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韌
自1987年北京舉辦第一屆中國藝術節(jié)以來的三十年里,藝術節(jié)已經成為中國政府和民眾精神文化生活中的一件盛事。其中全國優(yōu)秀攝影作品展首次實現了攝影與美術、書法篆刻三個國家級專業(yè)展覽在同一場館同期呈現。本文立足工、農、軍、學、商五維度,解析本屆攝影展作品的特點及其蘊含的深刻意義,旨在為新時代中國藝術節(jié)之攝影展覽持續(xù)良性發(fā)展提供視角與觀照。
2019年5月21日上午,由文化和旅游部、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同主辦的第十二屆中國藝術節(jié)·全國優(yōu)秀攝影作品展在中華藝術宮(上海美術館)隆重開幕。作為我國規(guī)格最高、規(guī)模最大的國家級藝術盛會的主要活動內容之一,全國攝影作品展自上屆以主題“時代影像,中國精神”首次納入中國藝術節(jié)中,至本屆展覽板塊實現了攝影與美術、書法篆刻三個國家級專業(yè)展覽在同一場館同期呈現,極大地豐富了藝術節(jié)的整體格局,也是中國藝術節(jié)歷史上的創(chuàng)舉。本屆全國優(yōu)秀攝影作品展以“時代新畫卷”篇章呼應“逐夢新時代——向國慶獻禮,向人民匯報”藝術節(jié)主題,即時記錄了近三年來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生態(tài)等方面重大事件,將歷史瞬間的凝練、文化滲透的無孔不入、蕓蕓眾生的千姿百態(tài)感染著每一位參觀者。
工:無工不興
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大會上發(fā)表重要講話指出:“我們用幾十年時間走完了發(fā)達國家?guī)装倌曜哌^的工業(yè)化歷程。在中國人民手中,不可能成為可能。我們?yōu)閯?chuàng)造了人間奇跡的中國人民感到無比自豪、無比驕傲。”1的確,中國人在過去40年內,幾乎完整地經歷了第一、第二、第三次工業(yè)革命,現在開始經歷第四次工業(yè)革命。與歐洲近代發(fā)生的工業(yè)革命相比,中國的工業(yè)革命崛起完全是和平的崛起,是一個奇跡。
展覽中中國橋、中國路、中國車、中國港、中國網,一個個奇跡般工程的照片,記錄著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征程上的輝煌篇章。雷佳民拍攝的港珠澳大橋正在完成一項世界矚目的工程——港珠澳大橋最終接頭安裝。港珠澳大橋總工程師林鳴激動道:“全世界沒有人把一個6000多噸的東西這么轉一下,沒有一個人敢在我們之前去轉過。過去干工程是有什么裝備設計什么樣的方案,今天港珠澳(大橋工程)最終接頭表明我國有能力制造一些專門的裝備?!睏钴娕臄z的蒙華鐵路在內蒙古呼和浩特烏審旗正式開始鋪軌,此鐵路是目前世界上一次建成最長的重載煤運鐵路,建成后對構建“中國北煤南運”鐵路新通道,促進沿線經濟社會發(fā)展尤其是長江經濟帶建設具有重要意義。王璐拍攝的CR200J復興號動車組正從整修一新的南京長江大橋上飛馳而過。與日本、德國等高鐵強國相比,今天中國在高鐵技術領域已不遜色于任何一位競爭對手。方忠麟的《東方大港》僅見吊車和自動導引運輸車忙碌,這是全球規(guī)模最大、最先進的全自動化碼頭,也是中國融通全球的樞紐之一。薛修利拍攝的青島港是我國第二大外貿港口,世界第七大港口。港口剛建成的青島前灣聯合集裝箱碼頭,作為亞洲第一個全自動集裝箱碼頭,“它將會更高效、更節(jié)約成本”(G20工商峰會特別顧問羅伯特·米林納語)。杜洋拍攝的第四屆世界互聯網大會(烏鎮(zhèn)峰會)上正在展示世界首臺超越早期經典計算機的光量子計算機。大會還發(fā)布了世界互聯網領域領先科技成果……展覽照片中一批批重大工程建設成功,高效地推進著中國現代化的進程。
