的眼中,如果班主任主動聯系家長,必然是孩子又犯了什么錯誤,向家長告狀,請家長協(xié)助教育孩子或者干脆讓家長來學校將孩子領回家。這些情況嚴重阻礙了中職班主任和家長的有效溝通,家校共同合作教育變成了互相找茬,而不是真誠的互相交流、平等協(xié)商、探討解決問題的對策。筆者在調查中發(fā)現,不少家長對于教師的教學方法和道德水平提出了質疑,同樣,教師對于家長教育子女的能力、方式也表現出質疑的態(tài)度。這種“敵對”的不信任態(tài)度,也讓班主任與家長之間的有效溝通變得舉步維艱[1]。
二、中職家校有效溝通的處方
(一)做好有效溝通的準備
1.思想上的準備。中職班主任在思想上要做好充分的準備,要準備好面對不同家庭情況,不同性格,不同知識水平,不同配合程度的家長。無論何種家長,作為中職班主任都要學會和他們打交道,與家長建立互信,讓家長對班主任產生足夠的信任,這樣他們才會在日后的教育過程中積極配合班主任,而這種信任對班主任今后工作的開展將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
2.情感上的準備。中職學生不少都是問題學生,班主任在情感上要把學生當成自己孩子一樣看待,發(fā)現他們的閃光點,幫助他們改正不足,把自己當成學生這個家庭里的一員。班主任在請家長配合解決學生出現的問題時,要充滿教育感情的和家長溝通,取得家長的理解和幫助,不能簡單的告狀或者數落學生的問題,不能對家長板著臉,不能命令家長這樣做或那樣做,這些不僅不能很好的解決問題,而且也會讓家長不愿意配合班主任工作,讓家校溝通變得無效。
3.談話技巧的準備。由于中職生來自的家庭不同,其家長的文化程度、個人素質、人文修養(yǎng)不盡相同,對職業(yè)教育學校還存在許多偏見,對孩子的教育有的已經失去了耐心和信心。不同家長在與班主任的談話溝通上存在許多問題,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家校溝通的有效性,這就要求中職班主任在與不同類型的家長談話時必須講究語言的藝術[2]。
在談話上要有親和力,語言上要注意尊重家長,從家長角度考慮感受,談話的態(tài)度要坦誠,語氣要舒緩,語言要委婉、中肯,應從關心學生、愛護學生的角度出發(fā),像家庭成員一樣真心實意地與家長交談,使家長在情感上和思想上與班主任保持一致,進而產生共鳴。談話中,既要讓家長了解清楚學生的情況,又要讓家長易于接受,最好選擇學生的某種優(yōu)點作談話的切入點,逐步過渡到中心事件上來。同時盡量讓學生參與到班主任與家長的談話。這樣做既可以消除學生對班主任與家長談話內容的猜疑和恐慌,同時也能讓學生接受家長和班主任的正面教育,從而幫助學生進一步發(fā)揚優(yōu)點,克服缺點,增進師生和親子之間的感情,也能取得家長對學校、對班主任的理解和支持,增進班主任與家長之間的感情,博得家長對班主任的信任,使得今后的家校溝通變的越來越有效。
(二)采取有效的溝通方法
1.電話溝通。一直以來電話溝通是家校聯系的常用方法,特別是對于中職生中許多家長在外地工作的情況,電話溝通成為了一種必要方式。
要讓電話溝通變的有效,就必須要注意電話溝通時的幾個特點。首先,要在和家長進行電話溝通前想好要溝通的內容,前后邏輯要一致,最好列一個談話的提綱。其次,在和家長打電話時要注意談話的語言,要有親和力,談到學生問題時可以先說說學生最近好的表現,再引到學生近來存在的問題上,從而和家長一起探討教育學生的方式方法。最后,把班主任與家長的電話溝通變成一條感情專線,讓家長感受到班主任對自己孩子的關愛,愿意和班主任經常通電話,愿意配合班主任一起教育學生。最終讓電話溝通成為家校溝通的有效方式。
2.面對面溝通。班主任與家長見面溝通是比較理想的溝通方式。但是由于大多數中職生家長忙于工作等原因,面對面溝通的機會變的很少。
