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令東
摘 要:談到布依山歌,對于貴州黔南的人們來說大家都很熟悉。在黔南布依村寨,不管在田間、地頭、河邊,還是在家里、村頭、山上都不時有布依山歌的聲音,有的三五成群,有的幾個一伙,結伴而唱,也有自個人唱的,通過歌聲傳遞情、傳遞義、傳遞幸福和美滿,表達了布依勞動人民的熱情、向往、追求。唱山歌已成布依村寨的一種習慣。如何把布依山歌有效進入校園呢?有以下對策:須了解布依山歌進校園的背景,進校園的好處;布依山歌進校園不能照搬,需取其中精華,創(chuàng)新歌詞;布依山歌進校園需選好調子;布依山歌進校園需培養(yǎng)一批會唱山歌的教師;讓布依山歌在學校各學科中得到應用;充分調動師生們的能動性試著創(chuàng)作山歌,促進布依山歌在校園創(chuàng)新發(fā)展。
關鍵詞:布依山歌;校園;對策;傳承;發(fā)展
談到布依山歌,對于貴州黔南的人們來說大家都很熟悉。在黔南布依村寨,不管在田間、地頭、河邊,還是在家里、村頭、山上都不時有布依山歌的聲音,有的三五成群,有的幾個一伙,結伴而唱,也有自個人唱的,通過歌聲傳遞情、傳遞義、傳遞幸福和美滿,表達了布依勞動人民的熱情、向往、追求。唱山歌已成布依村寨的一種習慣。那么什么是布依山歌呢?所謂布依山歌就指布依族人民創(chuàng)造的“山歌”,是布依勞動人民的智慧結晶的體現(xiàn)。是布依兒女的情感表達的一種交流方式,這一山歌的特點是同一首歌可用不同的調子唱出,而這個調子,不同的布依地區(qū)有著相同或不的調子,有的調子多,有的少,正所謂“九板十三腔十八調”。內容豐富多彩,文化源遠流長,關于“十八調”的起源,眾說不一,且無史料可考。但布依族作為古“百越”的一支,自古就繁衍生息在貴州高原上。布依山歌作為這個土著民族的一種文化符號,其產生和發(fā)展的過程,也應該和民間傳說等眾多文化樣式一樣,是伴隨著生產勞動和社會生活的需要而產生,而形成,而發(fā)展的。隨著時代的發(fā)展,布依兒女的生活方式、學習方式的改變也必須賦予布依山歌新的發(fā)展要求。如:布依山歌如何進校園,我們不可能照搬,須根據學校教育教學的需要,學生健康成長的需要入手。在這里想和大家一起談談布依山歌進校園對策。
首先,須了解布依山歌進校園的背景,進校園的好處。
十九大報告指出:“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是在歷史發(fā)展中對物質、精神等方面的整合與凝結,蘊含著高度的民族認同感,能夠影響國人的言行,增強人們的愛國主義精神和集體主義意識。由于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是在實踐的基礎上發(fā)展而來的,具有鮮明的民族性特征,從而具備了高度的教育意義和動員作用。同時也有利于增強我國的文化軟實力,促使國民不斷提升團結和凝聚意識,促進我國綜合實力的有效提升?!倍家郎礁枇芾毂M致的表達了布依族人對生活的切實感悟,文化底蘊很深,細想布依山歌的特點,能夠培養(yǎng)人的臨場發(fā)揮能力,提升自己的口語表達,同時趣味性更濃,能激起大家的參與熱情。隨著社會的發(fā)展,而布依族山歌又經受什么樣的考驗,在起起落落中又如何得以傳承?想想,若能讓布依山歌進校園,讓孩子們在學習的同時,唱唱山歌,放松學習壓力的同時,在不知不覺中,培養(yǎng)了學生應急臨場發(fā)揮,提升他們的口語表達能力。讓布依山歌與教育整合,促進學生熱愛民族文化的同時,使布依文化(山歌)能夠得到更好的傳承。在這樣的背景下提出了布依山歌進校園,促進地方布依文化的發(fā)展。
進校園的好方面,根據布依山歌的特點,布依山歌可以豐富了學生學習活動;培養(yǎng)學生的臨場應變能力、口語表達能力;豐富學校的文化生活的同時形成學校的特色文化;同時,讓地方布依山歌得到傳承,使布依文化得到創(chuàng)新發(fā)展。
其次,布依山歌進校園不能照搬,需取其中精華,創(chuàng)新歌詞。
民間的布依山歌歌詞是不能照搬到學校來的,有的不適用,有的不適學生唱,需根據學校發(fā)展的需要,修改民間歌詞,內容上需能適應學生健康發(fā)展。同時根據時代發(fā)展需求、學校文化發(fā)展需要,需創(chuàng)作新的歌詞,引領學生,感受時代文化。如:我校打造的是科普文化,在科普方面需結合地方實際,以500米口徑射電望遠鏡為基礎,創(chuàng)作相關歌詞,用地方布依山歌唱出,讓地方民族文化與現(xiàn)代科普文化融合。這就形成了新時期的布依山歌文化。
第三、布依山歌進校園需選好調子。
根據布依山歌的調子,這十八調,不是每一種調子都能進入校園。調子能進,又如何進,如何增強教學的生動性、增強學生學習興趣,我們要讓布依山歌在學校得到發(fā)展,先得讓學生對山歌有濃厚的學習興趣,山歌調子選對了會更地激起他們的學習熱情。而調子的選擇也有講究,不同的歌詞表達的思想不同,在選擇調子方面,也要有所要求。但總的一條不變,選擇調子搭配歌詞的原則是,唱出來的歌,能激起學生學習動機,學生喜歡了,自然調子和歌詞就搭配好了,調子也就選準了。
第四、布依山歌進校園需培養(yǎng)一批會唱山歌的教師。
要讓布依文化在學校得到發(fā)展,傳承,如果教師都不會唱,那只是空談。所以,需從教師入手,加強學校教師唱山歌的培訓,讓教師們都會唱山歌,讓山歌在教師們心中先形成一種習慣。自然布依山歌進校園就解決教的問題。
第五、讓布依山歌在學校各學科中得到應用。
為增強大家唱布依山歌的熱情,可以把語文、數(shù)學、音樂、美術、品德等學校所有學科中的一些內容編成山歌詞,用山歌唱出來。如古詩、數(shù)學公式等。這有兩個好處,一是,培養(yǎng)了學生唱山歌的興趣,二是讓山歌幫助學生學習好其它學科知識。
第六、充分調動師生們的能動性試著創(chuàng)作山歌,促進布依山歌在校園創(chuàng)新發(fā)展。
在學校,我們在老師、學生會唱山歌的基礎上,開始安排一些任務,讓他們試著創(chuàng)作山歌,我想可起到這些作用:一是開發(fā)他們的智力;二是增加對山歌的熱愛;三是只有是自己創(chuàng)作出來的山歌,他們在山歌方面的興趣投入才會更大;四是山歌文化在校園才會得到創(chuàng)新發(fā)展。
以上就是和大家分享的山歌進校園的幾點對策,當然布依山歌進校園的對策還有很多,具體要結合學校實際落實??偠灾家郎礁柽M校園,能很好地推進地方文化的發(fā)展,使地方布依山歌文化得到傳承。