改革開放四十年來,我國在大飛機制造領域也有極大突破,作品《C919下線》(萬全)、《第十二屆中國珠海航展》(潘頸草)、《AG600下線》(陳肖)集中展示了中國自主研制的大飛機“三劍客”面貌。其中,《C919下線》拍攝于上海13公里外浦東制造基地,在C919身上,中國人研發(fā)出了自己的大飛機航電系統(tǒng)?!兜谑弥袊楹:秸埂罚掌熬盀殪o態(tài)展示的中國自主研發(fā)的空軍大型運輸機運-20,上空為中國空軍航空大學紅鷹飛行表演隊K-8五機編隊拉起繽紛彩煙通場?!禔G600下線》填補了我國水陸兩棲大飛機領域的空白,對加快我國應急救援體系建設和自然災害防治體系建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也是我國航空工業(yè)發(fā)展的一個重要里程碑。
習近平曾強調,航天事業(yè)要“堅持實施創(chuàng)新驅動戰(zhàn)略,大膽創(chuàng)新,銳意改革,腳踏實地,勇攀高峰”。從1956年中國創(chuàng)立自己的航天事業(yè),到如今中國航天事業(yè)取得的一項又一項舉世矚目的偉大成就,正是源于“敢上九天攬月”的探索精神。我們從展覽作品中亦感受到這股勇攀高峰、不斷前行的航天精神。作品《天眼工程》拍攝于貴州平塘,作為人類歷史上最大的射電望遠鏡FAST,它的發(fā)明意味著人類觀測太空已不存在任何死角。金立旺的合成作品《墨子號量子科學實驗衛(wèi)星與阿里量子隱形傳態(tài)實驗平臺建立天地鏈路》(2016年12月9日),宣告世界首顆量子科學實驗衛(wèi)星“墨子號”在圓滿完成4個月的在軌測試任務后,正式交付用戶單位使用??梢园l(fā)現,作品所反映的我國航天事業(yè)的發(fā)展正不斷刷新著航天強國、科技強國的新高度。
與此同時,中國也正從海洋大國向海洋強國邁進。作品《“蛟龍”號載人潛水器》(劉詩平攝),顯示在西太平洋海域潛水器正離開“向陽紅09”科學考察船準備進入水中,進行中國大洋38航次最后一潛。作為我國最先進的自主潛水器,“潛龍三號”在南海北路陸坡東沙西南海域順利完成試驗性應用第一潛。目前深海載人潛水器“蛟龍?zhí)枴币呀浲瓿?52次試驗性應用下潛,下潛深度世界第一。由此,地質、生物……越來越多海底奧秘被發(fā)現。
幾十年前,中國開始走工業(yè)革命的道路,這個過程中有彷徨、有迷茫、有嘗試、有探索、有迂回,甚至失敗,但這些年闖過的難關及積累的豐碩經驗,給了我們極大的激勵。
農:無農不穩(wěn)
“如果糧食出了問題,誰也救不了我們,只有把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才能保持社會大局穩(wěn)定”2。強國必先強農,強農必先強種。20多年來,我國累計推廣種植雜交水稻56億多畝,每年增產的稻谷可以養(yǎng)活7000多萬人口,相當于全世界每年新出生人口的總和。將發(fā)展雜交水稻、造福世界人民視為畢生追求和夢想的袁隆平說:“我們在上世紀主要是解決溫飽問題,以產量為主,品質放在后面?,F在生活水平提高了,大家不滿足于吃飽,還要吃好,相應地戰(zhàn)略也做了調整,既要高產也要優(yōu)質?!?
