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亞晨 呂程
摘 要:蘇教版四年級上冊第三單元“觀察物體”例3,是關(guān)于“從前面、右面和上面觀察由幾個同樣大的正方體擺成的稍復雜幾何體”的教學。本節(jié)課的教學重點是幫助學生掌握觀察稍復雜幾何體的方法,進一步體會物體與視圖之間的關(guān)系,深化學生對于三維物體和二維圖形之間關(guān)系的認識。
關(guān)鍵詞:小學數(shù)學; 思維經(jīng)驗
中圖分類號:G623.5?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文章編號:1006-3315(2019)04-080-002
如何整體上把握“觀察物體”單元的教學目標,充分利用已有的相關(guān)知識和經(jīng)驗來學習新知,并且通過新知的學習來促進觀察物體整體認知的建構(gòu),進而促進兒童思維經(jīng)驗的積累,這是我這節(jié)課的基本思考和實踐探索。
【片段一】
一、動手操作:從簡單到復雜
1.復習舊知
課件出示:圖1-1
師:誰來說說這個圖你是怎么觀察的?生:從前面、右面、上面觀察的。
師:記住這個圖,能不能把觀察的3個面在腦海中想象出 來?生:可以的。
師:像這樣物體,我們是三個方向來觀察,然后我們看到的前面,右面,上面正像同學們腦中所想的那樣子。
2.引入新課
課件出示一個小正方體:
師:同學們,我這里還有一個同樣大小的正方體(指圖1-2),我想和這個長方體(指圖1-1)組合起來,你想怎么擺呢?
學生上臺擺出下圖:
師:通過這樣擺,我們又有了5個不一樣的幾何體,在這5個幾何體中,有沒有我們熟悉的呢?
生:第5個(圖2-5)就是我們上節(jié)課學過的,是由幾個同樣大的正方體拼起來的長方體。
師:其它4個和以前不一樣的幾何體,我們還是需要繼續(xù)研究。那么今天我們就來研究圖2-1和圖2-2,這樣的幾何體怎么來觀察。
【思考】首先從觀察簡單幾何體入手,引導學生復習觀察方向和觀察方法,喚醒學生已經(jīng)有的經(jīng)驗。重點是讓學生進一步明白通過三個方向依次觀察物體,我們更能準確把握物體的形狀。
【片段二】
二、觀察、想象、比較,從三維到二維
1.擺一擺
課件出示圖2-1:
師:你們準備怎么觀察(指圖2-1)?生:從前面、右面、上面觀察。
師:你們自己指一指物體的前面、右面、上面。再請一個學生上臺指一指前面、右面、上面。師:從這三個方向看能觀察到什么呢?和同桌說一說,再把你們看到的前面,右面,上面用手中的小方塊在小磁板上擺出來。
課件出示圖2-2:
2.畫一畫
師:先擺一擺再觀察,把你觀察的三個面涂在方格紙上。
先展示學生的畫圖,再用課件出示。
【思考】以上的教學活動首先以觀察開始,觀察之后,學生通過說一說、擺一擺的活動,使得學生的思維看得見,摸得著,讓教師更好地把握課堂教學。
【片段三】
三、練習拓展,從二維三維
出示練習題:
從前面看到的是? ,有幾種不同的擺法?
師:按要求用3個同樣大的正方體擺一個物體,并與同學交流
學生展示:
師:我們看到的圖是這樣,為什么會有幾種擺法?
【思考】與前呼應,引導學生在二維圖形向三維物體轉(zhuǎn)化中再次明確觀察物體,要從前面、右面和上面三個面觀察,而不能只觀察一個面或者兩個面就確定是什么物體。
【片段四】
四、回顧總結(jié),從局部到整體
師:同學們,還記的這兩幅幾何體是怎么來的呢?
(課件出示:圖2-1圖2-2)
生說:記得,是通過這個幾何體變過來的。
(課件出示:圖1-1)
師:現(xiàn)在我們把這三個幾何體放在一起比較一下,你又發(fā)現(xiàn)什么了呢?
師:回顧我們這一段時間的學習,從投票箱我們開始了觀察之旅,我們經(jīng)歷了牛奶盒、各種各樣的長方體和我們剛剛觀察的幾何體,雖然看到的面不完全一樣,但是有一點是相同的,是什么呢?
生:我們都是從前面,右面,上面來觀察的。
【思考】這里的比較和第一次的比較是不同的,第一個是平面圖形的比較,也是部分的比較,第二個是幾何體的比較,也是整體的比較。通過比較,學生從平面圖形的不同聯(lián)想到了幾何體的不同,但是不同的幾何體,觀察方法卻是一樣的。接著,通過箭頭圖帶領(lǐng)學生回顧“觀察物體”這一個單元所學的內(nèi)容,由此啟發(fā)學生雖然這些幾何體不同,但觀察方法都是一樣的,即:從前面、右面和上面觀察。從部分到整體,從不同到相同,在比較中勾連了學生例1、例2、例3整體知識與方法的聯(lián)系,有利于學生對于觀察物體這一單元知識的整體建構(gò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