通常只有在中職生報名的時候,才可以見到大多數家長,而平時的教育過程中,只有在本地工作的家長才可能經常與班主任見面溝通。因此,職校班主任要抓住每一次與家長見面溝通的機會,增加彼此感情和信任,多談學生在校的進步表現,多了解學生在家長身邊時的情況,幫助家長認識學生的好的方面,鼓勵家長和學校一起來教育學生,使學生能在家校有效溝通的氛圍中學好技能,擁有一技之長。
3.微信溝通。微信是一種現代化的信息交流方式,通過手機微信,班主任和家長可以很容易的實現信息互通,語音對話,視頻連線等,極大的拉近了彼此間的距離,特別是對在外地工作的中職生家長,實現了遠距離的面對面溝通交流。
例如張某是筆者所帶班級學生,在技能實習上經常表現的不積極。為了促進他的學習積極性,筆者多次找他談話,同時也不斷和他家長進行著微信溝通,一次在巡視學生技能實習中,發(fā)現張某正在全神貫注的操作機床,看到這個情景筆者馬上用手機把它記錄下來,之后利用微信發(fā)給了他的家長,家長看到自己孩子這樣認真的學習技能,在感謝老師辛勤付出的同時,自然對孩子的學習充滿信心和希望。
(三)用賞識教育來引領家校溝通
賞識教育起源于“羅森塔爾效應”,也就是期待效應[3]。對于中職生來說,運用賞識教育來引領家校溝通,將學校和家庭都變成對學生賞識教育的陣地,形成賞識教育的多元環(huán)境,將有利于學生的健康成長。
中職生中很多學生成績和行為習慣不好,多是因為家長對孩子的教育理念和方法不對,總是批評,很少或沒有表揚,導致孩子厭學。因此,幫助家長建立賞識教育理念,形成賞識教育的家校合作氛圍,對于提高學生的學習自主性和自信心將起到很大的作用和影響。對學生每一次的鼓勵都可以從學生日常的進步表現中得到反饋和回應,因為賞識式的家校溝通,也讓家長在對待孩子的態(tài)度和觀念上不斷發(fā)生改變,促進了家庭的和諧,增進了親子關系和師生關系,進而不斷帶動學生在生活和學習各個方面的良好變化。
通過不斷的溝通,班主任可以給家長傳輸賞識教育的理念;反過來家長有了賞識教育的理念后,就可以很好的配合班主任的教育工作,使得班主任與家長的溝通變的越來越有效果。例如班主任可以把學生在校認真早讀,認真實習,認真作業(yè)等的情景拍照片發(fā)給家長,向家長時常溝通學生在行為習慣和學習上進步的表現。同時也讓家長把孩子在家的一些積極良好變化告知班主任,班主任在利用和學生交談的機會加以肯定和表揚。這樣循序漸進的賞識教育,自然可以起到良好的教育效果。賞識教育下的家校溝通是一個互幫互助的溝通過程,也是一個循環(huán)遞增的有效溝通過程,需要班主任和家長的不斷努力。
三、結語
可以說中職班主任與家長的有效溝通,決定著中職生的未來。只要有中職班主任鍥而不舍的付出,只要有學校良好的鼓勵政策,只要有家長的不斷學習,就可以實現溝通的有效,就可以及時解決好學生隨時出現的問題,就可以幫助學生度過一個又一個人生門檻。
在實際工作中,中職班主任在和家長溝通的過程并不是一帆風順,但是通過不斷的溝通和交流,通過長時間的家長支持與合作,班主任和家長將會成為配合默契、互動支持的朋友與伙伴,共同促進中職生素質的全面提高,為社會培養(yǎng)出更多技能型人才,促進整個民族和國家的發(fā)展。
參考文獻:
[1]楊倩.創(chuàng)新家長會模式,增強家校溝通實效[J]遼寧教育,2017(14):83-84
[2]暴玲.淺談班主任與家長溝通的語言技巧[J]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中旬),2012(8):97-98
[3]楊震.“羅森塔爾效應”與“賞識教育法”[J]現代家教,2002(5):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