本次展覽農業(yè)方面的作品不僅反映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糧食既高產又高質量的勝景,如《香格里拉的金色秋收》(周世中)、《翻曬新糧》(嚴正東)、《大豐收》(逯云峰)等,還體現農業(yè)生產從“傳統(tǒng)農業(yè)”向“智慧農業(yè)”轉變的農業(yè)現代化的現實環(huán)節(jié)。如:肖榮江《立體作業(yè)》中黑龍江省農耕局寶泉嶺農場正以飛機航化作業(yè)滅蟲和噴施葉面肥促進作物成長,確保作物產量不斷提高;逯云峰《大豐收》中黑龍江省鶴崗市蘿北縣農民運用現代化收割設備收割玉米;鹿樹森的《春耕》中黑龍江鶴崗市某部農副業(yè)基地正進行春季整地作業(yè),春耕機每天耕地作業(yè)可達3000畝;格桑次仁《齊頭并進》中拉薩市曲水縣才納鄉(xiāng)協榮村正忙于機械化播種作業(yè),徹底改變西藏過去耕種牛拉人推的狀況,實現西藏農村大部分機械化播種;牛雪亮《豆海戰(zhàn)艦》中大型收獲機如戰(zhàn)艦穿行大海,以高倍速收獲高產的麥豆,顯示全國農業(yè)現代化的窗口和示范區(qū)的北大荒農業(yè)裝備集成度之高。這些紀實攝影作品完美實現了攝影者審美主客體高度集中,并有效回應習總書記在江西考察時再次強調的精神,“要推進農業(yè)農村現代化,夯實糧食生產基礎,堅持質量興農、綠色興綠,不斷提高農業(yè)綜合效益和競爭力”4。
同時,黨的十八大以來,黨和國家牢牢把握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一大批民生工程正在惠及全體人民。在綠色的田野中,在大山深處的課堂里,……王靖生拍攝的一張張美麗鄉(xiāng)村——獨龍江鄉(xiāng)脫貧攻堅的照片展示著當地群眾看得見、摸得著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和自豪感。作品中,獨龍族群眾不僅住上了安全舒適的房子,還有了穩(wěn)定收入的產業(yè)。據悉,獨龍江鄉(xiāng)蘋果種植面積達66086.5畝,人均種植面積15畝以上,2018年產值1500多萬元,蘋果人均收入達3500元。鄉(xiāng)親們高興地說:“金果銀果不如咱獨龍江的蘋果?!贝送猓掌铼汖堊搴⒆觽冋邮芫拍暌回炛泼赓M教育。無疑,獨龍族實現整族脫貧的發(fā)展歷程,被人形象地喻為“一步跨千年”。
可見,全國優(yōu)秀攝影作品展中農業(yè)方面的照片很好地詮釋了農村穩(wěn)則天下安,農業(yè)興則基礎牢,農民富則國家盛。
兵:無兵不障
《孫子兵法·始計篇》云:“兵者,國之大事,生死之地,存亡之道?!倍啽鴦t是壯軍威、振國威的重要手段。從1949年開國大典至今,僅是國慶閱兵就舉行過14次,閱兵成為我國展示軍事實力的重要活動。
回顧新中國開國大典閱兵式,海軍方隊在閱兵前夜還在為每一位官兵量身定做一套深藍色呢料軍服。陸軍戰(zhàn)車團則從各個部隊調集了數十輛坦克,時任華北戰(zhàn)車團代理團長田申回憶:“這些坦克看上去煥然一新,但里面所有的無線電通話器卻大都不能使用。”飛行方隊最初并沒有納入開國閱兵的計劃,后在周恩來的安排下,17架飛機整齊飛過天安門廣場后,其中9架轉回隊尾再次接受檢閱。步兵方陣受閱時手持的武器統(tǒng)一使用的是繳獲的日本“三八大蓋”。盡管各種條件受限,歷經22年戰(zhàn)火洗禮的新中國開國閱兵式最終有驚無險地完成了。第二天《人民日報》發(fā)文:“人民的武裝部隊兩個半小時的檢閱,給予人民的是更加堅固的勝利信息?!?
穿過實兵漫天的硝煙,70年來中國從一個武器裝備落后的國家變成今日世界軍事力量排名第三,呈現在我們眼前的是新中國風雨七十年的建軍之路,本次展覽軍事方面的作品就見證了中國今日的軍事實力。劉占坤拍攝的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zhàn)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zhàn)爭勝利70周年《“九三”大閱兵》中抗戰(zhàn)老兵方隊正乘車徐徐經過天安門接受檢閱,潘基文秘書長回憶并評論道:“這次紀念活動,給我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特別是很多抗戰(zhàn)老兵坐在車上接受檢閱的一幕。這些老兵年事已高,但仍精神矍鑠。他們的犧牲和貢獻應該被銘記?!?另一張來自柳軍拍攝的《“九三”大閱兵》中規(guī)??胺Q史上最大三軍儀仗隊方隊里女儀仗隊員更是首次亮相閱兵場。
此外,柳軍作品記錄的是一組正在內蒙古朱日和訓練基地舉行慶祝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90周年《朱日和閱兵》中剛參加完實戰(zhàn)化訓練的1.2萬名官兵、129架戰(zhàn)機和600余臺(套)裝備,征塵未洗、整齊列陣,以戰(zhàn)斗的姿態(tài)迎接檢閱的情景。張雷于2019年4月23日拍攝的一組海軍閱艦儀式則全面展現了人民海軍成立70年來的建設成就,也是中國現代海軍整套作戰(zhàn)力量的首次展示。
除了公開舉行的閱兵儀式之外,在全軍開展的大軍演、大比武,同樣也是對軍隊戰(zhàn)斗力的全面檢閱。這些大規(guī)模的實兵軍演,見證了70年中國軍隊的發(fā)展變遷?!吨烊蘸烷啽方M照中,某戰(zhàn)術訓練場,10枚不同型號戰(zhàn)略導彈依次發(fā)射,飛向預定目標;張雷拍攝的殲-15艦載戰(zhàn)斗機放下尾鉤準備著艦、遼寧艦航母編隊劈風斬浪,配屬艦正進行戰(zhàn)斗隊形轉換;沈玲拍攝的中國空軍殲-10戰(zhàn)斗機在南海上空實施空中加油訓練;王傳順拍攝的中國海軍新型驅逐艦編隊出航;賁道春拍攝的中國空軍運-20重型運輸機正在接受空軍某部以打勝仗為標準的訓練……
中國軍隊不僅以捍衛(wèi)國家安全為最高責任,而且還是維和行動的中堅力量。從1992年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工程大隊400名官兵參加聯合國柬埔寨臨時權力機構的維持和平行動起,到2013年我軍首次派出維和安全部隊、2014年首次成建制派出維和步兵營,再到2017年我軍首次派出維和直升機分隊。賈方文、劉衛(wèi)偉、譚曦、守辰等人的作品反映中國軍隊一次次參加聯合國維和行動,有力維護地區(qū)安全與穩(wěn)定,促進世界和平與發(fā)展,成為中國特色大國外交的強大推動力和亮麗風景線。
學:無學不新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習總書記2019年4月15日考察重慶石柱土家族自治縣脫貧攻堅工作時指出,“‘兩不愁三保障,很重要的一條就是義務教育要有保障。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窮不能窮教育。要保證貧困山區(qū)的孩子上學受教育,有一個幸福快樂的童年。”7
扶貧先扶智。秉持這一宗旨和理念,我國先后制定并實施一系列貧困兒童教育政策措施,如2014年頒布《國家貧困地區(qū)兒童發(fā)展規(guī)劃(2014—2020年)》等,實際取得的成效在此次攝影展中也有一定反映。王靖生拍攝的云南省怒江州貢山縣獨龍江鄉(xiāng)煥然一新的九年一貫制中心校,讓我們看到大山深處基本辦學條件的保障,這不僅有效提高獨龍族學生入學機會,也拓寬他們成長成才空間,可以說中心校是獨龍族孩子們走向未來的搖籃。祝文敏拍攝于湖南新化縣隆回鄉(xiāng)崇木凼村的《新校車》,則同樣體現貧困地區(qū)辦學條件的改善,如今藏在大山之中花瑤少數民族的孩子也可以與城市里的孩子一樣乘新校車去上學了。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教育大計,教師為本。人才的培養(yǎng)離不開老師的辛勤耕耘。吳亞妮的作品《愛心小課堂》傳遞出一位教師終身傳道授業(yè)的熱情與精神。這位年暮蒼蒼的老人在喀什地區(qū)疏勒縣新市區(qū)辦了一個“愛心小課堂”,她最大的愿望就是看著“愛心小課堂”的孩子將來成為優(yōu)秀的人才。她說只要身體允許,都會堅持將“愛心小課堂”辦下去。她的善舉照亮了孩子們的心靈。
疾學在于尊師。李雋輝拍攝于北京大學邱德拔體育館的場面則令我們感受到對老師和母校的拳拳感恩之情。照片中千名師生參加建校120周年校慶紀念活動,99歲的北大校友李忠正從座位上緩緩站起致意。
此外,展覽中還有一批攝影作品內容是學有所成的各領域尖端人才,尤其是創(chuàng)新人才。如諾貝爾獎頒獎典禮上的諾貝爾獎得主屠呦呦(路透社攝)、盛開在盾構機旁的“杜鵑花”王杜鵑(張秋菊攝)、5G移動通信技術領航人王志勤(戴亞莉攝)、鐵道信號行業(yè)專家黃紅(車梅攝)、航天醫(yī)學杰出人才李英賢(賈婷攝)、“天河二號”的副總設計師盧宇彤(孫景梅攝)……人才是科技發(fā)展的根本,是科技創(chuàng)新的關鍵,這批創(chuàng)新骨干正在描繪中國建設世界科技強國的圖景。
商:無商不富
習總書記2013年提出“一帶一路”重大合作倡議以來,全球已有100多個國家和國際組織積極響應支持倡議,80多個國家和國際組織已同中國簽署合作協議,并分享“一帶一路”建設成果。本次展覽中,充分展示“一帶一路”倡議提出六年來從愿景變?yōu)楝F實的豐碩成果。龔獻明拍攝的浙江義烏中亞班列(義烏——阿富汗)2016年8月28日從鐵路義烏西站首發(fā)啟程,這趟鐵路國際聯運班列滿載著義烏小商品,以比傳統(tǒng)海運方式快30天左右駛往阿富汗。另一幅他拍攝的浙江金華首趟開往英國倫敦的中歐班列于2016年12月31日在義烏舉行發(fā)車儀式。義烏至倫敦中歐班列,對于強化中國與西歐陸路互聯互通,促進中英貿易往來,更好地服務“一帶一路”建設具有重要意義。
2017年5月14日“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高級別會議“促進資金融通”平行主題會議上生動的一幕,即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總裁拉加德上臺發(fā)表演講前與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行長金立群握手則在趙迪的鏡頭中被記錄下來。此次平行會議旨在“加強國際合作,共建‘一帶一路,實現共贏發(fā)展”這個大背景下,提供給各方分享經驗、凝聚共識、規(guī)劃未來的一個機會與平臺。另一件作品,《上海進博會》上斯里蘭卡館的工作人員通過沙盤模型向觀眾介紹正在建設的科倫坡港口城??苽惼赂劭诔琼椖渴侵兴箖蓢凇耙粠б宦贰苯ㄔO中的重點合作項目,整體開發(fā)時間約25年??梢韵胍姡耙粠б宦贰闭诮o沿線國家和地區(qū)提供更多共享發(fā)展成果的機會,成為重要的國際貿易紐帶。
近年來,消費已然成為拉動經濟增長的第一引擎,是我國經濟平穩(wěn)運行的“頂梁柱”、高質量發(fā)展的“助推器”。據統(tǒng)計,僅2017年上半年外賣市場的營業(yè)額就達到了千億市場,尤其在“互聯網+”的影響下,人們的消費觀念不斷升級,相關的手機線上支付方式以及線下外賣配送流程亦日趨完善,外賣市場呈現前所未有快速發(fā)展態(tài)勢。馮佩拍攝的一群服務于人民生活的外賣小哥正體現了日下人們生活與消費觀念的轉變。一部手機、一個送餐箱、一頂頭盔、一輛摩托車,這些是外賣小哥標配裝備,他們穿梭于大街小巷,走進千家萬戶,給城市增添一抹亮色。
行百里者半九十。習近平總書記在《把鄉(xiāng)村振興戰(zhàn)略作為新時代“三農”工作總抓手》8中強調,打好脫貧攻堅戰(zhàn)是實施鄉(xiāng)村振興戰(zhàn)略的優(yōu)先任務。目前,脫貧攻堅戰(zhàn)進入決勝的關鍵階段,尤其要解決好深度貧困縣、鎮(zhèn)和村的脫貧問題。除了前文提及的第一個整族脫貧的云南省怒江州貢山縣獨龍江鄉(xiāng)外,鄒森拍攝的三名彝族村民正將風雪中的高山羊轉移到羊圈的地點也是位于海拔3200米左右高山上的四川省麥架坪村,這里的彝族群眾積極落實黨的扶貧政策,大力發(fā)展以羊、牛、豬、馬為主的畜牧業(yè)脫貧致富。這些都可謂是深度脫貧的范例。
改革開放至今,中國經濟實現了快速穩(wěn)定增長,為國家綜合實力的提升和人民生活的改善奠定了夯實的物質基礎。同時,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中國有13億多人口的大市場,中國經濟如何行穩(wěn)致遠,在世界經濟格局中提供更多中國理念、中國方案,在開啟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新征程上創(chuàng)造新的更大奇跡,或許是我們需要繼續(xù)思考的。
第十二屆中國藝術節(jié)·全國優(yōu)秀攝影作品展的開幕恰逢喜迎新中國成立70周年,也是習近平總書記在文藝工作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發(fā)表5周年。秉承“藝術的盛會、人民的節(jié)日”的辦節(jié)宗旨和“精品、惠民、節(jié)儉、可持續(xù)”的辦節(jié)原則,攝影作品展吸引了全國各地的觀眾,同期還配合深化“1+16”美術館市民共享計劃,舉辦攝影公益講座、交流輔導等多種類型的公共教育和文化惠民活動等,真正使這些鏡頭記錄下的富于“包孕性”精彩時刻,引起觀眾內心的共鳴和想象,當他們駐足林林總總的影像作品間,想必能感受作品所呈現的“在場”。
同時,本次攝影展覽作品題材以工、農、兵、學、商的維度,對焦我國科技、軍事、交通、經濟等領域的斐然成績或重大事件,也有關注民生、發(fā)現日常生活之美的視角,更有凸顯民族風情、地域特色和自然風光的寫照,是攝影工作者“面對新時代新生活,不斷提高攝影原創(chuàng)力而創(chuàng)作出的一批優(yōu)秀作品”(展覽藝委會委員、中國藝術研究院攝影藝術研究所所長李樹峰語);更是攝影工作者自信投身于文藝工作,聆聽時代聲音,為時代放歌,對中國崛起精神圖譜的全面展示。
展望未來,我們充滿信心,更充滿期待,中國藝術節(jié)全國優(yōu)秀攝影展將繼續(xù)弘揚“敢叫日月換新天”的精神,以鏡頭續(xù)寫滿載“中國夢”的藝術巨輪乘風破浪,勝利抵達光輝的彼岸!
習近平:《在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人民日報海外版》,2018年12月19日,第 04 版。
余欣榮:《強國必先強農強農必先強種》,《求是》,2013年8月,第16期。
大型政論專題片《輝煌中國》第五集《共享小康》。
《習近平:貫徹新發(fā)展理念推動高質量發(fā)展奮力開創(chuàng)中部地區(qū)崛起新局面》,新華網,5月22日,http://www.npc.gov.cn/npc/xinwen/2019-05/22/content_2087610.htm?ivk_sa_s=130827
《記中央人民政府成立盛典》,《人民日報》,1949年10月2日,第04版。
《回顧2015年“九三閱兵”,遠眺2019年建國七十周年大閱兵》,2018年10月25日,http://www.sohu.com/a/271137455_99986989
《習近平在重慶考察并主持召開解決“兩不愁三保障”突出問題座談會》,新華網,2019年4月17日,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leaders/2019-04/17/c_1124379968.htm
《求是》,2019年6月,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